· 16 min read

「哲學喪屍」是甚麼鬼東西?

A Decorative Image

Westworld 劇照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環繞世界。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這是明瞭的,這個世界只是個模仿秀,換句話說,每一個可見的東西都是另一個東西的戲仿,或是同一東西的幻象。

喬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 

這一次應王偉雄教授的邀約撰寫的主題,是心靈哲學討論中著名的「哲學喪屍」(philosophical zombies ,又譯為「哲學殭屍」)。不過,大家不必擔心,哲學喪屍和恐怖電影中的喪屍不同,「牠們」沒有死,更不會咬人和吃人肉;之所以稱為「喪屍」,不過是個妙趣的比喻,牠們是某種抽象哲學理論中假想的存在。只是,牠們依然帶有某種超自然的意味,因為一些鍾愛牠們的哲學家總說:「如果哲學喪屍是可能的,人的心靈就不是物質構成的、物理性的存在,而是獨立於物質的。」

人的心靈不是物質,難道人有靈魂嗎?這些哲學家的怪論到底是甚麼意思?我只能說,這篇跟我之前的文章不一樣,哲學喪屍雖然聽起來荒謬,涉及的卻是個非常技術性的、必須要大家耐心揣摩的哲學學術問題,無法以三言兩語、生活化的方式說清。如果大家對哲學有足夠的求知慾,並且有隨之而來的心理準備與耐性,就看下去吧。

「哲學喪屍」是甚麼鬼東西?

「哲學喪屍」一詞,因當代最有名的心智哲學家 David Chalmers 的作品而聞名,儘管它早於 1974 年已被 Robert Kirk 提出,而且類似的想法在哲學史中絕非罕見。 1996 年,澳洲哲學家 Chalmers 的 The Conscious Mind (1996) 出版,馬上聞名天下,成為暢銷書,連西方各大機場的書店也有售。直至現在,該書還是不斷被哲學家跟科學家多番引用,是當代哲學的經典大作之一。至於 Chalmers 本人,亦因而成為了其中談及的哲學喪屍的代言人。

到底是怎麼樣的哲學論述,能夠超越哲學界的界線,影響認知科學跟神經科學?在討論有關的哲學論述之前,我們先得理解哲學喪屍是一種怎樣的假想:我們可以設想,有某種肉體上和我們一模一樣的存在 —— 這裡說的肉體上一模一樣,是說物理結構上、生理結構上、神經結構上,全都一模一樣 —— 但如果講到內心,卻是如Chalmers所說,「漆黑一片」。「漆黑一片」又是甚麼意思?就是說,如果有某隻像是你本人一樣的哲學喪屍,那麼牠的智商便和你同等,還有一模一樣的行為,甚至能像你一樣思考,理解上文的所有說法(如果你本人能理解的話),但當牠看到紅色的東西、吃到甜美的糖果呢?牠內裡卻沒有你的主觀意識,因而沒有你的各種主觀感覺。牠內裡沒有對紅色、甜味的感覺,甚麼感覺也沒有,視覺、味覺、觸覺、甚至性愛的爽快感和吃屎的噁心感均統統沒有。然而,牠卻會跑過來,在嘴巴上對你說那種顏色很好看,那種味道很可口,甚至說看到某位性感的男生或女生讓牠非常爽 —— 重覆一遍,牠只是嘴巴上說而已。

