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min read

【326 人 3.26 抉擇.中】向現實低頭前,還有好多好多事要做

A Decorative Image

又回到星期日特首選舉論壇的這一幕。

「下個星期日,各位選委有機會做一個抉擇,你們的每一票,不單決定台上三位候選人的命運,亦會決定香港未來五年的命運。我請大家憑著自己的良心,為香港投下你的一票,給香港一個機會。多謝各位。」

曾俊華作出結語後,台下掌聲歡呼持續近半分鐘,有十幾位泛民選委甚至站起來,狀甚興奮,大叫「薯片加油」。

教育界選委田方澤目睹這一幕,既震撼又不解:「你無嘢吓嘛?有無考慮清楚這一刻你在做什麼?」他大叫,在心裡。

「如果大家都是策略性投票,視他為 lesser evil,咁都唔緊要……但為何會無厘頭變了真薯粉?」

以上不獨是田方澤一人的疑問。雖然「民主 300+」最終有 98% 成員(梁繼昌語)將投票予曾俊華,但這不代表內裡沒有異議聲音。至少,無論田方澤(教育界)、林芷筠(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黃任匡(醫學界)、黃旭熙(社福界)都認定,向現實低頭之前,理應有好多好多好多事要做。

起碼不是變成「真薯粉」。

A Decorative Image

*   *   *

田方澤:明明 evil,轉眼變成救星

教育界選委田方澤不時以「薯粉」自嘲,這不難理解:作為教協理事,他無論提名或投票,一直跟從大隊的決定。他是 165 名提名曾俊華的選委之一;本周日,他的一票也會投予曾俊華。

縱然如此,他經常提醒自己,這決定不過出於策略考量,曾俊華不過是 lesser evil。「用民主派角度來看,他一定不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在只有這三個人揀。」過去五年,香港人已意識到,一個特首的權力原來足以左右社會的興衰,田方澤認定今次選特首,其實是替未來社會運動選對手。「所以就算 John Tsang 有好多嘢我超級不同意,但事實他就是 lesser evil。」

問題是,這兩個月他發現愈來愈多人,無論平民或選委,不單視曾俊華為 lesser evil,更真心認同對方是救星,是英雄。以星期日的論壇為例,「曾俊華的總結,係人都知佢講廢話,係公關策略嚟啫,拍手都算表示禮貌,但仲企埋起身鼓掌,係咪 over 咗?」

田方澤批評,部分選委過分迎合曾俊華,不單失去民主派本身應有的堅持,更會令群眾開始對民主陣營的公信力、形象起疑:究竟他們是否還支持民主?

A Decorative Image

田方澤在教育界論壇發問(圖片來源:教協)

*   *   *

黃任匡:拒過早表態 換讓步空間

如不成為「薯粉」、擺出「lesser evil」立場,民主派選委除了保持形象,還可以有什麼實際效果?

醫學界選委黃任匡正職是屯門醫院醫生,工作本已忙碌,但過去幾個月,因為選委身分,他的生活更忙得不可開交。早幾個星期,他跟媽媽吃飯,對方就笑言「成個月無見過你」、「在電視上見你仲容易」。選委的責任,不就是提名、投票嗎?做乜會咁忙?

全因黃任匡認定,作為民主派選委,雖未能決定誰人勝選,但起碼可跟候選人進行互動,影響對方政綱,以至對關鍵議題的取態。「候選人是有求於選委,有求於能給他民意的香港人的。大家應該多留意這方面,而非反過來想,我們有求於候選人,有求於 John Tsang,希望他帶來一個無咁撕裂的社會。只要這互動存在,我們就有機會在候選人身上爭取到一些承諾、政綱的改變。」

因此,二月中黃任匡所屬的「真普選醫生聯盟」倡議「民主政綱先決計劃」,黃任匡與同伴頻繁約見候選人解釋用意,又游說選委參加計劃。結果有過百名選委集合呼籲候選人,如欲索取提名問鼎特首,就必須回應他們對政改、831、23 條的訴求。

A Decorative Image

民主政綱先決計劃,前排正中央為黃任匡(攝:朝雲)

黃任匡說,正因為他們的堅持,曾俊華對 23 條、831 的立場,開始轉變。譬如最初曾稱 23 條立法刻不容緩,甚至表明目標在 2020 年前完成立法,及後卻換口風,說沒信心在任內完成;本來強調重啟政改要以人大 831 決定為基礎,其後讓步指可作「無前設」的諮詢。

這種博弈,假如第一天就成為薯粉,便進行不了。

「假如提名期第一天,泛民選委就『完美協調』,宣布將 300 個提名一半給胡國興,一半給曾俊華(即最終結果),曾俊華就不會作出這些讓步或承諾。這是大家想見到的結果嗎?」黃任匡反問。

因此,無論是提名或投票,黃任匡一直反對民主派選委太早向現實低頭,表明支持曾俊華;反之要持續拉鋸,換取各候選人最多的承諾。

他的想法很合邏輯,但問題是,太多人等不及。

*   *   *

林芷筠:民主派可否對政綱多一點要求?

