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M+ 開幕】香港展廳曾灶財墨寶打頭陣 惹博物館與藝術市場「合謀」爭議

A Decorative Image

編按:因應西九文化區 M+ 視覺文化博物館開幕,《立場新聞》特備專題報道探討。系列文章請按此

走進 M+ 地下大堂展廳「香港:此地彼方」,打頭陣是人稱「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一幅是寫在木門,另一幅則是寫在九龍地圖。以香港為題的展覽,用「九龍皇帝」迎接來客,再度引起街頭文化放入博物館的討論,並惹來業界人士關注博物館與藝術市場的曖昧關係。

入口位置兩幅曾灶財作品,分別是 2003 年的《無題(門)》和相信製作於 1994 至 1997 年的《無題(九龍地圖局部)》。M+ 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表示,數年前開始策劃幕前展覽已經想由「九龍皇帝」開始說起,「他不是傳統藝術家,也不是攝影師和設計師。他當時做的作品都是為自己做的,亦都是為香港而做的。他是在街頭創作的,好代表到香港視覺文化的作者」。她續指,曾灶財的塗鴉觸及 M+ 關注的核心議題,例如:甚麼值得在博物館展出?

《無題(門)》塗鴉寫於木門上,木門附有圓形門環。《無題(九龍地圖局部)》繪於九龍半島的地圖之上。這些塗鴉所繪之處,有別於曾灶財一般繪於街頭電箱、橋墩、柱樑的習慣。有業界人士質疑有活躍於藝術市場的人安排曾灶財在木門和地圖上揮筆作畫,以圖出售謀利。作為公營機構,M+ 雖然收藏曾灶財街頭塗鴉的作品,但卻未有展示,反而揀選類近於拍賣市場常見的藏品,可能間接令曾灶財作品的藏家進一步獲利。

讀者可能感到好奇:從博物館展出甚麼藏品到收藏家從中獲利之間,這個演化是怎樣發生?就得先由曾灶財塗鴉從街頭進入市場說起。

A Decorative Image

「香港:此地彼方」展覽入口擺放曾灶財的塗鴉

由街頭塗鴉到市場商品

出生於 1921 年的曾灶財,本名曾財。他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九龍部份土地曾獲賜為家族封地。自 35 歲起,他四出塗鴉「宣示主權」。1997 年,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將曾灶財塗鴉融入時裝,一度引發版權爭議。同年,藝評人劉健威為曾灶財首辦塗鴉作品展;其後又將曾灶財塗鴉引介予國際著名策展人侯瀚如,將其作帶到 2003 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劉健威大力推廣曾灶財,甚至有媒體形容他有如曾灶財的「經理人」。

2004 年,曾灶財塗鴉首登蘇富比拍賣行。在「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會上,與趙無極、張曉剛、王廣義等一眾書法家同場。曾灶財書法,連同劉健威所攝曾灶財於中環塗鴉的相片,經歷 24 口叫價之後,最終以 5.5 萬港元成交。自此,曾灶財塗鴉不時出現於藝術市場,而且成交價屢創新高。去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曾灶財墨寶及相片分別以 6.93 萬及 10.8 萬港元成交。

A Decorative Image

曾灶財塗鴉不時出沒於拍賣活動(蘇富比網頁截圖)

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教授的張讚國與台灣新聞工作者高從霖合著的《塗鴉香港——公共空間、政治與全球化》,對曾灶財塗鴉進入市場態度保留。他們形容曾灶財塗鴉「文字千篇一律」,「街頭文字由塗鴉變成藝術,整個轉化過程,充滿了私人利益的商業操作」。塗鴉本身無價,價值在於無法被收藏或拍賣。曾灶財的塗鴉原本只是一些街頭書法,但卻被人吹捧,變成市場上推銷的商品。在他們眼中,曾灶財只是「一個市井間的無辜小民」,「成為他人謀財的工具」。

文化機構與藝術市場的「合謀」

除了不斷消費曾灶財的道德爭議之外,曾灶財塗鴉放入博物館亦可從中窺探文化機構與藝術市場的曖昧關係。商業世界的藝術市場,公營機構的博物館,兩者看似河水不犯井水,但業界早有討論,揭發兩者的合作,甚至合謀。

法國藝術史學家雷蒙德·摩林(Raymonde Moulin)與策展人 Michel Vale 在 1995 年出版的學術論文《博物館與市場:當代藝術價值的構成》(The Museum and the Marketplace: The Constitution of Value in Contemporary Art)分析,藝術學院、博物館、藝術空間、畫廊等形成有如「黑手黨」(mafia)的網絡,互相支持特定藝術家群組,孕育出所謂「藝壇新星」。該文又引述一名歐洲策展人指,只需要兩個藝評人(一個意大利語、一個德語),四個歐洲策展人,加上五個藝術商人(兩個美國、兩個德國、一個法國),即可以令一個「唔賣得」(un-saleale)的藝術家在歐洲火紅起來。

策展人角色關鍵,並反映於博物館購藏及展示的選擇之中。該論文提到,博物館的購藏行為不單定義藏品的藝術價值,同時肯定藏品相關的其他藝術品的市場價值。一件藝術品獲博物館收藏是眼光的認證,連隨帶動相關藝術家和收藏家的聲譽有所提升。相關藝術品再於藝術市場出售時,叫價亦有望提高。

疫情下,博物館拍賣藏品套現

文化機構與藝術市場的關係近年變得更加複雜,甚至有博物館直接參與拍賣套現,形同納入市場機制的一部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博物館強制關閉,無法接待訪客。門票收入不再,但同時維護藏品的成本卻無法減省。如是者,不少博物館出現財政危機,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等美國知名博物館經蘇富比拍賣行出售藏品,引發業界批評做法並不道德,「捐給你的藏品卻拿去賣」。

A Decorative Image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經蘇富比拍賣藏品 (蘇富比拍賣行網頁截圖)

M+ 早前進行預展時,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主動提到上述情況。她形容,所有世界上的博物館,總會有些作品「與觀眾不再相關」(no longer relevant to their audience)。疫情之下,不少美國博物館「情願將作品賣出去,將資源放回博物館」。但「與觀眾不再相關」的藏品就可以賣嗎?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定義,博物館是「非牟利、永久的機構,旨在向公眾提供藏品,促進社會對物質及非物文化遺產的教育、研究及欣賞」。博物館學者丁穎茵曾形容,博物館既是「永久機構」,視野應該「千秋萬代」,「呢個時候你覺得唔適合,你係咪能夠擔保 500 年後都唔適合先? 」

此前,西九文化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今年 3 月亦曾表示,M+ 九年前以 1.7 億向收藏家希克購入 47 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相信目前已經「大幅升值」。當定義藝術價值的文化機構都開始關注藏品的市場價值,不禁令人憂慮,自負盈虧的 M+ 會否在必要時出售藏品。難怪「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胡恩威撰文批評,「唐先生說希克這 47 件作品升值了很多,難道現在 M+ 的最終目的是把其購藏像貨物一樣賣掉嗎?」

撰文/黎家怡
編審/楊天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