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新聞的人.4】意見偏頗、資訊氾濫、口水太多… 一班平民對香港媒體的不滿
「我現在不太熱衷知道 news,只想知道一些 knowledge。」本專題其中一名受訪者小林說。
小林今年 23 歲,大學畢業兩年,現任職一間建築設計公司。她和本專題大部分受訪者一樣,自小培養接觸新聞的習慣。中學時代,她在老師鼓勵下開始閱讀報紙,甚至會鄙視那些不看報紙,不知道自己所住地區區議員是誰的同學。升上大學後,縱然學業繁重,她仍堅持每日上網讀報,就連社福團體遊行爭取增加津貼一類的新聞,她也會仔細理解。
直至近兩年投入社會工作,這習慣開始改變 — 她不再每日讀報,從一篇又一篇即時新聞緊貼每件事情的事態發展,反之把時間花在閱讀長篇幅的深度報道上面。
「我唔 value news 呢件事,但睇長的 news story 係 kind of knowledge。只知道人哋發生緊咩事 — 例如呢度有人撞車,只是 news,不是 knowledge;但究竟點解這個位置特別多人撞車,這就重要多了。」
前文提到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曾進行關於「迴避新聞」的跨國網上調查,以問卷形式請受訪者回答迴避新聞的原因,其中第二多人答的答案是「我不能信任新聞是真的」(37%)。報告指出,有些受訪者之所以迴避新聞,未必因為對該事件毫無感覺,反而可能源於一種對新聞行業的廣泛質疑。
香港雖然不像美國般出現有關「假新聞」的爭議,但即使是一般平民,對新聞機構的編採邏輯,以至新聞工作者的具體做法,也並非沒有質疑。接受本專題訪問的「新聞迴避者」們,就流露出不少對本地媒體的批評,並視之為政治無力感以外,自己與新聞愈走愈遠的原因之一。
* * *
「傳統媒體變政府喉舌」
前文提到,部分受訪者迴避新聞的行為,體現於棄用傳統媒體之上。至於為何放棄傳統媒介,則很大程度與香港不少新聞機構被陸續收編有關,眾受訪者中以 Wing 對香港傳媒的看法最為批判:
「雨傘後,覺得新聞直情係假,係一種宣傳工具,新聞已完全變成政府喉舌,佢想你知道什麼,就講什麼。佢又可以用錢來賣廣告,講高鐵通車幾好幾好,完全係大話,都可以照講。根本就係佢講哂,個 channel 已經完全 biased to 佢哋。」
她直言,以前看新聞,多少相信新聞從業員的報道為真確,但經過雨傘運動及暗角七警等事件後,她對傳統媒介的看法有變:「只不過是獨裁政權用它已買起的新聞機關,去報一些佢想講的東西。」因此她努力說服自己,別再為這些新聞太上心。
特首選舉論壇期間,電器店內的電視
另一受訪者家耀遠離傳統媒體的原因則略有不同。曾經日看幾份報紙的他,數年前開始厭倦一般報道文章,因為在他眼中,一大疊報紙中大部分新聞,對平民百姓其實沒有實際意義,「啲死人塌樓的新聞呀,九成的法庭新聞,都同你無關。例如《蘋果》擺好多非禮強姦案,每日花時間睇嚟做乜啫?然後你睇國際新聞,其實又是好 unreliable 的 channel。」
過去幾年,許多人的目光由傳統媒介轉移到網絡媒體,但這不代表他們完全滿意網上的新聞資訊。不少本專題受訪者表明,近年調整習慣,並迴避網絡新聞資訊,全因幾點:
一、內容零碎
香港的網上新聞發展頗為緩慢,2012 年中《主場新聞》創辦之初,不少傳統媒體仍不太重視網上即時新聞。但六年後的今日已是另一片光景,一個普通記者會上,記者一邊聆聽發言,一邊用手機打稿馬上上載,已成常態;不少媒體的即時新聞,更新速度以分鐘計,每有城中大事發生,例如特首發表施政報告,一間傳媒一個早上可能「炮製」出數十條即時新聞,令人眼花繚亂。
不少「新聞迴避者」偏偏嫌這種即時新聞太零碎。「想追一件事,要睇好多好多篇,佢斬到好斷呀,而且無一個重點會講出來。每一篇我睇你五百字,你講得一樣嘢,然後聽日我又要追。無論大小事,我都覺得非常浪費時間。」Fanny 現在很少看即時新聞,卻堅持每天收聽「商業電台」的時事節目《光明頂》、《人民大道中》,「就算我唔認同主持的諗法,但佢最 basic 都會 conclude 整件事,呢件事發生過乜乜,之後才會 comment。我就當 summary 咁聽。」
大學生 Stella 也不屑閱讀網上即時新聞:「一時一地的事,我已經不太上心。而家又唔係發生好嚴重的事。上一次係咁睇新聞,望住事態發展,已是 2016 年底,遊行去中聯辦那次,因為真係驚會發生咩事。」
資料圖片:2016 年 11 月 6 日晚,團體遊行至西環中聯辦,抗議人大釋法。
二、資訊氾濫
