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in read

【逃避新聞的人.5】當一同關心時事的朋友 現在話題變成結婚生仔…

A Decorative Image

訪問中,家耀被問到迴避新聞的動機時,多次重覆同一句說話:「其實避新聞這行為的原因可能毫不偉大;我不能排除,是生命階段的改變所致。」

家耀今年 32 歲,這個年紀的人大多有共同經歷:身邊許多朋友都成家立室,生兒育女,工作也或許上了軌道。當年曾上大學學生會莊,非常關心社運的他形容,近年出席飯局,不少以往熱衷新聞資訊,甚至會就時事高談闊論的舊朋友,都逐漸改了口風,開始大談結婚生仔等個人大事。

「可能現在踏入某個年紀,大家都開始麻木,好多時出到嚟食飯,個個都話唔睇新聞喇。」家耀續道:「你話係咪錯呢?又唔係。」

對於同代人的轉變,家耀有兩個想法:(一)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階段轉變,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可能很自然地與新聞速漸疏遠;(二)「睇新聞」這個行為,既由社會政治環境因素所左右,但說到底也是很個人的選擇 — 當身邊的朋友圈子都開始迴避新聞,不再討論時事,你知道「睇新聞」這回事可能沒人相陪,或者就自然卻步。

從這角度來看,除了社會環境、媒體生態,一個人之所以迴避新聞,動機也可以十分私人。

A Decorative Image

香港夜景 (維基百科圖片)

*   *   *

畢業兩年 她如何變成迴避新聞的大人

面臨人生階段轉變,不是三十出頭人士的專利。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對有些人來說,也是一場考驗。

今年 23 歲的小林,曾是個熱血青年。她形容,自己雖然礙於性格所限,往往難以走到最前,但亦期望可用一己之長,支援社會改革。2014 年底,大學三年級的她,遇上空前絕後的雨傘運動,由於學業繁重,難以輕言罷課,只能偶爾留在佔領區。也因此,她嘗試在校園「搞事」:自行設計海報,在校園四圍張貼,期望喚醒那些對佔領無感的同學;2016 年,她剛剛畢業出來工作,又應朋友邀請為民主派製作文宣,以至為姚松炎派傳單助選。

你可以想像,她是怎樣的一個熱血青年。

小林很記得,臨畢業時曾對自己說:不能順著主流考牌,咁就一世;她看著一位比自己大幾年的同系師姐,入行後每日返工放工,有空就行山,過著寫意生活。當時小林又向自己立志:不能滿足於此。

「但而家會覺得,像她這樣,都唔錯吖!」她苦笑。

A Decorative Image

劇本裡的「和平佔中」最終沒發生;倒是瀰漫的催淚氣,催生了朵朵雨傘花,以及黃色和藍色兩個宇宙。(金鐘佔領區,資料圖片)

兩年後,昔日非常熱衷新聞資訊、關心政治的小林,確有幾分像當天的師姐:如今她入了建築一行,工作忙碌,也不再每日讀報;曾經教她上心的泛民建制爭議,她絕少理會;連月前的「3.11」立法會補選,她亦沒投放太多心力;工餘時間她偶有閱讀長篇幅的新聞專題,但亦花了很多時間,翻揭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東西。

被問到為何有此轉變,小林拋出了許多可能原因:政治無力感(「兩年前選咗你出嚟,世界有無變到?雖然你被 DQ 了。」)、新聞內容太零碎、工作太忙、對世事缺乏興趣 … 但談了許久,她才承認,真正令她迴避新聞的原因,是大學畢業後人生階段的轉變,導致心態也變。

「我 observe 到我呢個年齡層其實好驚。成長時大家都好 bold,想嘗試好多嘢,講追夢,個社會都鼓勵你咁做。但大個才明白,最怕是發現及承認自己唔係咁叻,捱咗都唔會有結果。而當你好怕無結果的時候,就會寧願 fall 返入個 system ,做一些有穩定回報的事。」

她續道:「我入呢行,跟返個遊戲玩,考牌,結婚生小朋友就係避免落人話柄,覺得原來你係唔叻、無能力。」

小林如此解釋自己迴避新聞背後的原因:「唔係話工作忙所以唔睇,而是這種怕輸的心態,令我開始唔 care 世界其他嘢,就好似 so called 大人。心態決定興趣。以前我的心態係所有嘢都關我事,凡事都有益處,當時對新聞係好 open,咩都想知 … 」

「但現在,很簡單就係無咗嗰個興趣囉。」

*   *   *

迴避新聞也是個人成長

為什麼一個人對新聞的態度,會由熱衷變成迴避?理由可以好大:政治無力感,對媒體不滿;也可以很小:年紀漸長,工作很忙,忙於照顧家庭 … 因應人生階段的轉變,每個人都可以有他的難處,不便向外人言明的難處。

而有時不看新聞不一定等同無知。迴避新聞的行為背後,亦可建基於深刻的思考,以至個人的成長。

本土派支持者 DT 以往十分關注時事,尤其是「左膠」與「右翼」的論爭,她總想知道從大量評論、新聞中解構真相,得知究竟誰是誰非。

今日她抽離一點,少看政治資訊,反而覺得當日的自己有點天真:「其實左同右,可能個個都唔係錯。」

A Decorative Image

8月5日,民族黨添馬公園集會現場。攝:朝雲

過去兩年,她曾與建制派合作做事,坦言對方不完全橫蠻無理,對泛民的批評也有根有據。從前執著對錯,並希望透過閱讀新聞來理解真相的她,久而久之態度有所轉變:世上很多事,其實無所謂對錯,也不一定有真實答案。

「你不斷睇呢啲新聞,睇到大家互相爭論,個個一定覺得自己對,想贏咗場交,但其實唔需要囉,亦唔想再睇落去。呢個世界有好多可愛的東西。」

至於大學畢業兩年的小林,最初接觸新聞及評論,總覺得作者所寫的有道理,「好想知人哋點評論件事,抄佢講法當係自己的觀點。」但隨著政治環境的急劇改變,她驚覺,很多評論文章似乎不一定正確,「我開始好亂,唔知自己所信的是對或錯。這種感覺,令我好 resist 去睇 … 唔睇咪唔駛諗囉!」

但現在回看,這也不失為一種媒體素養上的成長。「無一個媒體,可以令你省時間,完全相信佢講的東西。以前返學,老師叫你唔好睇《蘋果》,叫你訂《星島》,但我而家都唔信《星島》喎!」

*   *   *

下篇:一場關於迴避新聞的大辯論

一眾受訪者迴避新聞的動機,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政治無力感、對新聞的不滿、人生階段的轉變。

但更重要的問題還在後面:一大群人迴避新聞的現象,究竟對社會帶來什麼影響?根據西方傳統傳播理論,新聞能讓讀者理解公共事務,促進公民參與,最終達至民主。反過來說,當一大班人迴避新聞,恐怕正是對世事漠不關心、欠缺公民意識的表現,長此下去,市民的政治參與將愈來愈少,社會運動難以動員,民主變革也會愈來愈遠。以香港的案例來說,這是事實嗎?

或者,我們應該先問受訪者一個問題:你減少接收新聞資訊後,多出的時間,究竟去了哪兒?

文/亞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