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回顧.體育】奧運過後 運動員 IG 追蹤者大增 「忽然球迷」變忠粉 繼續撐起港隊
今年 7 月 26 日,逾 300 人聚集在觀塘 apm 商場,眾人屏息凝視眼前的大螢幕,張家朗最後一劍乾脆利落刺中對手,力挫意大利劍手、衞冕金牌得主加羅素,全場掌聲雷動,有人高呼「We are Hong Kong」,甚至興奮得開香檳慶祝。當晚,更多市民在客廳、餐廳、商場等地見證這場歷史性賽事——港隊史上第二面奧運金牌 。
那刻,全城哄動,或成為大家今年最快樂的集體回憶。
2021 同樣是不容易的一年,但 7 月底揭幕的東京奧運,加上首次五台聯播,讓眾人久違地重新聚集起來。今屆奧運,港隊派出 46 位運動員參賽,贏得 1 金、2 銀、3 銅參賽以來的最佳成績,其後再於殘奧摘 2 銀、3 銅。
目睹本地運動員創下一個又個精彩時刻,眾人一起喝采、鼓掌、相擁,這段日子,亦可能是香港人 2021 年無憂無慮的半個多月。
奧運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運動熱潮,運動員 Instagram 的追蹤人數爆升至十萬人以上,但賽事完滿落幕至今逾 5 個月,支持者是曇花一現,抑或仍有留下來的人,身體力行繼續撐起港隊嗎?
《立場新聞》趁年末前,透過接觸忠實粉絲,以及東奧乒乓球女團銅牌得主蘇慧音,跟進這場世紀奧運之後的變化。「我會話唔係淨係一個熱潮,而係好似一支火柴點起咗,然後佢一路蔓延開去。」謝影雪 Instagram 粉絲專頁管理員 90 後「站姐」如是說。
_
(數據由 Cloudbreakr 提供)_
* * * * *
聖誕假期第一天,中四的 Alex 睡眼惺忪地看到手機 Instagram 傳來新通知,「cheungkalonggggg 開始追蹤你」。他怔了怔,禁不住擦擦雙眼,緊張地解開螢幕密碼,花近數分鐘才相信偶像竟然追蹤了自己僅得 458 名的粉絲專頁(@cheungkalong.fanspage)。
「Wtf Wtf 我啱啱瞓醒,我唔係係度發緊夢嘛⋯依家個心跳得勁快 Wtf ,No wait 大家俾少少時間我冷靜下,成個身係度震緊。」他立即截圖分享到專頁,再傳訊息向記者形容心情「激動到嘔泡」,「但係一個好好嘅聖誕禮物」。
東京奧運開幕前,Alex 對體育新聞、運動員不大感興趣,直到男子個人花劍 16 強賽事,目睹張家朗面對世界排名第一的意大利劍手 Alessio Foconi 時,始終鎮定自若、鬆容不迫,每一劍鬥智亦鬥力,令 Alex 好不著迷開始「入坑」。
他猶記得,金牌戰當晚與家人一同見證香港歷史性一刻,「但跟住阿爸阿媽繼續執枱,我又唔可以叫「啊」一聲嗌出嚟,咁會好奇怪,總之我好興奮。」
從韓團追到香港運動員
事實上, Alex 身邊的朋友又或說大部分港人,可能不是「韓粉」就是「鏡粉」,持續緊貼運動員一舉一動,甚至成為忠實粉絲的人寥寥可數。於是,他萌生開設 Instagram 粉絲專頁的想法,既為圍爐取暖,也有顆純粹的心,「想多啲人留意佢(張家朗)多啲,鼓勵佢多啲,因為每個香港運動員都好需要香港市民嘅鼓勵。」
原來,Alex 過往追開韓國偶像女團,今次突然「轉軑」,卻比以往追星來得更虔誠。
中四的 Alex 每當提起張家朗時,聲線總會不其然提高,雀躍的表情盡顯在臉上。(攝:Nasha Chan)
自資印刷張家朗「應援小卡」
