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in read

Newsroom的暗角 (Side B):十個無綫無審查的理據

A Decorative Image

引言

無綫新聞有無審查,是一個難解的謎。

為解答這個謎題,《立場新聞》一共訪問了五名受訪者,當中有現職或已離職的員工。

訪問的時候,你不難察覺他們的陳述總是帶著不確定性。畢竟他們從來沒有自高層口中聽到像「這宗新聞太敏感,不可發表」,或者「政府要求不得報道這件事」之類明刀明槍作審查的話,然而每當一宗報道因為「某種理由」被抽起;或被大肆報道;或僅能在不起眼的「香港早晨」播放一次咁大把,他們又不禁問:「這,是出於政治考慮嗎?」

某員工被調職,是因為他做了敏感報道,抑或純粹人事調動?另一員工職位步步高昇,又是因為他能幹,還是因為他的政治取態迎合高層心意?

真相永遠無法大白。這,就是 Newsroom 的暗角。

為呈現問題的複雜性,《立場新聞》今次採用 A/B side 的方式,以十個問題的兩種迥異觀點,表達無綫新聞部有/無政治審查的雙重可能。(side A 請按此

由於所有受訪者均憂慮透露身份可能引起工作上的麻煩,本文為避免有人可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他們的身份,故在引述他們的陳述之時,均同以「受訪者」身份識別。

(一)刪除「拳打腳踢」是出於自我審查嗎?

根據流出的內部會議錄音,無綫新聞及資訊部總監袁志偉認為1,「警員將他抬起,帶到添馬公園一個暗角位,將他放在地上面,對他拳打腳踢」的描述等於指控「警員刻意拳打腳踢」,而警察行使私刑可導致終身監禁。「六個警員終生監禁,嚴唔嚴重呀?」出於傳媒不應在如此嚴重的議題上擅下定論的理由,故才要求員工刪去旁述。

李寶安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由於事件可能涉及刑事,報道要加倍小心,以免影響日後法庭審訊。有現職無綫的受訪者亦認為,「拳打腳踢」確實不夠中立,會令人聽上去覺得「打得好甘」。受訪者指,在警方把事件定性為「過度武力」之後,報道亦已跟從官方說法,以「過度武力」形容事件,重新添上旁白,認為自我審查一說並不成立。

另一方面,受訪者亦質疑如果真的是自我審查,那為何又讓片段出街。「如果是出於政治考慮,咁我覺得袁志偉肯俾成條片無 cut 過出街,都好難得。」流出的內部錄音顯示無綫新聞及資訊部副總監黃淑明認為1,刪去旁述僅播放片段,已可令觀眾「心中有數」。

對於員工公開信批評指旁述被刪近五小時,令報道不完整,黃淑明則表示,原因只是「各有各忙」,無暇兼顧。到底「唔得閒理」是事實還是借口?受訪者慨嘆:「其實 Ming 姐一向都『事事旦旦』。」她直言不懷疑黃淑明純粹因為「忙」而沒有跟進「七警」報道,與政治審查未必有關。

(二)市民對無的投訴,是否成立?

明報引述袁志偉表示,既收到投訴指無綫偏頗佔領者,又有人投訴偏頗非佔領者,證明報道客觀中立:「觀眾意見我們會聽,如報道事實有錯,我們會承認及回應,但如果是觀感就很難處理。」

有受訪者直言,香港市民對無綫新聞其實有偏見,有時該台與其他媒體的報道角度相同,卻只有無綫被提出來批判。例如他本人就試過在毫無自我審查動機之下發表報道,最終卻仍被網民批評偏頗建制派。

通訊局方面則裁定市民對「七警」事件的投訴不成立。理由是該電視台有播出涉事片段,而觀眾應能從片段中得出自己的意見;至於如何處理旁白等,是持牌人的編輯決定,應予尊重,固裁定投訴為理據不足,不向無綫採取進一步行動。

(三)是追求中立還是審查?

袁志偉強調1自己與團隊均應尊重「守則」,而無綫新聞部「專業準則及道德守則」第四點列明,「報道需尋求正反雙方的意見。報道必須包括被指控或挑戰一方的回應。」因此示威者與「反佔中」人士,應獲同等表達意見的權利。袁志偉又不諱言,如果自己對「守則」有所逾越,員工可拒絕執行其指令,甚至對他作出挑戰。

對於管理層禁用「留守」等字眼的問題,有受訪者則認同,這些字眼有偏頗的嫌疑,不能隨便亂用。如「留守」一詞確實有「留下/守護」所屬地方的含義,而街道顯然並不屬於佔領者。「唔用留守這個字,佔領人士又唔會蝕底咗。」

受訪者又稱,其實袁志偉一向對用字都極小心,例如「要用『行路』,唔可以寫『走路』」,「要用『走上走下』,唔可以用『走上走落』」之類。在字詞上設限,很可能是真追求中立,與政治審查未必有關。

(四)新聞部享有編輯自主嗎?

根據受訪者多年觀察,無綫新聞部以外的高層一向甚少、甚至從不在新聞部的編採決定上施壓。而袁志偉1則曾在與員工會議時直言,作為總編輯,他需為員工的報道負上最大責任,故應在字眼上作適當編輯。「如果我作為總編輯,對所有新聞的每個字負責,應唔應該打電話返來(新聞部),叫同事修改呀?」有受訪者認同,既然袁志偉身為總編輯,修改報道亦無可厚非。

(五)是反覆核實還是「斬腳趾避沙蟲」?

