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2020 全家福.11】最壞時代迎接新生命 新手父母:只求女兒善良、心懷盼望

A Decorative Image

【「2020 全家福」為《立場》年終專題,邀來不同香港家庭、群體拍攝一幀全家福,分享故事,上一篇見此

阿朱和 Delton 的女兒今年 7 月底出世,訪問時還差幾天才夠四個月,一團麵粉般輕輕柔柔。

趁著女兒午睡未醒來,父母在客廳攤開榻榻米和蒲團,和記者聊聊天。問新手爸媽,全新生活體驗,有何感受?

「覺得…好_攰!」感受太深,如傾瀉而下,阿朱禁不住聲大笑。Delton 純熟地在 iPad 播放 white noise,躡手躡腳放進臥室,生怕好不容易睡著的孩子被吵醒。

阿朱和 Delton 是大學同學,一對八十後尾的年輕夫妻,結婚兩年。阿朱畢業後從事教育,一直在自然學校、華德福等非主流學校當初小教師。工作日常就是照顧小朋友,但從 0 歲開始、全天候 24 小時、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湊…還是頭一遭。

小小靈魂選擇來到 2020 年的香港,未來將要面對的,或是比對上十幾、二十年出生的哥哥姐姐,不確定得多。席捲全球的世紀疫症,何時褪去?孩子達適學年齡時,學校提供的是何種教育?當她長大後,以良善、真摯的心面對世界,是否就能換來同等相待?

A Decorative Image

Delton、阿朱和他們的「新老細」

*   *   *

紛亂時代迎「新老細」

今年肺炎爆發,瘟疫的恐懼感籠罩生活,連不少產前預備班也因疫情被迫取消。但學校停課,變相令阿朱多了時間在家安胎。至學校完結學年,女兒差不多要出世,阿朱就乾脆把工作辭掉了,專注照顧新生兒。

新手爸爸 Delton 的生活一樣起了不少變化。Delton 畢業後先後任職金融及地產公司,長時間加班是常事,拍拖時阿朱已有微言。今年經濟轉差, 丟飯碗的丟飯碗,未丟飯碗的人擔心飯碗隨時不保,Delton 卻選擇全職轉兼職,換取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後來更覺志不在此,索性辭職與朋友創業,目前全天候在家照顧老婆女兒。

換言之,二人現在都是全職父母,而阿 B,就是他們的「新老細」。

生孩子之前,二人以為 BB 生活不過食和瞓,但未親身經歷,不知原來食瞓已足以令人發癲。阿 B 出世頭兩個月,三個小時就要餵奶,吃一餐用上個多小時,二十四小時如是,阿媽每次就只能抓緊那個多小時的空檔小睡一會,兩個月沒睡過完整一覺。兩三次阿朱幾近崩潰,奶又餵過,尿片也換了,孩子還在哭得聲嘶力竭,阿朱又餓又累,「結果我同佢一齊喊埋一份,喊得仲大聲過佢。」

雖然阿朱和 Delton 都喜歡孩子,但一直未有確切計劃生兒育女。加上 2019 年香港社會風起雲湧,漫天白雲變成催淚煙,數以千計年輕人被送入囹圄。

「出面都仲係混亂緊,似乎大環境未必係 favorable 去生小朋友… 」Delton 說。

A Decorative Image

Delton

但計劃往往跟不上變化,阿朱還記得,去年 11 月,中大、理大示威漫天烽火,自己卻在家吐得一塌糊塗。但阿朱說自己一向身子差,壓力大時嘔吐、經期延遲是常事,也沒有特別理會。之後 12 月的長假期,兩口子還幾次搭飛機往返外地,想不到小生命已在體內漸漸成長。

「懵到爆…個個朋友都笑我,點解你咁樣嘔法,都可以唔知自己有咗?有無搞錯…」

第一次用驗孕棒,阿朱拖了三數天,一直猶豫。終於下定決心,說明書上說顯示一條線是陰性,兩條則是陽性,棒上顯示的卻是一條半;再赴醫院檢查,終於確認懷孕,到第一次照超聲波,看見小手、小腳輪廓,胎兒已 12 周歲。

「吓,咁點算啊?點解會有嘅?!咁點啊?跟住我哋嘅生活會點啊?」阿朱模仿當刻神情,眼睛瞪得圓滾。

震驚過後,沉澱過兩三天,有一天阿朱洗澡時,想起了什麼,頓然釋懷。「突然間覺得,既然佢咁頑強,佢阿媽唔知陀住咗佢、飛咗咁多轉,都可以自己好穩陣咁存在咗 12 個禮拜,咁 OK 啦!佢應該可以好好照顧自己,唔使擔心。」現在回想,她大笑。

