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in read

【黑箱背後.6】結語:電視低能,香港損失什麼?

A Decorative Image

老老實實,構思本專題的時候,作為記者,我有頗多掙扎。有些問題一直徘徊腦海,揮之不去。

最困擾的問題是:今時今日談香港的電視,是否仍有需要?再進一步,《立場新聞》此刻投資人力、物力、時間去編寫一個有關本地電視的專題,究竟值不值得?

我是本地電視的忠實擁躉,多年來曾為《大時代》傾心,因《今日睇真啲》激動,受《有線中國組》啟蒙,替《頭條新聞》興奮。這幾年重讀吳俊雄、馬傑偉等社會學者的研究著作,也令我深信不少香港百姓都有相似經歷 — 我們曾經與本地電視深切交往過。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問題是「曾經」。現時香港縱使仍有三成人日常有看電視的習慣,但更多人已經跟本地電視割蓆絕交。譬如說三年多前港視發牌風波期間,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便坦承近十年已甚少看本地電視,更遑論研究,原因很簡單:「它不再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我為何要虛耗青春去研究?」

愈來愈多人選擇「瞬間看地球」。以我身邊的同事為例,不少都是 Netflix 的捧場客,近期他們眼中的大事不是 Cherry 與 Saving 的感情瓜葛,而是《House of Cards》新一季上線啦。當本地的節目似乎再無法提供適當的養份、娛樂,許多對媒體有要求的人已不耐煩並另闢蹊徑,欣賞日本、韓國、大陸、英美等地製作,填補生活所需。

因此香港的電視當下光景如何,對許多人來說,毫不重要。極端一點去想,就算四間電視台一夜間淪陷甚至消失,不少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生活,可能沒受太大影響。

既然如此,文首的老問題再次浮現:今天,我們是否仍需要談香港的電視?

A Decorative Image

電視死活,與大眾何干?

*   *   *

日本電視的低能過去

近日在書店打書釘,讀了一本新書《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作者是曾任職於日本富士電視台的台灣人。書中描述一種日本電視節目類型 「雜聞秀 (wide show)」近年內容的轉變,以至背後的電視工業轉型。

日本「雜聞秀」在晨早和午間播放,由於正值上班時間,觀眾以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為主,節目多年來一直主打八卦新聞、生活資訊(近似加長版《東張西望》),有時動輒將一分鐘藝人狗仔隊新聞拖長成半小時播放,因此被作者形容為「日本電視也有不可告人的低能過去」。

但低能電視終受觀眾唾棄,收視率持續低迷,富士電視台的製作人遂對雜聞秀進行三點改革,(一)大幅刪去無聊費時的娛樂八卦;(二)加入硬性新聞資訊,交代政策及政治事件來龍去脈,並用大型告示板寫上重點,從而讓觀眾易於吸收;(三)新增大量生活百科內容,如下:

食:女藝人或是名廚師的第二代,在攝影棚內現場傳授料理私房菜。和其他料理節目不同的是,會加進自己的私事閒聊,加進料理的理論知識,也順便宣傳最近的活動

衣:當下的時尚,比如梅雨季節時今年流行的雨衣、最新發明的倒開雨傘等。也請時尚專家批評一些實際在街頭的搭配品味。

住:教你如何清掃家裡。專業人傳授衛浴、廚房如何清理,如何巧用日幣一百圓的小道具。

行:比方,東京現在流行騎單車上班,但是單車也有交通規則……。

健康:這是最有人氣的專欄,請專家、醫師以科學及最新理論說明養生、美容之道。以及介紹醫療的最新方法。

旅遊:當下的好去處、那家旅館正在作優惠的最新消息。

購物:從最新家電,到別墅拍賣,到母親節禮物的各百貨公司的人氣商品等等(全是台灣禁止的「商業置入節目」到爆。第六章詳談)。

知識百科:傳統的文化、手藝,不讓它沒落;由藝人帶路去探討歷史古蹟或是介紹傳統工藝等等。又比方經濟學家親自到你家看你實際每月的開銷,並替你想辦法如可以多省下多餘的開銷。

—《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陳弘美著

以新形象示人的「雜聞秀」結果大受歡迎,更推動其他商營電視台,甚至是公營的 NHK 仿效變革。作者形容各家電視台競爭過程中,獲利的是觀眾:「雜聞秀雖然是個大雜鍋,但是每一塊都是精心調製,隨便看哪一台,每天都可以學到一個新智慧。」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告訴我們,引入入勝的電視劇(如《不懂撒嬌的女人》)固然可輕易吸引大量觀眾,但請別看輕劇集以外的電視節目類型,例如綜藝、資訊節目。

壞的資訊節目令人反胃,是劣品味的總和,可以荼毒一整代人的心智;好的電視節目令人開眼,可以成為社會的公告欄、學校,潛移默化,改變現狀。

假如從這角度切入,香港電視的責任依然不可取替。沒錯,在娛樂層面香港觀眾大可放眼全球,但論到資訊及生活層面,無論 Netflix、韓國綜藝 show、日本雜聞秀、大陸真人騷,都難以越俎代庖,炮製符合香港人貼身需要的內容,更遑論要改變這個社會。

