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min read

【M+ 開幕倒數】本土而國際? 西九「世界級博物館」之夢

A Decorative Image

編按:因應西九文化區 M+ 視覺文化博物館本周五開幕,《立場新聞》特備專題報道探討。系列文章請按此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 M+ 正在興建,建成後其規模可媲美世界知名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矢志於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西九文化區官方現時網頁如是介紹 M+ 視覺文化博物館。

建立「世界級」博物館,與「國際」文化機構看齊,M+ 自概念緣起以來,不只著眼香港,也放眼周邊地區,甚至全球。開館在即,中英文媒體喜將 M+ 與「泰特美術館」和「龐比度中心」相比。

經歷十五年醞釀,M+ 能夠實踐到「世界級博物館之夢」嗎?又怎樣與其他本地博物館區別分工?

A Decorative Image

M+ 博物館大樓

與國際博物館比較營運成本

「世界級博物館」之說,最早可追溯到 2006 年西九諮詢委員會轄下的博物館小組遞交報告,建議成立「M+」的文化機構之時。該小組召集人羅仲榮指,西九不應發展「二、三流的博物館」,吸引人流之餘,同時要有助推動本地文化發展,「用三百億發展四個世界級博物館,絕不算是天文數字。因為這是二、三十年的事」。

2008 年 5 月,民政事務局向立法會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小組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亦提到, M+「必須達到等同世界級設施的最高國際標準,這些標準包括專業操守、研究、策展、修護、詮釋、展示、展覽、管理和運作等」;其概念和願景「大致與世界級當代視覺藝術及文化的博物館一致」,令香港得以「在世界文化藝術地圖中出現」,有助實現「香港發展為國際文化都會」的目標。

A Decorative Image

M+ 視覺文化博物館大堂

自此,M+ 與「世界」連上關係,不時跟其他國際大型博物館相提並論。

同一份文件,局方循營運成本方向將 M+ 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做比較,包括:中國北京首都博物館、法國龐比度中心、德國柏林猶太博物館、英國泰特美術館、英國曼徹斯特帝國戰爭博物館北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美國芝加哥藝術館及學院、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新翼,以及美國和意大利均設分館的所羅門古根漢博物館。比較之下,局方得出以下結果:

A Decorative Image

藏品由香港出發 幅員中國及亞洲

對於「世界級博物館」的想像,M+ 不止於建築規格與國際博物館看齊。購入何種藏品直接影響展覽內容,從而定義博物館的風格和面貌。因此,M+ 在博物館的定位及購藏方向也追求既本地又國際的視野。

M+ 首任行政總監李立偉曾介紹該館「以香港作視點去搜羅藏品」,除了中國、香港及亞洲的藏品之外,亦包羅外國藏品。根據西九文化區 2013 年的網頁資料,M+ 進一步釐清購藏策略,考慮因素包括:

時間性:涵蓋 20 及 21 世紀的視覺文化;
地域性:以香港為中心,並延展至中國、亞洲其他地區以至世界各地;
反映視覺文化的複雜性:採取較廣義的「藝術」觀念、較靈活的「跨媒介」概念。

按照上述三大原則去考量,便不難理解為何早年引發爭議的《清友壽司吧》會納入藏品。李立偉亦曾解釋,倉俁史朗是日本重要設計師,有必要保留其作品。這既是 20 及 21 世紀視覺文化的物品,日本也是亞洲文化的重要代表,能夠反映當時當地的生活形態。媒介上,它並非視覺藝術,而是產品設計,合乎較廣義的「藝術」、較靈活的「跨媒介」定義。

《清友壽司吧》將於開幕展覽中亮相。說到開幕展覽,從六個開幕展覽的規劃中亦可窺探 M+ 如何演繹其定位。

舉例「香港:此地彼方」展覽中陳列本地當代藝術家作品,包括:程展緯攝影《薄扶林村》、馮美華錄像作品《她說為何是我》,以及王禾璧的實驗攝影等。中國面向見於「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覽,從中回顧 1970 年代至 2000 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同時,國際藝術史上重要的作品,例如:概念藝術之父杜尚(Marcel Duchamp)的「行李箱」,當中盛有藝術家手製迷你版《噴泉》(尿兜)等等小物,將連同小野洋子、白南準等世界知名的藝術家作品,在「博物館之夢」展廳陳示。除了藝術品之外,「森美餐廳」的大型牛形霓虹招牌亦將於開幕展覽中示人。

