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in read

【至少有歌.7】後記:音樂浪潮起伏,是香港人同存共感的憑證

A Decorative Image

「至少有歌」專題的源起,來自 8 月底一個周末。

那個周末,香港樂迷異常忙碌 — 方皓玟紅館、MLA 麥花臣、黃妍九展和 AGA x Dear Jane 會展同時開 show;也就是那幾天,Colin 宣布將結束開播八年的電台節目《廣東爆谷》,離開 903,自此一檔專門播廣東歌的音樂節目從大氣電波消失。對此一消息,樂迷迴響(主要是惋惜)相當大。(見 Colin 專訪

我們開始感受到,香港流行音樂正在「回歸」— 或者正確一點說,是香港樂迷「回歸」,重投本地音樂懷抱。

更重要是,大家如今愛戴的似乎不止於 MIRROR 等主流中的主流,即使被視為非主流的一些獨立單位,一樣大有捧場客。

9 月,九展有一場盛大的 line up 騷,28 個單位包括岑寧兒、王菀之、周國賢,又有逆流、Instinct of Sight、Room307、JB⋯⋯名副其實音樂界「大晒冷」。主辦方是 Tone Music,至少有兩成員是去年初結業的音樂場地 TTN 主理人。當時 TTN 結束曾發文,慨嘆音樂演出業勢單力薄,「一個浪冚埋來就要收皮」。

年初音樂人一首自嘲的〈樂壇已死〉(當時專訪見此),面世後情況卻正相反,整個 scene 愈來愈熱鬧。我們想記錄衰落和復興,如何在短時間內形成一股浪潮,由是有了這題目。

「至少有歌」專題連同前言及此後記,一共有 7 篇文章。我們先訪問與主流音樂工業關係較密切的幕後創作人,包括填詞人小克音樂監製 Edward Chan,然後再聽致力打破「主流」與「非主流」界線的 Tone Music 及今年新人歌手 Gareth T. 的分享。最後再從串流音樂平台的數據,與樂迷的現身說法,編織 2021 年香港人與香港音樂重新交往的故事

誠如受訪者所說,樂壇生態、結構問題存在已久,社運、疫情和集體情緒都成了催化劑,令產出和關注度同時膨脹,形成熱潮。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們需要情緒出口,像小克道,「這兩年最緊要係咩?係 Healing。」

音樂治癒人心。這兩年的很多時候,城裡人每日面對離散,和熟悉的事物人情的消散,失去的太多,需要慰藉,音樂就成了出口。當人們聽一樣的歌,彷似就能捉緊相連的一點聯繫,像曾經同存共感的憑證,穿過高牆跨越地域,同行相伴。

所以浪潮的澎湃,其實是不斷吮吸人的情緒而來,當浪潮起伏,才會有向前的能量。社會或仍每天崩壞,風浪或不止息。只願每一個浪潮,最終都會航往重生。

文:丁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