亦因如此,本專題既放眼於香港的電視,但目光不在劇集娛樂上,反而集中於呈現四間本地電視台製作資訊及綜藝節目的過程、邏輯。

A Decorative Image

街頭一角,有店主在看電視(資料圖片)

*   *   *

香港電視的黑箱、弊病

「做完這個專題之後,你會否覺得香港電視行業前景好灰暗?」完成訪問後,本專題最後一位受訪者問道。

我的答案很直接:灰,當然灰。

本專題嘗試透過各位受訪員工的觀點,剖開四家香港電視台的現況,最終呈現的橫切面,顯示本地電視黑箱處處,百病叢生。如以下幾點:

**一、老氣橫秋。**奇妙電視 PA 家輝指,該台注定不奇妙的重要原因是中層員工因循守舊,與時代脫軌,一口拒絕下屬找 KOL 做節目的提議:「這些人怎會有人識?我都唔知佢哋係邊個!」TVB PA 阿新則屢屢在公司遇上仍然眷戀《歡樂今宵》的老前輩,今時今日連寫笑話也在參考近廿年前的《真係笑話》。

毫無疑問,香港電視有過輝煌歷史,以及與之相關的成功方程式,但時代已變,繼續回望以至堅持舊有一套,今天即使可以繼續「過骨」(如 TVB《流行經典五十年》收視不錯),但隨著社會環境、人口結構進一步改變,一招難以終老,電視製作最後會裹足不前,愈來愈落後。

**二、創意不足。**開台一年的 ViuTV 獲不少人讚賞有新意,但撰稿員 Kimmy承認自己及不少同事經過長期 output,經已 burn out:「入面其實無乜嘢」,度橋「不夠 fresh」、「好暗啞」,對怎樣拍出好的真人騷亦有待摸索。年紀尚輕的 TVB PA 亦坦言自己腦袋便秘,只懂執行,同時指出公司太多「乖仔」,血液裡缺乏創作人應有的反叛與玩味。

A Decorative Image

TVB將軍澳電視城入口的TV Buddy。

電視製作是創意工業,成功關鍵自然是「創意」兩字。但正如《選戰》導演黃國強當年坦承港視創作逃不出 TVB 框框,今天香港電視人始終要面對一個現實:撇除種種環境掣肘,我們是否就能夠拍出好作品?答案仍是問號。

**三、循規蹈矩。**TVB 綜藝組一直奉行由上而下的創作制度,節目主題由高層說了算,底層員工如阿新無權過問,唯有執行;ViuTV 試著將部分節目外判,但大型真人騷則持續 in-house 製作,但由於人手不足,Kimmy 等員工疲於奔命;香港電台飽受政府部門的官僚文化制約,「價低者得」的外判邏輯,以及製作組的不受重視,令 Elise、Johnny 及一眾製作人備受折磨,作品大打折扣。

更麻煩的是,面對冰冷如高牆的制度,一眾受訪者看不見改變的曙光。TVB 的管理規章運作多年,龐大的人員編制及繁複的部門架構,根本不容任何改變;港台是政府部門,無法轉型為獨立公營廣播機構,又活於管理層「hea 做」及政府「陰乾」的陰霾下,幾近動彈不得。

關心本地電視的人,很難不心灰。

而每天上班都置身黑箱、埋身肉搏的受訪者們自然更灰。本專題共訪問了 10 位年資十年內的電視台員工,當中過半近月(或即將)離開原有崗位,下一份工全部不再做電視;留下的也在猶豫,認真思考香港電視究竟還有沒有未來。

這就是香港電視台幕後實況。

*   *   *

電視衰亡,與我何干?

作為普通市民,當然你可以笑著問:So what?反正我又不打算做電視,電視台(及其員工)的存亡,與我何干?

A Decorative Image

茶餐廳內,一片空白的電視

不少傳播學者都指出,電視平台對一個地方的創意工業,往往有重大貢獻。最重要的原因是,電視台像一間 24 小時運作的工廠,需要不停推出新的製作,如此觀眾既有節目可看,幕後人員亦有不斷訓練、試驗、改良的機會。這是一個很獨特的媒介。

換句話說,香港電視台的萎靡,也正側面反映這個社會的弊病。這是你我值得關心的現象。

更何況,如上述日本的事例所示,電視媒介可以是啟蒙大眾、改變社會的厲害工具。當這個地方的電視低能,人民所損失的,絕非其他國家的節目所能彌補。

譬如說,近年不少人都笑言,獨霸市場多年的無綫電視,已「成功」荼毒了一整代香港人。就當這是事實,那當下我們如何能扭轉這個(恐怖)現象,以至「毒害」不會蔓延千秋萬世?

受訪者們都沒有答案,《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一書的末段則如是寫道:

「電視這個公器是我們全國民的財產。它的品質、方向和存亡實在是操之於觀眾。你手上的遙控器可以遙控未來。」

「只要你關心,社會就會變。」

文/亞裹

——「黑箱背後」專題完 ——

A Decorative Image

特首選舉論壇期間,電器店內的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