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min read

【逃避新聞的人.2】政治資訊無得避?他們unfollow熱血朋友、TVB一播新聞即戴耳塞

A Decorative Image

在了解迴避新聞現象之先,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何謂迴避?如果一個人由始至終都對世事毫無感覺,從來不看新聞,他是否「新聞迴避者」?其實,就視乎研究者如何定義。

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自 2012 年起進行一年一度的跨國網上調查,並發表「數碼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去年報告便闢出一欄研究「迴避新聞」(news avoidance),並設定調查對象為「每月至少消費新聞資訊一次、自稱偶然或有時會主動迴避新聞」的人。

這裡重點有二:(一)「新聞迴避者」必須為慣常的新聞讀者,社會上不少人對世事冷感,從來沒有閱讀新聞的習慣,很抱歉,他們不屬研究對象之列;(二)新聞迴避者是有意識地執行這種動作,無論出於什麼原因。

由於本專題旨在探討近年香港的社會環境轉變與「新聞迴避者」的關係,因此在尋找受訪對象的過程中,筆者額外增加一層要求:受訪者調整新聞資訊的習慣,需要在 2014 年後才開始發生。

本專題的受訪者都具備以上三點特徵。

*   *   *

曾經,他們熱衷睇新聞

「乜你識得有人唔睇新聞嘅咩?」— 其中一位受訪者如是問。

本專題大部分受訪者都曾經非常熱衷新聞資訊,其中不少人想起,自己「睇新聞」的習慣似乎是自小培養。

例如從事 IT 公司的家耀(32 歲),中學時代已培養起每天讀報的習慣,而且看一份也不夠,「會睇《經濟》加《明報》加《蘋果》,總想睇唔同人寫唔同嘢。純粹是一種,『細路仔要開始認識呢個世界』的概念。」及後升上大學,習慣亦沒有改變,早上若不用上堂,家耀吃過早餐,便在宿舍地下大廳翻揭當日報紙,「其實都幾阿叔。」翌年,他加入大學學生會,更自覺要沉浸於關注時事的氛圍,「學生會有個傳統,每日有姐姐(學生會職員)會幫你剪報,一定睇哂,《大公報》寫乜都知。」

即使大學畢業後到社會工作,頭兩年家耀依然維持讀報習慣,每天都讀完整份《明報》,又會主動到《蘋果日報》網站找評論來讀。偶見心儀作者如練乙錚的文章,他會反覆咀嚼,「好畀心機慢慢『圇』,諗佢講得啱唔啱呢」,深夜睡不著甚至會在 facebook 寫一些短評作為回應。

獨立編輯 Elly(34 歲)也曾是新聞發燒友。她電腦瀏覽器書籤列中,有一欄專門收藏外國及香港的新聞網站,由當時得令的網媒《主場新聞》,到份屬傳統媒體的《明報》、《星島》,以至《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等傳統左派報章,她都每日閱讀。Elly 說,她的工作性質與傳媒相近,因此必須廣泛知悉天下事,以至各方觀點,所以對於各種立場的新聞資訊,她當時來者不拒。

也有不少受訪者發現,自己閱讀新聞的習慣,來自小時候家人的薰陶。例如大學四年級生 Stella(22 歲)便形容,母親平日喜歡邊聽電台邊做家務,因此家中收音機基本上長期亮著,也成為了她自小接收新聞資訊的來源。

秘書 DT(33 歲)則指,自小父親都有買報紙的習慣,最初買《成報》,其後轉為《蘋果日報》,直至今日;同時家人每天都有收看電視新聞的習慣,在亞洲電視仍生存的年頭,大家會先看亞視新聞(12:30 及 18:00),半小時後再轉台看無綫新聞(13:00 及 18:30)。即使其後搬出來自住,DT 仍維持每日上《蘋果》網站及 Yahoo 讀新聞的習慣。

「乜你識有人唔睇新聞嘅咩?」她反問記者。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圖片:香港新聞媒體(無綫新聞片段截圖)

*   *   *

這班曾經熱衷睇新聞的受訪者,近年卻有明顯轉變;昔日接收新聞資訊的習慣基於不同原因有所調整,甚至出現迴避新聞的傾向。

具體如何改變?整理各受訪者說法,至少有兩種路向。

一、媒介的改變

不少受訪者均改變了接收新聞資訊的媒介 — 精確來說,當中不少人都撤離了傳統新聞媒體。例如 DT 形容,由於家中沒有安裝有線電視,且對無綫新聞極度抗拒,現在她基本上沒再接觸電視新聞。唯一例外是假日回父母家,由於電視長開 TVB,為免與家人爭吵,她避無可避,晚上每小時 50 分鐘左右開始播放的新聞簡報時段,坐在客廳電視機前面的她會極自覺地戴上耳筒,名副其實地「避新聞」。

