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in read

【逃避新聞的人.1】前言:傘後香港後遺症 愈來愈抗拒新聞的民主支持者

A Decorative Image

「以前一有新聞出現,就有好多情緒,『梁振英又講嘢喇』,即刻好嬲,好想寫嘢 respond;當年又有好多 petition(網上聯署),成日都『剩餘一日,快啲反對!』…成個人的人生就好似被政權玩一樣 — 它每日製造 bad news 給你,你因為不想成為沉默大多數,就要 respond。結果,整個生活就被佢不停製造的 bad news 去操控住;每次睇新聞,就好像被人打咗鑊咁。」

她是 Wing,今年 32 歲,曾經的社運活躍分子,近年重返校園修讀神學。2014 年底,她和不少香港人一樣,為雨傘運動上心,在金鐘佔領區待過不知多少個晚上。其後,隨著傘運落幕,Wing 回復正常生活,卻發現心情始終不快。向來熱衷新聞資訊的她,此後半年每讀著本地政治新聞,既感到憤怒,亦有種她稱為之為「情緒疲勞」的感覺,逐漸在心底蔓延、滋長。

終於到 2015 年中,Wing 外遊散心,期間嘗試重新整理情緒,並開始反思:我是否仍要繼續為新聞如此上心?

「現在 facebook 見到新聞,通常望吓個標題就算。有時返屋企睇到無綫新聞,一見到林鄭講嘢,即刻轉台。… 睇咗(新聞)又無用嘅,睇咗都改變唔到。唔睇反而多返時間用,心情又無咁差。」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圖片:2014年雨傘運動 金鐘佔領區

*   *   *

Wing 的經歷,或許是不少香港民主運動支持者的寫照。

自 2014 年雨傘運動落幕,2015 年中政府的「袋住先」政改方案被正式否決,香港民主運動處處碰壁,寸步難移。群眾運動最初走向激進化,浪潮於 2016 年初旺角騷亂達至頂峰,但隨著多名近年參與行動的示威者相繼被捕及控以重罪,街頭抗爭之路逐漸式微,即使是針對大政治議題的和平示威,嚮應的群眾數目也不復以往。

另一方面,雨傘運動的群眾力量,曾成功體現於議會選舉之中。2016 年 9 月立法會換屆選舉,多名自決派及本土派候選人高票當選,為議會帶來不可忽視的新氣象,亦曾令支持者窺見以選票帶來改變的希望。然而,一個月後立法會宣誓事件卻令局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人大進行第五次釋法,高等法院宣布梁頌恆、游蕙禎議席被取消;半年後律政司再覆核羅冠聰、姚松炎、劉小麗、梁國雄四人的議席資格並獲勝訴。六名議員議席先後被 DQ,18 萬張選票就此告吹,泛民主派於立法會地區直選失守分組點票的否決力量,建制派趁機修改議事規則。非建制派尤其是進步民主派勢孤力弱,一地兩檢、國歌法等條例,通過在即。

今年 3 月,其中四個 DQ 議席進行補選,在低投票率的影響下,民主派只取回兩席。其中在九龍西,打正旗號「反 DQ」的姚松炎更爆冷敗予民建聯鄭泳舜,是為建制派首度在單議席單票的立法會補選中勝出。毫無疑問,由傘運結束至今,在當權者的高壓管治下,無論議會戰線,抑或街頭抗爭,香港民主運動形勢均急轉直下。

政治環境轉變下,值得留意的,是在 Wing 等民主派支持者身上出現的變化。

A Decorative Image

2017年12月13日立法會外反對議事規則修訂集會

政治新聞無人想睇?

2014 年雨傘運動期間,不同網媒如雨後春荀,一同冒起,政治新聞資訊亦廣為大眾歡迎,能在社交媒體獲得大量「讚好」。然而最近一兩年,隨著民主運動走下坡,不少立場傾向民主的新聞媒體都出現同一現象:與政治相關的新聞內容,愈來愈少人點撃觀看。

統計網頁流量的 Alexa 數據顯示,香港不少新聞網媒瀏覽量排名均於 2017 年 3 月特首選舉前後達至頂峰,其後一同急速下滑,排名並由生活資訊網站所取代。特別是立場傾向民主派、讀者多為民主派支持者的媒體,其政治內容文章瀏覽量亦告下跌,現象多少值得注視。

傳統以來,不少外國傳播學者均認為,新聞資訊能讓市民從理性層面看透事件的前文後理,並帶動公民參與,使公民們付諸行動,爭取變革,最終達至民主。而反過來說,當社會上有一大班人迴避新聞,或正是對世事漠不關心、欠缺公民意識的表現,長此下去,政治參與愈來愈少,社會運動難以動員,民主變革也會愈來愈遠。

但這個說法近年也陸續被學者挑戰、懷疑。美國學者 Louise Woodstock 做過有關新聞抗拒者(news resistors)的研究,訪問當地一些現實中偶爾迴避新聞的人,結果指出,這班人的公民意識不一定低落,對公共事務亦有相當程度的理解,當中不少更是社區工作的積極分子。他們之所以迴避新聞,不因為無知冷漠,而是因為對主流媒體有所批判,以及想好好管理個人情緒而已。

香港的情況又如何?迴避新聞的人究竟在想什麼?是什麼觸發他們調整接收新聞資訊的習慣?無疑,面對迴避新聞的現象,在簡單指摘對方「港豬」、「無知」、「無得救」以外,直截了當地探聽新聞迴避者的想法,一方面有助了解香港政治環境的轉變,審視民主運動的前路;另一方面可促使我們反思新聞的真正意義,以及新聞媒體及新聞工作者當下需要面對、處理的問題。

為此,《立場新聞》記者近月訪問了九名年齡界乎 22 至 38 歲的香港「新聞迴避者」(news avoiders),透過深入訪談,描繪他們近年如何調整新聞閱讀習慣,和更重要的,調整背後的動機,與政治、媒體環境變化的關係,以至推敲這種習慣,對社會整體的影響。

對新聞採取迴避態度之後,他們究竟是單純變得厭世犬儒,抑或將心神轉移到其他範疇?區區九名受訪者當然不能代表全部香港人,但他們的經歷、心態、思考,對香港政治及社運圈、新聞界,以至置身同一處境的平民百姓,或許有一定啟示。

且聽香港的「新聞迴避者」怎麼說。

本專題受訪者名單

Wing,32 歲,神學生
DT,33 歲,秘書
Stella,22 歲,大學四年級生
Fanny,29 歲,自由工作者
小林,24 歲,建築系畢業生,現職設計公司
Elly,34 歲,編輯/文字工作者
Johnson,38 歲,律師
Carl,30 歲,大學行政人員
家耀,32 歲,科技人員

(全部名字均為化名)

文/亞裹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教授為本專題報道提供指導,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