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PST Taiwan 主辦論壇 台港學者暢談「台灣哲學」
【文/李姍(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助理秘書)】
近年台灣哲學學界對台灣哲學的議題甚為關注,也有熱烈的討論。是故,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下稱「LMPST Taiwan」)於本年 10 月 24 日舉辦線上論壇《哲學的立場:與王偉雄教授的下午對談》,有幸邀得王偉雄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哲學教授、《立場新聞》哲學版主編)與台灣學界分享他對台灣哲學的看法。同時,活動亦邀得三位在相關議題具代表性的台灣講者,陳思廷教授(台灣清華大學哲研所教授、台灣哲學學會會長、 LMPST Taiwan 會長)、王一奇教授(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台灣科技部哲學學門召集人)與洪子偉博士(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台灣哲學學會副會長),一同討論這個議題。王偉雄教授為旅美港人,因主編《立場新聞》哲學版,長年與台灣哲學學界緊密合作,既對台灣學界有一定了解,又保有局外人的客觀性,加上其他三位台灣講者皆對相關議題有心得,讓「台灣哲學」的討論產生了激蕩的火花。
誠如王教授所觀察,所謂的「台灣哲學」,還可以區分為「在台灣的哲學 (philosophy in Taiwan) 」與「台灣哲學 (Taiwanese philosophy) 」。前者是在台灣進行的哲學研究,後者則是像「法國哲學」與「德國哲學」一般的思想傳統。論壇亦按照這個區分,分成兩個環節。
在台灣的哲學
針對「在台灣的哲學」,王偉雄教授盛讚台灣哲學學界新一代(王教授定位為「拿到博士學位不超過20年者」)研究表現傑出。他直指,現今一代學者「是進步卓越的,表現在研究人才增加、領域的多樣化、成果質量的提升等等,與二、三十年前有非常顯著的不同」。他認為,從歐美受訓回國的學者固然有學術潛力,而本土博士的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很多學者能夠以英文、德文等語言,在一流的國際期刊發表研究,而且研究有多樣化的傾向,分析哲學、歐陸哲學、中國哲學都佔一席位。王教授也特別提到,台灣女性哲學家表現亮眼,不但有一定比例,研究紀錄也良好,在華語區特別突出。「無論女性也好、男性也罷,能夠平等地追求目標」,王教授認為這是重要的社群發展。
台灣哲學學會會長、 LMPST Taiwan 會長陳思廷教授認同王教授的說法,並提供進一步的歷史闡釋。他指出,在二十世紀末,一群年輕學者回國任教,將新的分析方式帶入台灣大專院校,同時也訓練出一批本土博士,這使台灣學界思想豐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學者也陸續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研究文化傳統議題,比如以分析哲學、歐陸哲學的方法研究中國哲學。他認為,現在台灣的研究成果是有國際能見度的,並與國際學界有豐富交流。陳教授總結:「台灣的哲學研究正在蓬勃地發展。」
台灣科技部哲學學門召集人王一奇教授亦表達了相關的歷史闡釋。他指出三個重要的時間點。首先,在過去戒嚴時期,哲學的多樣性消失,解嚴後則越來越多元。然後,在 1994-2005 年,台灣的哲學高速發展,一些新的哲學系所陸續成立。到了近年,學術自由、國際化已不可同日而語,研究成果也很豐碩,「總體來說是很正向的」。然而,王教授在報喜之外,也指出了台灣學界面臨的挑戰。2005年至今,已有三個哲學系關閉,少子化讓私校招生變得困難,而且二十年內可能仍有哲學系面臨生存危機。雖然研究蓬勃,但市場需求萎縮,影響士氣;王教授以問題為結語:「下一步該怎麼走?」
台灣哲學學會副會長洪子偉博士則著眼於社會氣氛與思想多元性。他指出,台灣在新聞自由、學術自由等各方面的評比大幅提升,這種自由是個優勢,讓許多具有特色的主張被提出。他舉例說,台灣的人間佛學為動物權益學說提出「宗教版本」,與著名澳洲倫理學家 Peter Singer 的動物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理論各異其趣;又如臺灣大學哲學系楊惠南教授提出的同志佛學,都深具特色。洪博士亦特別提到台灣科技部的角色;他指出,台灣的學術環境隨著科技部的規定而改變,比如續聘與獎勵方式的規定,將改變遊戲規則。對於如何在研究主題上增加賣點,以及如何增加台灣哲學界的國際話語權,洪博士認為「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台灣哲學
在討論「在台灣的哲學」以後,論壇進入第二環節,討論作為一種思想傳統的「台灣哲學」。王偉雄教授首先討論台灣哲學的重要性:「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嗎?台灣哲學是重要的嗎?」他指出台灣哲學牽涉台灣文化的獨特性,因此對台灣人來說,跟台灣文學與台灣音樂一樣,同樣是重要的問題,即使對於非哲學研究者亦如是。王教授再補充,非台灣人的角度則不一樣,台灣哲學的重要性在於「哲學的多樣性」。如果認為多樣性是好事,台灣哲學的存在便是好的。不過,王教授亦指出,多樣性是否好事是個開放問題。然後,王教授討論到台灣哲學是否存在的問題。他指出,討論這個問題,應該採有彈性的定義,正如我們不應採用西方哲學的定義,說沒有中國哲學。然而,王教授提到一個「兩難題」:一方面,如果哲學應該分類,那麼在分析哲學、歐陸哲學與中國哲學三大哲學傳統以外,台灣哲學能作為獨立的第四傳統出現嗎?另一方面,如果哲學應該追求同一,不作分類,那我們還需要以上三大或四大分類嗎?