與新聞太零碎相關的另一現象,是為「資訊爆棚」。因工作緣故,有段時間 Fanny 的 facebook 讚好了各大媒體專頁,手機還安裝了大小新聞機構的 app,結果每天被不同資訊轟炸:「當時好癲,有哂咁多間的 apps,開哂 notifications,又有 facebook,會不停就同一件事炸我,覺得好煩,關我咩事啫?」
網絡年代資訊爆棚,或是老生常談。對「新聞迴避者」來說,更惱人是許多包圍生活的新聞資訊,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好多唔應該係新聞的,都變成了新聞。巴士翻車死 19 個人係新聞,但巴士上唔讓座鬧交,唔係新聞啦。睇兩年都厭啦,玩左幾廿年喇喎!」DT 說。
再加上「炒台」風氣盛行,A 媒體的內容受歡迎,B 媒體又乘勢效法,你抄我我抄你,結果苦了讀者們,即使內容免費,但被爆棚資訊充塞的感覺,也痛苦:「(傳媒)好似 KOL 夾硬搵嘢出個 post 咁,我覺得好累囉,究竟一個人係咪需要咁多資訊呢?自己都未搞掂,仲有更多值得睇的東西 … 」DT 有此反思。
三、意識出錯
大學生 Stella 自嘲「左膠」,最愛流連 Guardian 等傾向自由主義的外國新聞網站。她特別關注性別議題,經常閱讀外媒的深度文章,大開眼界;反觀本地媒體,她批評大部分性別意識守舊,並舉例:
「有次睇某份報紙的娛樂版,講加利奧文贏奧斯卡男主角,篇報道竟然咁寫(以下為原文):『先後 5 度結婚的加利奧文曾被前妻控訴他家暴,但觀乎賽果,有份投票的人士似乎沒受這些花邊新聞影響。』有乜理由家暴係你眼中的『花邊新聞』?」氣極之下,Stella 當日馬上寫信投訴報館。
「性別議題上,香港傳媒真係好差好差。」她形容,這是她逐漸拒看香港媒體報道的其中一個原因。
本地各報館、網媒記者採訪(資料圖片)
四、新聞與評論夾雜
2012 年《主場新聞》創辦時,以「Breaking views」(即時評論)作招徠,讓讀者一邊讀新聞,一邊看評論,當時備受歡迎,不少媒體爭相效法。六年後的今日,不少「新聞迴避者」卻批評,社交平台上的新聞報道與意見評論互相夾雜,作為讀者,有時頗為困擾。
Wing 作了比喻:「地鐵新聞下面有條文字 bar,碌完一次你會知道發生什麼事;但係 fb 唔係咁,你一碌,先係新聞,然後下面有條友講條新聞,再有好多意見 pop up 出來,好煩。」
她點名形容,如果文章作者是區家麟等知名評論人,倒有信心保證,可是各大媒體刊登的評論文章,許多質素參差:「他們又不是什麼勁人講的意見,而是口水佬講的意見。被新聞入侵,已經煩;比口水佬入侵你的生活,係咪仲煩?煩在你又要花多些時間睇,個腦要接收,但佢講既嘢又好廢。」但從某些新聞機構的角度,刊登不同人士的意見,卻是保證多元立場、眾聲喧嘩,以至確保網站有一定流量、吸引廣告的辦法。對於沒有「金主」支持的獨立傳媒,這可能很重要。
當然,以上批評,部分針對新聞機構本身,但有一因素不能排除,就是社交媒體的本質。
五、都是 Facebook 的錯
從事創科行業的家耀便形容,他不單迴避網上新聞,更抗拒這些新聞的載體 — Facebook 本身。
「Facebook 真係太多資訊,開始分不了哪些來自 content farm,哪些是認真,哪些會浪費時間。將啲評論亂咁質爆我每日 capacity 的,我覺得因為 facebook。」社交媒體的演算法雖然刻板,但用家不是沒有操作空間,例如 unlike、hide、unfollow 等功能,看似能調節新聞內容?家耀不同意:「上面有幾千個 friend,唔通逐個逐個調校咩,無咁嘅心機。」
Facebook(fb)創辦人兼行政總裁Mark Zuckerberg(Facebook圖片)
家耀認為,在 facebook 演算法下,用戶難以篩選並閱讀真正有意義的新聞內容,而他的做法是「斬腳指避沙蟲」:乾脆每天只開 facebook 一次,除非有朋友主動建議閱讀某些專題文章,「個 signal 要 strong 到咁,才會按入去睇吓。」
另外他也靠個別付費的新聞媒體把關:「比咗錢,會有種 exclusiveness。我無時間、感官麻木咗,我比咗錢,就信你幫我去揀。」這是他應對新媒體資訊氾濫的方法。
* * *
下篇
誰都想從一粒沙窺見世界。香港「新聞迴避者」現象,就令我們看到過去幾年政治局勢的轉變,以及一般百姓對傳統媒介、網絡平台的不滿。
但一個人之所以迴避新聞,不僅源於這些「集體」原因,也可以來自人生階段的轉變,這是一種個人選擇。
下篇文章,由 news avoider 家耀的近年經歷開始 — 他和身邊朋友都曾經關注時事,但近年約出來吃飯,個個都表明已少看新聞,餐桌上的話題變成買樓、結婚、生仔 …
文/亞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