簡單的說,牠的外在行為和言論與你無異,腦部的運作也與你相同,甚至當你問牠的時候,牠也能說出和你一樣的想法,然而牠內裡卻是毫無主觀意識跟感覺的。

A Decorative Image

哲學喪屍

說到現在,哲學喪屍還是流於想像,而且十分卡通化。你可能會回應說,我當然可以想像哲學喪屍這樣的怪東西,正如我可以想像自己是米奇老鼠或多啦A夢,甚或是兩者雜交生下的米奇A夢。然而,想像歸想像,現實歸現實;米奇A夢甚麼的,跟現實一點關係也沒有,更遑論證明甚麼東西。不過, Chalmers 和他的追隨者卻說,哲學喪屍跟米奇A夢不一樣。他們主張,如果我們細心分析哲學喪屍這個想像,就會發現單單是這個想像,已經足以證明「物理主義 (physicalism) 」是錯誤的——「物理主義」的意思,類似於「唯物主義 (materialism) 」,就是說所有存在的東西,包括心智,都是物理性的存在,或是物質構成的。哇!只消想像一下,就可以證明人不只是物質,甚至有類似於靈魂一類不被科學承認的鬼東西存在,哪有這麼容易的?  Chalmers 就是說有。

這聽起來既荒謬也不科學,但說到底,那是個論證 (It is an argument) 。不錯,如果有關論述是不合理的,我們就該反駁它;反之,如果它是合理的,讓我們無從反駁,我們就應當認真看待它。也就是說,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先理解後評價。問題是,有關的哲學論證是甚麼?

有關哲學喪屍的論證其實有兩個版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版本,卻不見得是最有力的。下文將逐一說明。

可設想性論證

最廣為人知的哲學喪屍論證名為「可設想性論證 (the conceivability argument) 」。這個論證的出發點,是哲學喪屍這種東西是可以設想 (conceivable) 的。當然,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們都可以想像哲學喪屍,正如我們可以想像各種荒謬的事物,例如「圓形的三角形」或是「川普縱身一躍就能跳到月球」。不過,這裡說的可以設想,不只是一般的想像而已——再說,從一開始,像「圓形的三角形」這種東西能否想像也是成疑的。這裡說的想像,是合理的、沒有矛盾的想像。「圓形的三角形」是自相矛盾的,而「川普縱身一躍就能跳到月球」是違反科學的——我們憑著對人體物理的基本理解,就能得知川普作為一介凡人(至少在生理上來說是這樣),絕不可能發揮這樣的體能,而且他即使有這樣的體能,也會被大氣層燒成灰燼。

回到哲學喪屍,我們能說牠們是合理的、沒有矛盾的想像嗎?這是很有爭議的問題,不過 Chalmers 本人的說法是:我們能這樣說。這是因為哲學喪屍不像「圓形的三角形」,不見得是個自相矛盾的想法;而且,有甚麼科學理論可以證明,跟我們有一樣的大腦就一定有主觀意識嗎? Chalmers 認為沒有這樣的理論,至少現有的腦神經科學跟認知科學理論之中,沒有一個能證明長有像我們的大腦的生物,一定能會有主觀意識跟各種主觀感受。這一點或許有點難以理解,我接下來會再作討論。現在,為方便大家理解,可以先想像一段常見的科幻情節:一個AI系統如果擁有一些像人腦的功能,我們可以用甚麼科學證據證明,它擁有像人類一般的主觀意識,又或是沒有像人類一般的主觀意識呢?好像是沒有可用的科學證據。那麼說來,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確實很難證明,一個長有人腦的東西一定會有主觀意識。

然後,可設想性論證的關鍵一步來了:可設想性蘊涵可能性 (conceivability entails possibility) 。比方說,如果我們可以設想,陳樂知沒有成為台灣大學哲學系的一份子,而是成為了乞丐,那麼陳樂知成為了乞丐便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問題是,憑甚麼說可設想性蘊涵可能性?甚至,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打從一開始講甚麼可能性就是荒謬的,只有現實是可能的。這個問題非常複雜,難以在這裡說清。不過,大家至少可以往這個方向想想:我們不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學術上,都會描述各種可能性,而且某些可能性看來是「真實」的。比方說,科學家也會認為「如果重力是現實的一萬倍,那麼地殼會下陷」是真實的可能性。問題是,既然是可能性,就不一定能實現;既然不一定能實現,就往往不是於現實中可以觀察到的事情。結果,對於可能性的判斷往往只能依賴於設想。當然,上面講的還只是「真實」的可能性,還可能會有「不真實」的可能性;而且,怎樣的設想才是合理的,它們又是如何關係到可能性,也是一些複雜且技術性的議題 —— 有些哲學家不認為「可設想性蘊涵可能性」,但還是承認「可設想性是個發現可能性的指引 (conceivability is a guide to possibility) 」。