每當張家朗出現在雜誌封面上,哪怕是平日不曾翻開的時裝雜誌,他必定趕到便利店搜羅每一期;又試過放學後,獨自一人從天水圍飛撲出九龍,僅為見上偶像 15 分鐘;張家朗新出版的書他當然也有一本,現正珍藏在床下的盒子,「我唔想放係枱面,可能食個麵會整污糟,揭開每一頁嗰陣都唔敢太大力。」Alex 更將韓圈粉絲為偶像自製「應援小卡」的做法照辦煮碗,自資印刷張家朗的「小卡」,計劃舉行免費抽獎送贈其他粉絲。
記者好奇,他會走去學劍嗎?他失望指學校要下學期才開班,但立馬澄清並非要成為下一位劍神,「我想知道比賽點得分、點解個比賽會咁食腦,好想嘗試下,比自己一個新嘅經驗。」
「金牌」精神食糧
他兩位好朋友 Gigi 和 Angel 異口同聲說,「佢之前都追過好多韓國明星,但唔會咁熱情,我冇見過佢咁 all in 一個人⋯我(本身)覺得佢過完奧運就會唔鍾意,以為 10 月就冇㗎喇。」她們笑言,Alex 性格向來三分鐘熱度,但近半年見證他對張家朗的支持熱度不減反增,同時令他生活改變不少。
這幅作品是 Alex 的最愛,一筆一畫花逾數天才完成。(攝:Nasha Chan)
被張家朗堅韌意志打動
與其說張家朗奪金吸引 Alex,不如說這位少年 9 年來不斷練習,中途毅然放棄學業轉全職打劍,甚至在最高世界舞台上,即使比分大幅落後,仍然展現出堅韌意志,種種堅持真正打動了這位少年。
何詩蓓於東奧贏得港隊首面女子 200 米自由泳銀牌時曾說,張家朗摘金令她知道努力都可以有成績,「可能你哋見到嘅就係台上,我哋比賽嗰幾分鐘,如果幸運嘅去到頒獎台,咁 glorious moment (輝煌時刻),可能大家見唔到我哋背後好努力嘅訓練機會。」
誠然,大部分運動員站上頒獎台後,付出才被予以肯定,手執的那枚獎牌,卻是由數之不盡的汗水、淚水鑄造而成。
正值中四的 Alex,經常被沉重的學業壓得踹不過氣,唯有繪畫張家朗畫作時,躁動的情緒才能得以撫平。一幅幅劍擊港隊坐在奧運五環前的合照、比賽舉劍的勝利姿勢,就是他最好的充電時間。
「呢排學業都會因為佢再努力啲去做,做嘢嘅熱誠多咗。」
奧運男子花劍冠軍張家朗(AP photo)
* * * * *
撇除奧運,今年同樣是本地體壇的大豐收:飛魚何詩蓓成為真正「世一」,於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奪 2 金 1 銀兼打破世界紀錄,羽毛球混雙組合「鄧謝配」和空手道劉慕裳同樣在年尾的世錦賽雙雙摘銅。
持續追蹤運動員每場比賽的動向,不只新聞機構,還有設立謝影雪粉絲專頁(@allforsuet_1109)的 90 後「站姐」。
她向記者笑著承認,東奧前也是網民口中的「忽然球迷」,但今屆全港關注的熾熱氣氛卻讓她逐漸變成「忠粉」,「我唔想(往後)每四年啲運動員出一出嚟,過咗一陣就唔記得咗佢。」
混雙羽毛球銅牌戰中,「鄧謝配」最終憾負東道主日本僅獲第四,即使已創下羽毛球港隊歷史,但現實終歸現實,站姐說,而攞唔到獎牌最容易俾人遺忘,獎牌嘅運動員會有光環,有大肆報道,但四強都好勁喎,爭少少攞唔到個牌都算,仲要大家唔記得咗佢哋,我唔想見到。」
憑藉這份信念,站姐將一個平平無奇的 fans page 打造成「體育台」。
謝影雪的一場場混雙比賽影片,是站姐平日在公司午膳的最佳佐飯菜。(攝:Fred Cheung)
由零開始 真正撐起港隊
隨著「鄧謝配」今年 10 月出戰羽聯世界巡迴賽,專頁由轉發謝影雪的生活動態、站姐親自拍攝的宣傳活動相片,到被一張張自家製的賽程預告、比賽直播連結、成績排名表取以代之。打開她的 IG,賽程設計簡潔有序,每場比賽更新及時,讓人差點以為是體育消息的專頁,原來全部出自最初對羽毛球一竅不通的站姐手中。