「我相信係佢揀我哋。佢有好強烈意志、意向,要選擇呢個時候、through 我哋嚟到地球、嚟到香港、嚟到呢個家庭。…呢個小小靈魂,有呢個 choice,我係 respect 呢件事。」

Delton 也同意,生命帶二人走到這裡,就唯有順勢而行,做好面前每個決定。「既然嚟咗,就睇下點樣盡最大能力去 take care 屋企,同埋 take care 佢成長。」

A Decorative Image

A Decorative Image

盡力替她遮風擋雨

未結婚之前,阿朱常憧憬用自己所信的教育法親手養育孩子,到結婚後,卻難免有種種遲疑:自己是否已準備好?為人父母,凡事以孩子為先,是否再無空間追逐理想?不過對阿朱而言,這種遲疑,更多是源於擔心自己未準備好,多於外面世界紛擾。

對未來悲觀,最近不少人討論移民,有人就算不想走,想到孩子還是決定走。阿朱教私校,停課多時,後來才知道不少學生也退學移民了。阿朱和 Delton 近日閒聊,也會講起移民,但都只是隨口說說,未有認真打算。

「我呢排都諗緊 — 係因為阿女都仲細,未殺到埋身..?我都唔肯定,但我又會覺得…話香港衰,但其實去到邊度,都有佢自己的社會問題…」阿朱說。

「外邊係讓人好氣餒,但某程度上我又覺得,世界發生的事,我哋其實 control 唔到咁多,我哋都只可以盡自己能力,有限度咁幫佢遮風擋雨。 」

阿朱本來就對主流學校培養(無論有意或無意)學生競爭心、服從性、或側重學術,輕體藝、情感教育等傾向不盡認同,才會從事非主流教育工作多年。她坦言,就算不是因為教育界一連串風波,本來也不打算未來讓女兒在主流學校讀書,亦因此不太憂慮教材變化會對孩子成長造成直接影響。

A Decorative Image

Delton、阿朱

身為父母想子女在最好的環境中成長,乃人之常情。在亂世中學習成為正直真誠的人,恆常挫敗、失望、恐懼幾乎是注定的事情,我們還有「最好」的環境嗎?

月前香港上映紀錄片《致莎瑪:敘利亞家書》,導演 Waad 和丈夫 Hamza 分別是記者及醫生,女兒 Sama 出生後,儘管面對政府軍無日無之的轟炸,夫婦和一眾戰友仍然堅決留守。大家在幽暗的地下室躲避轟炸時,Waad 也拷問自己,「你是我們生命最美的事物,但我們把你帶到一個怎樣的世界裡啊?」

但空襲過後的早晨,父母們就讓孩子在爆炸後的巴士殘骸上,用彩色油漆塗塗畫畫,或者讓他們胡胡鬧鬧,角色扮演駕車乘車的日常。

當然相比敘利亞的苦難,香港遠未能同日而語,但如何在絕望中保持韌性與盼望,本身就是生命的恆常課題。

父母笑言,如何在紛亂環境中保持內心平安,同時是二人需作的修行。「出面的環境,總會有好多 ups and downs,或者有唔好的時候,但我哋作為 阿B 佢最親近的 care taker,如果我哋可以保持內心平安,畀到呢種 atmosphere 佢,其實我都相信, she will be fine。」

A Decorative Image

「disappointment 係一定會有,正如我哋成長都係經常 being disappointed,被政府,或者被社會… 但如果佢在成長中學習到真、善、美,我覺得樣嘢係會 build in 喺個心裡面,會有啲力量可以對抗外面的世界。」

「或者有一日可以倒轉,改變出面個世界。」

訪問到尾聲,女兒睡醒,咿咿呀呀哭起來。Delton 抱著她站在窗邊,小孩子望著風景,吹著午後微涼的風,漸漸安定。

阿朱相信華德福教育理念,其中講究頭、心、手發展要平衡:頭即思想、心即情感、手即意志力。在亂世中成長,父母對女兒的期許,亦不過如此。

「只要佢心地善良,對個世界抱持希望,對美、對真有追求,以至用自己雙手雙腳嘗試去 strive for 一啲嘢,我已經覺得好好。」

A Decorative Image

Delton、阿朱和女兒一家三口

文/梁凱澄
攝/P W

【「2020 全家福」專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