「例如戴耀廷件事,TVB 新聞永遠只講人哋點譴責,一分鐘新聞都覺得好煩厭,仲要聽佢的廢話,又無理由叫老豆轉台,會鬧交,唯有塞住耳仔。」她指著自己的耳筒,說道。

大學時期連《大公報》也看的家耀,亦很自覺地抗拒主流傳媒的新聞。「TVB 那些,未雨傘(運動)前已經唔睇。」昔日為《明報》讀者的他,近年逢周日才買報紙,為的也不過是裡面的「星期日生活」副刊,「有時好想同 7/11(便利店)阿姐講,不如我淨係拎呢份(副刊),其他擺返低啦。」

家耀強調,早在雨傘運動前後,自己已決定不再理會主流傳媒的新聞報道,改看網上新聞;及至近一兩年,有感網上新聞資訊過多(特別是 facebook 的 news feed 上),他連網絡媒介的新聞資訊也愈來愈抗拒,新聞幾近從其日常生活中消失。

二、習慣的調節

迴避新聞,不一定要針對整個媒介。不少受訪者現在依然每日上網,不時登入社交平台,但同樣有其獨特方法來迴避,以至阻截新聞資訊「來襲」。

大學行政人員 Carl(30 歲)自言討厭社會撕裂的氛圍,亦很留意自己 facebook news feed 的內容,每當上面出現具鼓動性的政治新聞內容,便十分厭惡,會馬上「隱藏」該帖子,甚至取消讚好(unlike)發放該項資訊的專頁 — 譬如他曾 like「明報即時新聞」專頁,不久有感該報分享太多政治新聞,馬上 unlike,「《晴報》好啲,會講迪士尼邊度好玩,過半都係生活資訊嘢。」

要迴避 facebook 上的新聞,單靠 unlike 新聞專頁當然不足夠。Carl 現有六百多個  facebook 朋友,他坦言,部分朋友過分熱衷分享政治相關的新聞,特別是選舉期間,「成日叫人投一號」,尤其煩厭,他試過因此隱藏以至 unfollow 部分朋友:「你喺度喪講,都無用架,我唔 buy 你嗰套就唔 buy 架啦!」

至於 DT,近年為了不被新聞資訊「滋擾」,決定關掉手機裡所有新聞機構 apps 的 notification 功能。每次登入 facebook,她會刻意地只進入一些社區街坊群組及本地音樂專頁瀏覽,為的僅是欣賞貓咪的照片,又或接收樂壇資訊,曾教她動心的新聞訊息如今可免則免。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圖片:市民玩手機遊戲(政府圖片)

當然,除了主動按下 unlike、unfollow 或 hide 以外,還有不少較被動的迴避新聞方法。多名受訪者均形容,雖然日常仍有「碌 facebook」的習慣,亦因此難以避免接觸網上新聞,但有別於以往會 click、細讀報道,甚至 like、comment 和 share,現在更多時候只會化身「標題黨」,在「碌 facebook」時極速掃讀標題。

神學生 Wing 說,只要看到該報道是政府高官的發言,馬上就會「碌走」;編輯 Elly 則害怕太嚴肅沉重的本地政治新聞:「一地兩檢的 detail,完全唔知,一見到即刻飛走;議事規則修訂,都完全唔知。」

有趣的是,在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的演算法生效下,迴避新聞的習慣更會「自動延續」。

自由工作者 Fanny(29 歲)掏出手機,在記者面前示範「碌」 facebook,結果「碌」了足足一分鐘,news feed 上全是形形式式的朋友生活照片,或是旅遊、美食等生活資訊,卻沒有一條時事新聞 — 但明明她 like 了大部分本地新聞專頁。為何如此?她解釋,可能因為之前有段時間對政治新聞過於厭惡,每見到相關內容就馬上「碌走」,久而久之,facebook 自動為用家篩選內容,把所有新聞剔除於視線範圍以外,於是現在她的 facebook news feed 變得「乾淨」非常。

「條 feed 係咪好『開心』呢?」她苦笑,「其實都幾垃圾。」

*   *   *

下篇:迴避的動機

如何迴避新聞?因應不同需要,或主動或被動,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習慣。同樣地,之所以開始抗拒接觸新聞資訊,不同人也有不同的動機與緣由。

文首提及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有關「迴避新聞」的跨國網上調查,去年曾以問卷形式請受訪者回答迴避新聞的原因,結果最多人答「它對我的心情有壞影響」(48%),第二是「我不能信任新聞是真的」(37%)。

香港情況又如何?迴避新聞以免影響心情,基本上是全世界都有的現象,但套入香港的處境,看新聞之所以帶來壞心情,不單因為大部分新聞本質都為「壞消息」,恐怕更源於近年香港政治環境的轉變。

下一篇文章,我們傾聽受訪者如何因政治無力感而迴避新聞,當中包括 Elly 的故事,她避香港政治新聞避到台南,但一走入當地冰室,竟然看到林鄭 …

文/亞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