現在,我們已經討論了兩個前提:「哲學喪屍是可以設想的」跟「可設想性蘊涵可能性」。兩者加起來,意味著哲學喪屍是可能的。問題是,哲學喪屍的可能性是物理主義不能接受的。根據物理主義,我們單純是由物質構成的,心靈不是例外。那麼說,如果有東西跟我們的物質構成一模一樣,包括所有的腦部狀態也一樣,那心理、心靈方面便絕不可能不一樣。因此,哲學喪屍單單是可以設想的,便足以否定物理主義。

可設想性、可能性、與哲學喪屍的可設想性

說到這裡,此論證的弱點在哪,我想大家可能已經隱約感覺得到:憑甚麼說可設想性蘊涵可能性?我們又不是上帝!我在上面說明了一個理由,但那理由很難說得上有很強的說服力。因此,可設想性跟可能性的問題引來了一連串哲學討論;牛津大學出版社甚至為此特別出版了一部文集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Gendler & Hawthorne 2002) ,邀來了多位著名哲學家作出討論。 Chalmers 本人亦在其中,而且他的說法不無道理。

Chalmers 承認一般的設想性並不蘊涵可能性,但他接著指出,理想的可設想性 (ideal conceivability) 蘊涵可能性。 (Chalmers 2002) 所謂理想的設想,就是一個全知、完全理性的人可以設想的事情。當然,我們都不是全知、完全理性的人,因此Chalmers再補充,我們可以從側面的理由推斷,一個全知、完全理性的人可以設想些甚麼。他認為,有些設想是無法推翻 (undefeatable) 的,意思是:無論我們取得再多知識或作出再多思考,以至達到全知、完全理性的境界,也會保有那個設想。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發現一些理由,認為一個設想是無法推翻的,便確立了一個理想的設想。

問題是,憑甚麼說哲學喪屍的設想是理想的,是無法推翻的? Chalmers 並未明言,但他的很多其他作品都透露了他的想法。 (Chalmers 1996, 2003, 2018) 他認為那是基於一個原則,也就是他多番引用的 Joseph Levine 所說的「解釋的鴻溝 (the explanatory gap) 」。 (Levine 1983) 我在《立場新聞》哲學版的〈當科學對上意識:意識難題與解釋的鴻溝〉一文,曾詳細討論過這個哲學概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讀。在此無法詳述「解釋的鴻溝」,只能作出一個簡單的說明。簡單的說,「解釋的鴻溝」的概念是,我們的自然科學都是有關於事物的功能、運動跟結構,但一個紅色的感覺有甚麼功能、運動跟結構可言?它就是長這樣,是種獨特的「質性」,沒有再多的話可以說。因此,自然科學描述的功能、運動跟結構永遠無法解釋主觀感覺,也因而永遠無法解釋主觀意識。回到喪屍的設想,根據解釋的鴻溝,無論我們對物質結構擁有再多的想像跟理解,都無法推論出它們擁有意識,因此它們永遠能被設想為喪屍,而且這些設想是永遠無法推翻的。這就是喪屍的理想的可設想性的由來。

A Decorative Image

解釋的鴻溝

解釋的鴻溝與喪屍的設想

在〈當科學對上意識:意識難題與解釋的鴻溝〉一文中,我已經評論過解釋的鴻溝,其中也對本人相關的國際哲學期刊論文作出了內容簡介,在此不再重覆那些評論。接下來,我將循另一討論方向,特別是解釋的鴻溝與喪屍的設想兩者的關係去評論。其中,我認為至少有三大問題。