在去年 11 月浸大畢業禮上,一名畢業生向校長陳新滋送上疑似黃傘的物品。由於當時無法立即核實該物品是否雨傘,故只能稱為「黃色捲狀物」。與此同時,無綫記者其實已立刻嘗試證實該物品為雨傘,並於數小時後確認,繼而更改報道字眼。他又表示,「其實港聞部一向做事都慢」,對無法在短時間內核實雨傘,他覺得並不出奇。他續稱,由於翡翠台新聞報道收視率遠高於互動新聞台,故一部份員工會抱有「翡翠台做得好就得」的心態,冷待互動新聞台,不把該台即時新聞講求速度的意識放在心上。

受訪者認為,與其說無綫高層是政治審查,不如說是「追求四平八穩」。他認為,因為無綫是大台,「全港最多人睇」,令高層產生龐大壓力,報道時不得不反覆核實,小心翼翼行事。

(六)「七警」事件後有無秋後算賬?

有受訪者直言質疑秋後算賬之說。理由是他本人也有聯署,但從沒遇上甚麼麻煩。受訪者又稱,雖然肯定有較高級員工被召入袁志偉辦公室,但「是否訓話,就好難知」。反而一些上鏡的記者與主播,聯署與否更大壓力其實不是來自公司,而是來自公眾輿論。「如果唔聯署,壓力係超乎你想像。」事實上,在 facebook 及網路討論區,亦不乏網民對未有列在聯署名單上的主播及記者,展開狠批。

(七)無新聞報道是特別平庸抑或刻意平淡?

受訪者認為,由於無綫是大台,而且坐擁慣性收視,故較之於其他電視台較缺乏進取的動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穩陣就得」,故報道內容會比較平庸。他又提到,事實上整個新聞部門都欠缺「追故仔」的動力,這是士氣問題,與審查限制無關。

除此以外,受訪者又稱,由於無綫同時要兼顧翡翠台和互動新聞台,對主播人數需求量大,因此公司未必有太多資源聘請經驗豐富的新聞工作者,只能在新聞質素上作某種妥協。

(八)建制新聞特別多?

受訪者指,同樣由於無綫新聞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穩陣就得」的態度,最穩陣的消息當然就是政府發布的官方內容。因此觀眾有建制消息特別多的印象,不過是因為「事事旦旦」貪方便,與審查實無關係。

另外,該受訪者又提到,無綫新聞向來有特別重視官方講法的傳統。不只香港新聞,即使是國際報道如歐美消息,無綫高層亦往往傾向重視官方講法,而輕非官方如反對派的意見。「所以在香港,梁振英講嘢成日行頭,係一啲都唔出奇。」

梁振英接受「講清講楚」獨家訪問一事,曾引起公眾關注。有人批評無綫淪為官方喉舌,受訪者則認為此事就算有錯,也錯在梁振英而不是無綫新聞。「如果梁振英係俾 Cable 做獨家而唔係比 TVB,你話 Cable 做唔做呀?」他認為,市民把責任推在無綫電視身上,於理不合。

(九)報道雨傘運動偏頗?

有受訪者透露,無綫新聞經常安排以示威活動作頭條,而高層幾乎從未干預。除此以外,無綫投放在佔領區的資源如採訪隊數目,並不亞於其他電視媒體;反而「你以為高層會覺得警方記者會好緊要」,但是在報道「四點鐘許 sir」的官方消息時,他們動用的人力物力卻比一些對手如有線電視更少。

另外,有網民在收看無綫互動新聞台時,發現左下角小畫面長期播放的旺角示威區十字路口人丁單薄,而另一電視台拍攝的西洋菜南街卻人聲鼎沸,質疑無綫新聞刻意低調報道示威情況。有受訪者為無綫「說公道話」,指其實無綫之所以把攝影機放在該十字路口,是因為該處信號接收最穩定,便利長時間直播,而與政治審查無關。

該名受訪者說:「不過我都會認同,如果你重視這宗報道,是可以把所有技術問題解決的。所以我會更認同他們更多是『事事旦旦』(而非審查)……」

對於有部份關於佔領的軟性報道被抽起,有受訪者坦言,袁志偉早在佔領行動之初已向員工明言,無綫新聞定性佔領為「非法行動」。既然那是非法行動,那傳媒就不應鼓勵市民為它創作藝術或舉行導賞團,故類似的軟性報道均不合適播放。該名受訪者認為,「佔領是非法行動」確是事實,有此做法亦無可厚非。只是如果公司能以更開放態度接受多角度報道,則可讓市民更加了解雨傘運動的更多方面。

(十)報道方向重民生而避談政治?

有受訪者表示,曾有高層對他說,無綫新聞是不少平民如「師奶」的主要消息來源。他們平時基本上不看報紙不看網媒,故無綫新聞有責任向他們傳播最切身的消息,因此,著重民生議題而輕政治,實在無可厚非。

至於安排哪一則新聞為頭條的問題,有受訪者則強調,決定背後往往涉及許多技術條件限制,未必與編輯刻意低調處理某宗新聞有關。例如一些即時報道甚至現場報道的消息,如未能及時傳送片段,便不得不先由其他新聞頂上,準備好後才在新聞報道稍後時間播出。

* * *

《立場新聞》曾去信無綫新聞部請求訪問袁志偉,然未獲回覆。

如果你看完後認為無綫確實無審查,請不要忘記閱讀 Side A。你會傾向相信哪一邊?

文/楊天帥

-——-

[1]:資料來源:袁志偉與員工開會流出的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