「姑勿論最後大家可能因為現實要歸邊,無咁完美,但之前是否可以…爭多一點?」

去年 12 月,林芷筠成功當選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選委。身為本土研究社成員,她一直對房屋、規劃等公共政策有深入研究,亦因此在選戰之初,她期望爭取候選人對制度改革的實質承諾。

但結果,除了黃任匡所言,曾俊華就政改及 23 條議題稍作讓步,其餘範疇似乎什麼也沒有。比如林芷筠關注的全民退保爭議、房屋問題,環顧三名候選人的政綱,除了胡國興有求必應,曾俊華和林鄭月娥之間無大分別,跟現屆政府的政策相比,更無大變。

林芷筠直言理解曾俊華在政治立場上的處境,「在香港與中國之間,他不能應承太多嘢」,然而曾氏在民生、經濟政策的取態,她亦不敢苟同,「政府有咁多盈餘,但他一直在說要未雨綢繆,要睇國際金融環境,其實好無承擔。單睇這個,林鄭反而比較進取,起碼她投資的東西比曾俊華多。」

A Decorative Image

林芷筠(圖片來源:CoVision16)

林芷筠一直期望,曾俊華可以展示更多的承擔,像之前對方曾提到以閒置學校解決劏房問題,是好方向,但還要做更多。

對政策上心的她,由當選開始,便以為民主派選委會向候選人施加壓力,「不會咁快收貨」,以爭取更佳的政策政綱。結果卻換來一次次失望。「好多民主派政黨只諗策略,多於對候選人政綱上的要求。」林芷筠說,當大部分選委無心討價還價,其他人要做,就更難。

很少人再理會幾位候選人的民生政綱,更遑論要努力爭取什麼。

問題的核心恐怕還是,廣大民眾根本也不期望民主派選委作這樣的堅持。

*   *   *

黃旭熙:我太天真

「我以為香港人想法是一致,我以為我是帶住大家的想法,真的用這一票去攞一些東西回來…原來我是很天真。」說這話的是社福界選委黃旭熙。

特首選舉提名期前後,就著泛民選委的提名策略,網上世界吵得風風火火。有段時間,黃旭熙很沮喪。回想當初參選,他的目標除了反對梁振英連任,亦期望能與候選人討價還價。「就算我不想梁振英或林鄭當選,一個人想贏,都要爭取我的一票,我不想大開中門,送給你。」

帶著這些期望,他和社總團隊與候選人會面,林鄭固然不理他們,曾俊華的態度亦較消極,「薯片話,政綱白紙黑字就唔改喇,但應承得你的就盡量應承…我們不是太收貨。」唯有胡國興態度誠懇,其社福政綱如取消一筆過撥款,甚至跟去年社總會長葉健忠參選立法會的政綱,相當吻合。

黃旭熙因此決定提名胡官,事後努力向業界選民解釋原因,「我們爭取到他政綱一啲嘢」,但他發現,無論業界抑或身邊朋友,對此反應相當冷淡。「我以為香港人會 back up 我們去跟候選人講價,但實際上無發生。」他洩氣。

終歸曾俊華和胡國興雙雙入閘,大團圓結局故未有太多人對他的提名決定有所質疑。

A Decorative Image

右一為黃旭熙

當黃絲藍絲化

提名期過後,世界變了樣。「那種壓迫好快又來了。」3 月 4 日,民主 300+ 開會,郭榮鏗會後表示已達成共識綑綁投票予民望最高(以民間公投結果為準)的候選人。黃旭熙說,這句話令那些本來不一定 all-in 曾俊華的選委團隊,帶來龐大壓力。

「我有種感覺,就是黃絲『藍絲化』。」黃旭熙形容,為了「勸說」選委投曾,許多人無所不用其極,口誅筆伐的情況跟佔領時期「港人講地」讀者留言沒有兩樣。「你係鬼,出賣泛民,出賣選民…為何不投薯片,就是彌天大罪?」他已經背得出那些留言。

被洶湧民情淹沒的,當然不止黃旭熙一個。黃任匡與林芷筠對此感受亦深。

黃任匡的 facebook 有逾 2 千個 followers。以前,無論大家在他 facebook 有什麼討論、爭拗,他一律少理。但近兩月,遇上不少批評他「替林鄭助選」、「西環多謝你」、「鬼」的市民,他一反常態,積極回應。「他們都是很愛香港的人,他們很著急於避免香港再跌入一個像梁振英般的人手中。」黃任匡語重心長。「我是明白、理解,亦不反對的。」他認為選委有責任向對方解釋、討論。

林芷筠亦說,她明白大家反應之激烈,全因恐懼。「驚林鄭,驚西環,驚林鄭當選之後西環班人更加『也文也武』,干預香港施政,大家有好多好多推想…」她撫心自問,自己也活於這份恐懼之中。