第一、解釋的鴻溝其實是個古老的問題,至少可追溯至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 ,並且已經對物理主義構成有力的挑戰。 (Leibniz 1714/1989) 哲學喪屍論證雖然是個不一樣的論證,但它依賴於解釋的鴻溝。那麼說來,一旦解釋的鴻溝已經確立,哲學喪屍還可以為物理主義帶來甚麼額外的、更多的挑戰?哲學喪屍論證的支持者似乎認為,正如一般人的直覺支持解釋的鴻溝,一般人也有直覺覺得哲學喪屍是可能的,但是兩個直覺並不一樣。因此,面對兩個不同的直覺互為支持,物理主義便會遭到更大的挑戰。問題是,連 Chalmers 也承認,一般人對於可設想性跟可能性的直覺多是不可靠的,因而才需要理想的設想;當我們追問哲學喪屍論證的支持者,憑甚麼相信有關哲學喪屍的直覺,他們又會拿出解釋的鴻溝作盾。總之,說來說去,真正的問題似乎都離不開解釋的鴻溝;哲學喪屍像是論證疊床架屋,除了作秀以外,並不見得有任何額外的實質貢獻。

第二、我們憑甚麼要接受解釋的鴻溝是對的?從一開始,解釋的鴻溝本身也是個很依賴直覺的說法:憑甚麼說事物的功能、運動跟結構不能生成主觀意識跟感覺?憑甚麼說主觀感覺沒有功能、運動跟結構可言?當然, Chalmers 跟 Levine 可以像個嘮叨的老奶奶一樣,請求大家回想再回想自己的個人感受,不同情他們的說法就繼續回想,直至大家都同意他們為止—— Chalmers 本人就有這種傾向。不過,可想而知,有些人永遠都不會同情這種說法。唯恐解釋的鴻溝不夠說服力, Levine 本人還是多作了一點說明。他請求大家再作一個設想:兩個人的物理結構跟功能一樣,主觀感覺卻不一樣,可能嗎?可能!因此解釋的鴻溝是便有立足點了。可是,這麼一來,解釋的鴻溝與喪屍的可設想性便陷入循環的困境: Chalmers 說喪屍的可設想性建基於解釋的鴻溝,而Levine說明解釋的鴻溝的時候,又倒過來依賴於喪屍一類設想。到底解釋的鴻溝跟喪屍的設想中,哪個才是更根本的立足點?或許, Chalmers 跟 Levine 兩人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同一種直覺,只是那種直覺無法說清,因而出現了不同的表達方式。然而,若然如此,解釋的鴻溝也好,喪屍的可設想性也好,便都只是訴諸一種非常模糊的直覺,難有甚麼不可動搖、非接受不可的絕對性可言,可靠性成疑。

第三、我在上面指出了解釋的鴻溝是個古老的哲學主張,而對它的回應其實也是古已有之。從近代首位著書立說的無神論者跟唯物論者梅里葉神父 (Jean Meslier, 1664-1729) 以降——順帶一提,梅里葉是位一生平靜的法國鄉村神父,死後卻留下了近代首部無神論跟唯物論著作,啟發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的一整代知識份子,其中更提出了類似達爾文主義的演化論;書中,他說自己對於講台下的信眾實在良心有虧,每天也渴望他們不要再相信自己荒謬的講道云云 —— 再到以後的霍爾巴赫 (Baron d’Holbach, 1723-1789) 跟畢希納 (Ludwig Büchner, 1824-1899) 等人,均曾回應解釋的鴻溝。 (Meslier 1729/2009; d’Holbach 1770/1820; Büchner 1884) 他們皆指出,我們人類難以掌握,並且絕不能低估物質的能耐。試想物質生成了多少自然界中的奇妙現象,而對於這些現象背後的複雜原理,我們又掌握多少?因此,如此無知的我們,憑甚麼認為物質結構絕不能生出我們的主觀意識?其中,梅里葉的論述特別精闢,他指出我們對物質的理解,僅止於以耳目感官作出的很表面的觀察,但我們對它們的內部運作及其能耐,理解又有多少?

