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人 3.26 抉擇.前言】這 100 天,泛民選委想什麼?
2016 年 12 月 11 日,是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的大日子,當晚 11 時正,設於機場博覽館的中央點票站正式開放。一晚過去,選舉結果陸續公布。在高投票率帶動下,非建制派的選舉聯盟「民主 300+」橫掃多個專業界別,連同 27 名立法會議員及宗教界選委,合共攻下 326 個選委席位,雖然在 1194 人組成的選委會中仍算是少數,但成績已經令人相當鼓舞。
大家都憧憬著,這 326 個選委可在選戰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眨眼,99 天過去。2017 年 3 月 20 日晚上,「民主 300+ 」進行特首選舉前最後一次會議,會後「專業議政」梁繼昌表示,「民主 300+」有 98% 成員投票意向一致,3 月 26 日特首選舉都會票投曾俊華。
結果一致,不代表過程沒有分歧。此前百天,就著如何運用(提名及投票)這 326 個選委席位,非建制陣營的討論從不間斷。有些選委基於民意、市民福祉等元素,很早決定便支持曾俊華,也不介意為對方宣傳,享受跟他自拍,甚至在舉行記者會時,於檯面擺放一筒筒薯片,以示立場。
另一邊廂,部分選委一直未有掩飾對曾俊華政綱、政治立場等的批評,致力與對方討價還價,謀求讓步;未到最後一星期,他們亦未明言會投票予曾。這種被視為曖昧不明的立場,被網上不少曾俊華支持者質疑,以至鞭躂。
別忘記還有那 2% 選委。在大部分民主派決定投票予曾俊華的同時,亦有少數終極的原則派,不打算如此行,反而主張投予胡國興,甚至是以白票、撕票、不投票等行動,以表明自己的立場。
距離 3.26 特首選舉只餘數天,《立場新聞》訪問了多位想法迥異的民主派選委,了解他們的投票意向、作此決定的原因,以及更重要的,由去年 12 月 11 日至今天的 100 天裡,他們究竟在想什麼。
沒有這 100 天,香港人也許亦未曾想過,看似團結一致的 300 餘民主派選委,以至民間的非建制陣營支持者(是他也是你和我)之間,想法原來可以有那麼多分歧。
(下篇:《為了當下,他們不介意做「薯粉」》)
2016選委會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