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炭如是觀 3】葉建邦:「伙炭有人,卻不是村」
藝術家葉建邦
說到火炭,大家總愛用上「藝術村」來形容,也喜歡用「藝術村」的尺子,來量度伙炭聚落。藝術村,到底是甚麼形狀?你對於藝術村有著怎麼樣的想像?如果推開門,你見到工作室內擺滿玩具,會否覺得不專業?然後失望而回?
火炭華聯 A 座的 503 工作室,門口放著 Canyon 機械人的紙皮盒。甫進門,白色書架承載的不是書,卻是顏料、玻璃汽水瓶、漫畫書……
503 工作室門前的白木書架
「創作以外,我們還會一齊玩。」浸大視藝院畢業的葉建邦,2013 年加入伙炭工作室。他笑言,好些合租的朋友都是 Lego 愛好者,於是在窗前搭建一座小鎮──有車有樓有人。他笑說灰色和紅色那兩幢是他買的,其餘則是其他租戶的「物業」,「每個人都買一點回來,組裝成一個小城鎮。一個人也買不了那麼多吧?」Lego 如是,工作室也如是。
503 Lego 小鎮
大學剛畢業的職場菜鳥,能夠負擔的租金不過一兩千。葉建邦憶述在學時曾在牛棚附近租用劏房,只有 70 至 80 呎,漸覺不夠用。知道「503」一直都有幾個師兄師姐合租,一人一張工作枱之外,1,200 呎的空間基本上都是共同的。租金符合個人經濟能力,他便從土瓜灣搬到火炭來。
伙炭有人
「未畢業已經會來 503 呀。」葉建邦解釋單位早年由幾個浸大視藝院畢業生租用,每年聖誕都會在這裡舉行派對,視藝院的新生、「老鬼」都會一起來,也是這個時候,讓他知道有這麼一個合租工作室。
視藝院各年級的同學關係密切,甚至畢業生都常有聯絡,師兄也會請在讀學生來工作室幫手。「例如阿喜(吳家俊)他們在九樓,有時也會叫我們去幫手。後來一個介紹一個,又認識了中大的阿 Roy(吳鋌灝),幫忙做木工。」葉建邦稱搬進來之前,已經常出入火炭,跟這個地方結緣。
就像「503」的租戶,大部分都早已認識,同租之後關係固然更密切。葉建邦坦言,落戶火炭前後,對於聚落的印象沒多大改變──「這裡就是有好些藝術家進行創作,做自己喜歡的事。」
葉建邦形容,火炭樓上樓下、左鄰右里都頗熟絡。無論是中大,還是浸大畢業的,大家都會約一起去午飯;不管做藝術創作,還是教授畫班的,他們都會寒暄聊天。
「大家喜歡打麻將,最近我們都染上這種『惡習』。」說著葉建邦笑得瞇起雙眼,像兩條線,「早陣子,我們還一起去游水呢!」聽起來感覺像是一個鬆散的群體,但又跟李傑口中懷念的那些年有幾分相似,這些人就是創造藝術的大師嗎?這裡就是藝術村嗎?
伙炭無村
「伙炭不算是藝術村吧?」葉建邦雖然對於藝術村沒有明確定義,但認為這種概念「不需要特別存在」。伙炭從來沒有招牌,沒有主動邀請藝術家進駐,沒有標語口號「打造藝術村」,他形容伙炭是「自然形成」,甚至整個香港都沒有藝術村的例子。
觀乎境外的「藝術村」,例如北京的 798、台北的華山,藝術家工作室以外,尚有其他周邊藝文設施,例如:藝廊、書店、咖啡廳。回首香港,即使南港島、觀塘、土瓜灣等「藝術區域」都只是零星散落的藝術社群。火炭位處新界,遠離市中心,人流較低,商業價值相對不高。葉建邦認為,區內創作人和藝術活動的聚合,可能只是基於一些客觀條件,例如租金、配套等,而非任何團體刻意築成的「藝術村」。
工作室內的木工枱
「如果當成是生態圈去理解,火炭較多第一重生產,即創作人聚合的地方,而不是中間位置的畫廊,或者藝術空間。」一群網店老闆最近也到火炭開舖,單位有作貨倉或開班用途。他坦言平日也有跟這些租戶接觸,甚至認為大家多作交流是好事,但承認「當需求的人增加,租金便會自然上升。」他租用兩年的單位「503」,今年也終於加租二千。既然沒有官方保護,藝術租戶也沒有特權地,跟其他單位一同承受自由市場的衝擊,迫使部分租戶無法負擔而不斷搬遷,無法長期穩定地發展。
如果伙炭要「被藝術村」會怎麼樣?葉建邦認為管理與否都有其優劣,但笑言自己是一個「喜歡自然」的人,還是喜歡現在沒有扶助也沒有制約的火炭。
聚落與立村之間
工作室,租戶有權開放與否;藝術村,卻是一個暴露於公眾的空間。伙炭一年開放一次,保留了工作室的私密,又定期與外界接觸。葉建邦耳聞部分藝術家租戶對於伙炭「變味」,採取拒絕開放的態度回應,而他卻認為「事情不至於發展到這個地步」。
對比之前參觀的經驗,葉建邦今年首次以租戶身份參與開放日,也留意到首飾、市集,甚至做生意的人增加。他強調自己不反對買賣交易,只是覺得開放日的原意是讓大家看看藝術家創作和生活的地方,目前的狀態恐怕連「觀眾的期望也出現落差」。他尤其記得當日甚至有人「教授」怎樣投資火炭工廈,「這跟火炭開放日的原意,似乎差別太大了。」如果伙炭的初衷只是創作的空間,其他藝術活動又該怎樣定位?
火炭華聯 A 座 503 工作室
身為創作人,葉建邦視開放日為一個接觸公眾、多作交流的機會,但活動並非必要。工作室裡頭的作品,工作室之間的交流,較對外推廣來得重要。工作室開放十五年,他認為需要重新思考「開放日」的概念,例如是否該組織一個去除市集元素的開放日。伙炭聚落值得也更多不同層面的交流,他又分享一個曾與朋友討論的念頭,「交換工作室一兩星期,看看創作有甚麼變化。」開放工作室以外,開放藝術還可以其他形式進行。開放日即使不作改變,伙炭人仍然會繼續探索各種可能,讓藝術不斷有機地發生。
藝術新進,伙炭租戶,葉建邦認為自己沒有宏大的創作理想,只是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隨著空間需要和租金增減而遊牧,他將會遷出「503」,與另外幾個藝術家合租。「如果可以,我還是想租華聯呀,因為大家都在這裡。不過還是過得一年得一年,之後再算吧。」葉建邦如是說。
文/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