當然,我們對於物質的理解,早已遠超梅里葉那只能依靠五官直接觀察的時代;我們的當代科學設計出了各種儀器,可以對自然界進行各種實驗與觀察,並且能用電腦精密分析取得的數據。然而,我們的人腦對物質活動的掌握,在實際上仍是十分有限的。對於過度複雜的物質網絡的內部情況,其實我們還是只能掌握些許基本原理跟大概。電腦雖然能以大數據運算,有效分析世界的複雜構造,但其中的數據運作也只是成為了另一種複雜網絡,人腦同樣不易理解。可見,梅里葉的說法並未過時。事實上,直至現在,對於解釋的鴻溝這個問題,好些當代心智哲學家仍然抱持類似於梅里葉等人的觀點。 (P. M. Churchland 1995; P. S. Churchland 1996; Stoljar 2006) 正如當代法國哲學家 Michel Onfray 指出,雖然德國唯心論因種種因素當上了近代哲學史的主角,但上述近代唯物論哲學家的論述,亦不應遭受忽視。 (Onfray 2007) 

如果梅里葉、霍爾巴赫跟畢希納等人的說法為真,那麼哲學喪屍根本沒有 Chalmers 所說的「理想的設想性」可言。這是因為理想的設想性倚賴不可推翻的原則,而對 Chalmers 而言,那個原則就是解釋的鴻溝;可是,梅里葉等人正好對解釋的鴻溝的所謂絕對性,提出了強而有力的挑戰:物質跟主觀意識之間的所謂鴻溝原則,很可能只是出於我們的無知,只是我們人類沒有能力從物質的運作,推想出主觀意識的存在。

Chalmers 不會接受梅里葉等人的說法,是可想而知。他認為除了簡單的物質功能跟運動,複雜的物質結構也絕不能帶來主觀意識跟感覺,因為主觀意識跟感覺就是非結構性的。不過,我們也不應過度高估這個直覺。如同梅里葉等人指出,對於複雜網絡之中能生出怎樣的特殊狀態,我們實在是難以理解。說到底,我們會覺得主觀意識跟感覺是非結構性的,而不是那些複雜網絡生出的特殊狀態之一,說不定也只是這種不理解的一個結果。

哲學喪屍論證的另一版本

實際上, Chalmers 最近也承認哲學喪屍論證比其他類似的論證,如解釋的鴻溝論證、黑白瑪麗論證等要弱。(Chalmers 2018 ;關於黑白瑪麗論證,讀者可參考劉彥方教授的〈科學能否解釋人類意識 — 臭豆腐的疑惑〉一文,在此不贅)他 1996 年的 The Conscious Mind 一書,其實把那些相關的論證全都討論了一遍,但最後他只是成了哲學喪屍的代言人,恐怕也只是時勢所致:早有其他哲學家成為了其他論證的代言人,只剩哲學喪屍論證還未名花有主,自然就給他拿下了。

不過,我於上文提到,哲學喪屍論證其實有兩個版本。上述有關可設想性跟可能性的版本,雖然 Chalmers 本人也很認同,卻不是他一開始在 The Conscious Mind 一書提到的版本。 Chalmers 一開始提出的版本,是有關理論的完整性的問題;而我認為這個版本,其實更值得注意。

這個版本如下。當代的腦神經科學家們,建立了各種有關於意識的神經理論。然而, Chalmers 認為,我們以那些理論為前設,還可以合理地、沒有矛盾地去設想,那些被描述的神經系統沒有主觀意識。那麼說來,那些理論並不蘊涵 (entail) 主觀意識的存在,也因此,那些理論其實並未成功解釋主觀意識的產生。這裡的前設是,如果一個理論 X 解釋了事物 Y ,那麼理論 X 的內容必然會蘊涵事物Y的存在。