但理解民意,不代表要完全服從。

*   *   *

「我們秉持民主原則,不盲從民意」

「民主和民意是有分別的。我們的初衷是民主。」黃任匡從不認同主流泛民那套「順從民意」的邏輯。

他舉例說,假如民主派事事要依從民意,那 2015 年「袋住先」方案,民主派議員老早應投下支持票 — 民調顯示,當時香港主流民意都支持政府方案,直至方案表決前兩星期。當時民主派反對「袋住先」,是逆民意而行,但又是堅持民主原則之舉。

「當民意和民主原則相左的時候,作為民主派的代議士、選委,我們必須秉持一些民主原則,而不是盲從民意。」黃任匡堅持,「秉持民主原則的目的,就是要爭取一個制度,他朝屆屆都可以彰顯民意。」這個制度,才是真正的民主。

A Decorative Image

黃任匡(攝:朝雲)

過去五年,香港人不時埋怨將梁振英推上特首寶座的 689 個選委。黃任匡批評,假如泛民選委現在「順從民意」,其實無異於逃避責任。即使他日歷史重演,亦可以民意作開脫。「無理由話所謂『還票於民』,就將判斷、分析形勢的責任卸給市民。」

薯粉請放低武器。經過無數思考、分析,黃任匡的一票如無意外還是投向曾俊華,但他依然強調,這跟民情關係不大。在他眼中,自從就 831、23 條立場讓步,曾俊華已由「不能接受的特首人選」變成「可以接受的特首人選」。「投票給 John Tsang 是比較有機會令香港將來邁向民主,真普選的路途上容易行,少少啦。」出於民主原則考慮,加上對方有合理勝算,他決定吃這塊熱氣的薯片。

*   *   *

326,然後怎樣?

選舉前兩星期,黃旭熙所屬的社總團隊很忙碌。由於民主 300+ 講明 all-in 民望最高者,加上選民們又似乎不再重視政綱,黃旭熙的團隊決定了跟從大隊,先徵求社福界選民同意,然後「還票於民」,用「特首民間投票」(popvote) 的結果決定廿票取向。

面對現實,黃旭熙雖然無奈,但仍覺任務未完。「社工做嘢最重視過程,我們是決定了投民望最高那個,但係咪就可以訓喺度等呢?」他和社總團隊同工於是決定盡最後一分力,擺設街站,推動公民參與 popvote 投票。

最終結果,Popvote 只有 6 萬多人參與,遠低於社總期望的 22 萬(上屆數字),更別說戴耀廷最初期望的 100 萬人。

「點解會咁呢?」想「做啲嘢」的黃旭熙再次失望。他開始思考的是,事至今日,特首選舉逼在眉睫, 98% 民主派選委(包括本文四位受訪者 [1])取態塵埃落定,那麼今次選戰,坐擁 326 個選委席位的民主派陣營,其實在爭取民主路上得到了什麼?

「有點自亂陣腳囉。」田方澤觀察到,現時泛民群眾的抗爭意志已相當散渙,日後無論誰當選,隊形都難以重整 — 萬一曾俊華當選,選前已積極支持對方的民主派領袖,日後還能怎樣組織群眾,監察政權,爭取民主?假如林鄭成為特首,由最激進的佔中到最溫和的選舉博弈都試過,卻依然空手而回的港人,還會屢敗屢試,續在民間抗爭嗎?

「誰當選,個隊形都返唔到嚟。」田方澤慨嘆。

A Decorative Image

朱凱廸、羅冠聰等在選委論壇上示威

這次選戰,在非建制陣營出現路線之爭,由梁國雄、朱凱廸為首的進步民主派,提倡以公民提名及白票推動長遠的民主運動,結果遭大眾冷對,甚至唾棄。黃旭熙對此感慨良多,「這個唔 all-in 薯片就無得傾下去的情況,其實是傷到一班在民主運動仍然有堅持、有原則、想做點事的人。他們被逼收了聲。」

「兩年前我們企出街,避催淚彈時想要的東西,已經冇人再要。甚至乎,如果我現在出街遊行,嗌『我要真普選』,仲有無人跟我嗌呢?我都好懷疑。」不用懷疑,周日論壇上,四名立法會議員舉起黃色標語示威,促請「撤銷八三一決定」,結果被泛民會計界選委譚香文稱呼為「冚家富貴」、只為博取曝光的「四兜友」。

「原來今次選舉不單什麼也得不到,對民主運動更有破壞。」黃旭熙這樣想。

至於黃任匡,倒是最樂觀的一個。他相信香港人是特首的真正老闆,無論誰當選,大家都有權力和責任去監察對方。

「薯片不是完美,更不是救世主。如果他做了特首,我們要繼續監察他、睇實他。」

「如果奶媽選到,更不用說啦,大家一齊拉筋打交,同佢死過啦!」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圖片:雨傘運動

註:

[1]  除林芷筠外,本文其餘三名受訪者全部已表明投曾;林則一直指自己不排除按現實考慮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