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Newsroom的暗角 — 前言

A Decorative Image

無綫新聞部港聞採訪組多名員工離職,當中包括談美琪、劉芷欣、林昭儀、趙珮瑜,與及雨傘運動期間報道「暗角七警拳打腳踢」的編輯主任周潔儀、前助理採訪主任何永康。

一如無綫新聞及資訊部總監袁志偉 — 人稱花哥 — 所言,我們不是他們肚裡面條蟲,按理我們無法證實任何人的離任與新聞審查有關;不過香港公眾可懶理這一點,他們紛紛向這些離職記者的傳媒風骨,表達敬意。

只是,敬重之後呢?可以預期的是,如果我們只是敬過就算,就會一切依舊,然後繼續過沒有CCTVB的日子。可是其新聞質素之優劣,實不是一句「唔鐘意咪唔好睇」可以無視 — 根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去年年末調查,近七成香港市民視 TVB 為主要資訊接收來源,稱霸所有媒體,遠遠拋離僅得約三成的第二位《蘋果日報》。

如果我們相信社會學家 Benedict Anderson 所言,接收同一傳播資訊的人會逐漸連成一氣,產生「我們是一體」的想像,那我們便可以毫不誇張地推論:無綫新聞不只是一個傳媒,更是整個「香港」好像大腦那樣的機構。

無綫新聞一旦變爛,等於香港燒壞腦。

而無綫新聞表現如何?「七警」事件只不過是恰好暴露人前的冰山一角。

2013 年,前無綫資深記者呂秉權踢爆高層曾在報道一示威活動時收到特首辦要求,把「董建華下台」的聲音剪走,再用群眾噓聲遮掩;另一次在中國報道趙紫陽逝世的消息時,則在中聯辦干預下撤走正在河南的採訪隊,無綫其後否認此指控,稱只是因為採訪遭拒加上出現公安,才不得已要求記者離開。另一資深記者柳俊江在 2012 年接受訪問時也透露在報道廣東撐粵語運動時曾被審查。2009 年,無綫電視低調報道六四事件,令 CCTVB 之名不逕而走。《立場新聞》記者在調查採訪【Newsroom的暗角】專題時,獲多名現職或已離職的無綫新聞部員工告知,有更多敏感報道,早在曝光以前已率先被河蟹、被抽起 (shelve),或以各種方式冷處理。沒有引起公眾關注,只因你從不知道它的存在。

然而矛盾的是,這些「(疑似)審查」的事件,往往因為缺乏證據而讓指控無疾而終。實例就是:超過 1700 人向通訊局投訴的「七警」事件,最終由於「理據不足」,局方決定不向無綫採取任何行動。

「追求新聞中立有乜問題?」「睇片都睇得到,刪去旁述有何不可?」「你覺得這單新聞重要,我覺得唔重要囉,播少幾次你咬我食呀?」就是這些反問,讓「審查」之說無法確鑿成立。

這就是傳媒政治審查妙到毫顛之處:一如中大李立峯及陳韜文教授在 2008 年發表的論文《香港媒體的自我審查組織性生產》1  ,各大小新聞機構的高層,永遠不會直話直說「太敏感」或「唔出得」,他們只會透過各種各樣的隱性手段施行審查,或甚至連自己進行了自我審查也不自知。總之作為事實的是,這些報道無論看起來是「政治審查」也好,只算「事事旦旦」也罷,甚至可能是「百分百中立」也無所謂,實際上奉到公眾眼前,都已消毒得像清水一樣乾淨。「事實」就是,有些事實,我們看不到,或只看到很少很少。

那麼,實際上無綫新聞到底是「自我審查」,還是「事事旦旦」,抑或真的只單純追求「百分百中立」呢?種種手段,又是透過怎樣的方式呈現呢?在《立場新聞》新專題【Newsroom的暗角】,記者將與讀者一同向多名現職或已離職的無綫新聞部員工取經,齊齊上一堂「(疑似)政治審查課」,了解在無綫新聞部員工眼中,無綫新聞如何大玩公司架構與管理辦法遊戲,有意無意審查 — 或者我應該「中立」一點說,「懷疑審查」?— 每日呈現在你和我眼前的電視新聞報道。

文/楊天帥

1:Lee, F., & Chan, J. (2009). Organizational Production of Self-Censorship in the Hong Kong Medi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4(1), 1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