當然, Chalmers 基於 Levine 的解釋的鴻溝,認為任何腦神經科學理論都不蘊涵主觀意識的存在,因此他會認為,不可能有腦神經科學理論足以解釋主觀意識。基於上文的討論,我認為我們沒有必要接受解釋的鴻溝。然而,不論是否接受這個預設,我認為哲學喪屍論證的這個被忽略的版本,讓哲學喪屍的討論不再顯得那麼荒謬和無用。

在這個版本,哲學喪屍成為了一個檢驗意識理論的概念工具:很多科學家很有自信,認為自己的理論已經成功解釋了這,解釋了那,其中一些甚至認為,自己已經解釋了意識的存在。面對這些理論,我們都可以想想哲學喪屍的問題:到底那些理論所描述的神經系統,有沒有可能是個喪屍系統?比方說,最近科學界有個大熱的意識理論,叫「整合訊息理論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認為人的意識就是他們所講的「整合訊息系統」;那我們就可以問,整合訊息系統有沒有可能是個喪屍系統? (Oizumi, Albantakis, & Tononi 2014) 如果還是有可能的話,那麼那些理論恐怕還未完整解釋意識,有待改進,那些科學家可能太高估自己的成果了。當然,誠如 David Lewis 跟 Paul Churchland 等著名哲學家指出,這把利刃是雙面刃。如果它是對一些自信滿滿的科學家的一盆冷水,那麼它對於一些更為自信的靈魂論者跟新紀元論者,其實也是一樣:當他們自以為拿出靈魂、宇宙心靈等詭秘之物,就輕鬆解釋了意識的存在,我們同樣也可以問,喪屍靈魂跟喪屍宇宙是否可能? (Churchland 1985; Lewis 1988) 

參考:

  1. Büchner, L 1884, Force and matter: or principles of the natural order of the universe, Asher and Co., London.
  2.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3. Chalmers, D 2002, ‘Does conceivability entail possibility?’, in TS Gendler & J Hawthorne (eds.),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pp. 145-200.
  4. Chalmers, D 2003, ‘Consciousness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in DS Stich & F Warfield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den, pp. 102-142.
  5. Chalmers, D 2018, ‘The meta-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vol. 25, no. 9-10, pp. 6-61.
  6. Churchland, PM 1985, ‘Reduction, qualia, and the direct introspection of brain stat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82, pp. 8-28.
  7. Churchland, PM 1995, The engine of reason, the seat of the soul: a philosophical journey into the brain, MIT Press, Cambridge, MA.
  8. Churchland, PS 1996, ‘The hornswoggle problem’,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vol. 3, no. 5-6, pp. 402-408.
  9. d’Holbach, PH 1770/1820, The system of nature, <http://www.ftarchives.net/holbach/system/0syscontents.htm>
  10. Gendler, TS & Hawthorne, J (eds.) 2002,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1. Leibniz, G 1714/1989, ‘The monadology’, in R Ariew & D Garber (trans. and eds.), Philosophical essays, Indianapolis, Hackett.
  12. Levine, J 1983, ‘Materialism and qualia: the explanatory gap’,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 64, pp. 354-361.
  13. Lewis, D 1988, ‘What experience teaches’, Proceedings of the Russellian Society, vol. 13, pp. 29-57.
  14. Meslier, J 1729/2009, Testament: memoir of the thoughts and sentiments of Jean Meslier, Prometheus Books, New York.
  15. Oizumi, M, Albantakis, L & Tononi, G 2014, ‘From the phenomenology to the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3.0’,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vol. 10, no. 5, pp. 1-25.
  16. Onfray, M 2007, In defence of atheism: the case against Christianity, Judaism and Islam, Bookmarque Ltd, London.
  17. Stoljar, D 2006, Ignorance and imag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8. 陳樂知,2019。〈當科學對上意識:意識難題與解釋的鴻溝〉,《立場新聞》哲學版。
  19. 劉彥方 ,2019。〈科學能否解釋人類意識 — 臭豆腐的疑惑〉,《立場新聞》哲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