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in read

衛生署報告:收入愈低愈肥胖 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A Decorative Image

衛生署昨日公布的人口健康調查發現,15至84歲市民中有半數超重或肥胖,推算患高膽固醇人口在10年間增100萬。調查進一步揭示,港人的健康情況與收入息息相關,愈低收入者有較大機會超重,較高收入者有更大機會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

衛生署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訪問12,022名15歲或以上市民,並為當中2347人做身體檢查,經年齡標準比率(Age-Standardised Rate)運算後,按住戶入息分析,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體重指標BMI超過或等於23)隨著住戶入息增加而下降,住戶每月入息介乎5,000元至9,999元的比例為 58.0% ,而住戶每月入息超過50,000元的比例則為 46.3% 。

根據醫學界常預測心血管疾病的 Framingham 風險模型,收入愈低的人士,面臨心血管疾病的風愈高,住戶每月入息低於 5,000 的人士中,有 36.4% 屬於高風險(未來 10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超過或等於20%) ,而住戶每月入息為 50,000 元或以上的人士當中,只有一成屬於高風險。

衞生署於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間進行調查,透過住戶問卷及身體檢查,訪問了超過1.2萬名15歲或以上的陸上非住院香港居民,並為其中 2,347人進行身體檢查。衞生署2003/04年度首次做同類型大規模健康狀况調查,今次為第二次。

雖然衛生署的報告未有解釋,低收入者有較大機會超重的原因,但趨勢其實與其他已發展地區相若,美國近年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學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與食物成本有關,不健康、高脂肪的食物如加工肉製品的價錢,往往較新鮮肉、甚至蔬果價錢相宜。此外,收入較低家庭聚居地區,通常較多供應不健康食品的連鎖快餐店或食店,限制了低收入家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