「個嚴重程度係我連羽毛球有發球線唔知,有分單雙打線又唔知,所有呢個關於羽毛球比賽嘅嘢都一啲都唔知。」她尷尬一笑,「心諗點解個名隔離要括住個數字,完全唔知種子(球手)有咩優勢。」
8 月 1 日,站姐於 Instagram 設立謝影雪的粉絲專頁,近 5 個月至今共累積逾 3,500 追蹤人數。(攝:Fred Cheung)
歐洲巡迴賽首站是丹麥公開賽,站姐當時處於轉新工的空窗期。開賽前兩星期,她每日花上 7、8 小時在網上惡補羽毛球知識,又進行「考古之旅」重看謝影雪多年來的比賽片段、新聞報道,並嘗試利用網上製圖軟件設計不同版本的賽程,以應付歷時三個月的巡迴賽,「嗰陣瘦咗 2kg,好最難捱同崩潰,我已經要唔識,仲要加埋班唔識嘅人( fans)。」
履新後,站姐的「工作量」卻未曾減少,她憶述 11 月印尼羽毛球大師賽期間,比賽通常在下午 3、4 時舉行,「 係公司都要偷做,萬一佢哋打頭場,fans 又等緊我條(直播)link,我真係要去廁所出 story update。」
羽毛球世標賽 一人包辦港隊 12 人賽程更新
但年終的羽毛球世界錦標賽才教她「難忘」,一人獨自包辦港隊全隊 12 人的賽程更新,「最瘋狂一日有 6 場,我係由朝到晚都要做同一樣嘢,我係崩潰到好驚自己唔記得任何一場,set 咗佢哋賽程做手機 wallpaper。」不過,因為西班牙與香港有時差,比賽大多在凌晨時分舉行, 「我覺得自己好似打緊兩份工,一日訓得兩三個鐘,6 點幾起身返工。」
這個舊信封記錄站姐第一次製作賽程的草稿,她解釋,羽毛球比賽場次大約 45 分鐘一場,所以要自行計算港隊出賽時間。(攝:Fred Cheung)
奧運只是「熱潮」嗎?
每日應付雙重工作量,長期睡眠不足,體重更輕掉幾公斤。明明不是其他球員的粉絲,她為何要「攞苦嚟辛」?
在站姐眼中,#撐起港隊 不應該流於口號,認為港人可以「看到」其他同樣出色的運動員,「我想見到大家百花齊放的畫面,生態會好啲」。她分享,謝影雪早前於德國賽 32 強提前出局後,有網民緊張問會否暫停更新該站賽程,「你會見到,唔係淨係雪姐嘅 fans 先 follow 我,其他李卓耀、伍家朗嘅 fans 原來都係度,大家都好關心香港羽毛球。」
「本身睇波就係一件好快樂嘅事,係有種大家一齊為咗同一個目標去歡呼,贏波大家聚埋一齊,就算只係網絡聚埋,輸波就一齊圍爐取暖,安慰大家唔緊要喇,我覺得係好 warm。」
大家常說,奧運只是每四年一次的熱潮,然後無人關心、留意運動員的去向和福祉,跟著四年過後,再來一次全城哄動。但今屆東京奧運本來就與別不同,疫情緣故而延遲一年舉辦,至於對香港市民,遭受社會環境劇變、疫情困港後,我們終於迎來生活中久違的悸動。
「尤其是呢幾年喺香港咁低迷嘅氣氛下,有一樣野可以俾大家寄託到,係一件開心事,可以凝聚返大家個股力量。」站姐如是說。
但凝聚過後,還有然後嗎?
她不禁自豪笑言,自己和其他粉絲絕對為「忽然球迷」平反,「我覺得好開心好似一把車落佢哋(批評的人)度」。接著說,「我會話唔係淨係一個熱潮,而係好似一支火柴,點起咗,然後一路蔓延開去。」
如同香港近年娛樂圈發展蓬勃,站姐樂於看到體壇有相同的趨勢,「點解運動員都唔可以有個地方、平台去支持翻佢哋,你話明星佢哋就會搞演唱會,如果香港運動員打比賽都會有好多球迷、粉絲去睇,會係我最想 achieve 嘅效果。」
* * * * *
比賽過後,運動員的情況如何?