藏品選擇上,開幕展覽算是頗能呼應「立足香港、面向國際」、「視覺文化而不限於藝術」的視野。然而,「世界級」的定義因人而異,「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胡恩威近日撰文點評,「只有 8,000 件購藏品的 M+,怎樣可以和有 15 萬購藏品的紐約 MOMA 比較呢?憑什麼可以說自己是『世界級』呢?」1929 年成立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與 2012 年開始建立藏品的 M+,比較藏品數字未必公允。不過,他進一步質疑 M+「以香港本位的藝術館,變成一個非香港本位的當代藝術館」,並認為展現香港當代藝術的變化,「讓香港人認識香港歷史,讓世界認識香港,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世界級』」。

與其他公營藝術館分工合作

回顧西九發展進程,M+ 確實並非「香港本位的當代藝術館」。它並非「當代藝術館」,而是「視覺文化」為主題,但「香港本位」是否有所轉移卻值得討論。

今年 9 月,M+ 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在公佈 M+ 開幕安排時稱,「相較於西方著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顯得與眾不同,因為我們在世界這一端的視角別樹一格。我們立足於亞洲,坐擁跨領域的當代藏品系列是獨一無二的。」對比西九文化區 2013 年的網頁資料上,「香港,中國,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幅射同心圓定位,不免惹人非議,M+ 是否由「立足香港」重心轉移到「立足亞洲」。

A Decorative Image

(圖片來源:西九文化區 2013 年網頁)

兼及翻新重開的香港藝術館定位,與 M+ 的時間和地域分工尤其明顯。2014 年,民政事務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就〈香港藝術館擴建及修繕工程〉呈交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的文件,詳細說明翻新重開的藝術館與西九 M+ 如何分工合作。

 

M+

香港藝術館

聚焦時段

當代(20 至 21世紀)

古典時期直至當代

藏品媒介

藝術、建築、設計和流動影像

傳統書畫、歷史圖片和文物

策展方向

全球景觀的框架下介紹香港藝術

從本地藝術發展介紹香港藝術的歷史

上周,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會見傳媒時形容,M+ 聚焦 20 至 21 世紀視覺文化,關注「橫向」層面,藝術館則是「縱向」挖掘,聚焦視覺藝術,關心「歷史發展的中軸線」。前者視野在於當代區域層面,後者則關注從古到今的歷史發展源流。由此可見,兩館的定位可說是互補長短。

從兩館的藏品分佈亦可見一斑。M+ 藏品分成「流動影像」、「設計及建築」及「視覺藝術」三類,「香港視覺文化」並不獨立成類,而是融入三大分類之中。截至 2021 年 11 月 1 日,M+ 藏品系列(M+ 藏品及 M+ 希克藏品合計)共有 8,029 件,當中 1,846 件(23%)與香港視覺文化相關。至於香港藝術館藏品分成「中國文物」、「中國書畫」、「外銷藝術」及「現代及香港藝術」四類,其中前三類均屬於「傳統藝術」,「現代及香港藝術」藏品則有 4,909 件(28%)。

A Decorative Image

A Decorative Image

(* 上述數字分別由 M+ 及康文署提供,前者統計截至 2021 年 11 月 1 日,後者截至 2021 年 11 月 4 日。)

文化博物館今年年中舉辦「瞧潮香港 60+」展覽,透過逾千展品,闡述香港流行文化的演變。相對而言,M+ 開幕展覽則未有為「流行文化」特設主題展覽。流行文化藏品散落不同展廳,難免予人「不被重視」的觀感。

2006 年,西九諮詢委員會博物館小組提出「M+」概念,引入流行文化元素;也是在同一年,時任小組召集人的羅仲榮強調,「總不可以搞一個『Museum of Everything』(包羅萬有博物館)吧!」既然不可能「包羅萬有」,博物館必然要作出取捨。一座博物館的誕生,勢必改變一座城市的文化版圖。M+ 捨棄的,有哪些同業補位;M+ 選取的,如何實踐「世界級博物館」之夢。不斷取捨之間,逐步濾成今日的 M+ 的面貌,同時牽動城內其他博物館作出相應調整。走進 M+ 博物館,你看到的是本土,還是國際,抑或更多?你期待的「本土而國際」與 M+ 的理解和呈現,相距是遠還是近?

文/黎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