對於王教授的問題,三位台灣講者各自從不同角度作出回應。陳思廷教授借鑑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方法論處理問題。他指出:「理論是來回答、解決某個問題的。」如果某一群人發現一個問題,並且有其資源處理那個問題,那個問題便是真實的。雖然哲學家們面對同樣的問題,然而他的社會環境與脈絡,還是會影響他處理問題的資源,其中涉及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科技等因素。陳教授結論說,假如有一群人受特定區域的環境所形塑,由此處理哲學問題,就構成了該區域的哲學。
王一奇教授則著眼於哲學觀點的創新。他指出,之所以有英美哲學、德國哲學、法國哲學,是因為那些特定地區出現了創新的哲學觀點,而事實上,那些地區的哲學本身也是不斷變化。雖然哲學問題可能相同的,處理方式卻可以不一樣。王教授結論說:「台灣哲學如果有重要性的話,能否提出不一樣的問題解決方式?從這個面向談台灣哲學,對台灣哲學的未來發展是重要的。」
對台灣哲學史素有研究的洪子偉博士則直言,「有沒有台灣哲學」可能是個設定錯誤的問題。洪博士引用美國普及灣大學哲學系廖顯禕教授以及著名美國哲學家杜威 (John Dewey) 的觀點,指法國哲學、德國哲學、東方哲學、西方哲學這些主流哲學傳統,內部其實都有很高的異質性。就此,洪博士指出,對於一個哲學傳統來說,內部異質性反而是需要的。相比起其他哲學傳統,人們特別著意討論有沒有台灣哲學,「可能是心態問題」。
洪博士強調:「值得在意的,應是台灣哲學與世界對話,貢獻為何?有什麼創新之處?哲學追求普遍問題,但不代表不能談文化特色。」他舉例,曾被殖民的地區對於平等、正義的概念,一定與白人的觀點有所不同;美國女性主義學者 Iris Young 批評政治哲學學者 John Rawls 的白人男性視角,但黑人女性主義也批評白人女性主義。同理,台灣對於殖民與歧視有著充分的體會。早在 1920 年代,林秋梧就提出左翼佛學,用「利他」德性的角度來定義「平等」,有別於以往多用程序或目的定義「平等」,洪博士認為「非常有新意」;林氏甚至在其年代,就用上「厭女派」一詞批判部份佛經觀點。洪博士想像:「上述的研究如果能國際化,一定會有極大貢獻。」
觀眾發言
線上觀眾的發言引起了更多討論,其中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主任杜嘉玲教授先發言。杜教授特別感謝王偉雄教授對台灣女性哲學家的肯定。她提問指,台灣私校老師面對教學、招生等繁重壓力,分散了研究力量;在如此情況下,當代的學術研究與下一代的哲學教育應該如何連結?對此,同為線上觀眾的政治大學哲學系鄭會穎教授回應指,這是全球性的問題,歐美亦有教學型大學教職與研究型大學教職的分別。鄭教授認為,雖然這個二分有人才分工的正面意義,但其帶來的問題很難解決。
臺灣大學哲學系陳志強教授則發問:「我們應該只關注國際化嗎?還是本土以及特殊性也要兼顧?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是否要在發展上有所區別?」對此,王偉雄教授回應指,若是成功的傳統,外人也可以加入研究,比如有些歐美人士的古文能力非常好,他們也可以加入中國哲學研究的行列。王一奇教授回應指,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能夠保存,而要保存就必須與當代潮流有所連結;而目前台灣的主流價值是民主,所以有價值的東西需要配合民主的發展,才能彰顯其生命力。洪子偉博士回應指,本土化與國際化不一定衝突,也可以透過本土化來達至國際化。舉例來說,在二十世紀初,林茂生就曾在日本東京的哲學期刊發表儒學研究;另一方面,像數學真理一般的普遍思想,其實在歷史中,也因民族與文化背景的差異,有著不同的表述方式。最後,台灣哲學學會會長、 LMPST Taiwan 會長陳思廷教授結語:「哲學隨著文明進展,包括科技、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也應該一起改變。哲學問題是由人提出來的,同一樣的問題散佈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會形塑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隨著人的生命進展,所有解決方法都會相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