適逢拆禮物日,乒乓球運動員蘇慧音走入旺角商場擺賣自家設計的產品,為流浪貓狗籌辦慈善義賣,不少市民經過特意與她合照,有人主動慰問其傷勢,又好奇她獲獎的難忘時刻。Minnie 向記者透露,第一次與客人介紹產品理念時有點措手不及;以往一眛只懂訓練和比賽的她,近幾個月完完全全踏出舒適圈,開始代言廣告、到校分享、與胞姊進行網上直播,一切的新嘗試全部源自奧運的延續。
2019 年,蘇慧音受腰傷困擾,卧床休息期間,她畫下多款與貓狗相關的設計,今次借聖誕節與胞姐、胞弟籌辦義賣活動。(攝:Nasha Chan)
回想這趟夢寐以求的旅程,對蘇慧音來說,今年是由痛楚與奇蹟交織而成。
港隊奪得的其中一面東奧銅牌,由女子乒乓球代表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在團體賽中連番苦戰下贏得,當時尤其以「粉紅色頭」的蘇慧音狀態大勇,個人連羸 2 局,為獎牌打下重要基礎。但在鎂光燈的影子下,蘇慧音的右手神經線早在奧運前一年已經受傷,練習時難以控制右手的動作,加上早前腰部的傷患,她形容這段時間是「乒乓生涯最難捱嘅一年」。
「我本身係啱啱出嚟嘅新星,仲覺得好多希望,但自從一傷之後,啲傷勢係連續嚟,我覺得自己係由一個 start 逼到去懸崖邊,成日都好驚自己去唔到奧運。」
運動員的日常彷彿是學習與傷患共存,蘇慧音從負傷上陣當中,學懂接受不完美的狀態,「就係有啲困難先令到你做啲你做唔到嘅嘢,如果我冇受傷,可能就拎唔到呢塊牌⋯我唔會有咁大嘅決心、無咁堅強。」
2021.8.5 教練李靜、蘇慧音、李皓晴、杜凱琹賽後相擁(AP Photo/Kin Cheung)
感激支持 自信、士氣大增
她說,看似堅強的背後,全靠有一班香港人無條件支持和鼓勵。迎戰團體銅牌賽前,單打 64 強早早出局令她信心大減,「輸一場比賽感覺只係輸場比賽,但對運動員來講好似輸咗個世界,好似個天塌落嚟咁,你係輸咗教練、父母、身邊嘅人對你嘅期望,輸咗比你自己嘅努力。」感到泄氣、灰心期間,她收到一個又一個打氣訊息,看似簡單不過的文字,卻讓她重拾心情,鋪下於團體賽中無懼傷勢,奮力一戰的畫面 。
「有陣時唔係偶然,今年真係特別多人睇奧運,港隊亦都特別多獎牌,對運動員士氣好有幫助。」
寄語港人:保持初衷,堅持到底
支持者的數量多與否,顯然不是蘇慧音最關心的事情,她渴望將場上大聲叫嗌的正能量、熱血澎湃傳遞予每一名市民,「香港真係唔容易,疫情係對大家嘅心理上都會覺得好 negative,甚至睇新聞又會覺得好攰,疫情又唔知幾多宗。大家長期都處於一個好沮喪,甚至我自己有時都唔睇新聞專注打波,今次奧運我哋終於有啲令到大家都好開心嘅新聞!」
如果運動係可以為大家帶嚟希望,我覺得係最開心嘅事。/ 蘇慧音
她笑著說,「如果運動係可以為大家帶嚟希望,我覺得係最開心嘅事。」
這趟走往世界最高舞台的旅程,除了收獲一枚銅牌,她切身感受到: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原來力量可以變得很強大,「特別係好難嘅事,你堅持一定會有一個終點,我都同自己講:我都想放棄,身邊嘅人又質疑我、又覺得對唔住我嘅隊友。」她發現,成就一件事的過程越難,結果可能會越好,因為每個困難都是令自己更加堅強。
* * * * *
距離 2021 年尚餘數天,蘇慧音希望勉勵香港人「Keep Fighting,Keep Believing」,「有陣時係要保持個初衷,堅持到底。一開始你相信自己做到,去到最後你都要相信,繼續向前行。」
廿三歲的她肯定語道,「有時人生係好多好難嘅嘢⋯但個世界係點,其實係取決於自己。」
再見 2021,盼望港人來年會如運動員們繼續堅持,Keep rolling。
文:陳欣其
攝:Nasha Chan、Fred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