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劉偉成以文字喚醒心底光芒 黃綺琳、嚴瑞芳以作品探討社會價值
來到是次得獎者簡介的最終章,將以藝術家年獎(文學藝術)得主劉偉成博士、藝術新秀獎(電影)得主黃綺琳女士及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得主嚴瑞芳女士作結。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舉辦的香港藝術發展獎至今踏入十五周年,為文藝界的年度盛事之一。在疫情下,藝發局有限度地復辦頒獎禮,藉此表揚一直在藝術界堅時及有卓越表現的藝術工作者、團體及機構。頒獎禮已順利結束及製作成頒獎禮電視特輯,大家可於藝發局YouTube重溫他們的風彩。
劉偉成:微弱光芒,集結起來,就可突破困局
在這次頒獎禮的得獎感言中,劉偉成是其中一個令筆者立刻記下的一位,他感謝在創作路上遇上的所有人,包括對他提出改善建議的人,因為這些提點才令他明白寫作需要胸襟,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才是成熟的表現。
他接着說:「我覺得不只是寫作,而是社會上每個崗位,也需要這樣的胸襟,我希望我可以繼續以這個胸襟創作作品,讓別人閱讀後,會想好好地生活下去。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地生活,就會喚起我們心底即使微弱的光芒,集結起來,就可以突破現在的困局。We cannot move the mountain, but we can make light.」
劉偉成
劉偉成 1995 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學系學士學位、2019 年獲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為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副編務總監,並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學系擔任兼職導師。90年代與友人共同成立「呼吸詩社」,著作包括散文集《持花的小孩》(獲第10 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推薦獎)、詩集《陽光棧道有多寬》(獲第13屆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首獎)等。
創作與現實互相牽引,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羅貴祥教授為劉偉成的詩集《果實微溫》中表示「面對艱危時代的促迫與壓抑,人與詩都無法不奮力掙扎、尋求變改」。
《果實微溫》是劉偉成於 2017 年獲邀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作家工作坊時,收錄當時撰詩 60 多首作品,回港後再創作 30 首,這103 首作品的詩集於 2020 年 6 月出版。回港後的創作,亦與當下的社會狀況緊扣,以詩就自身感受及社會作出回應。在詩集自序中,他以魯迅創作的新詩〈夢〉作引並解說,「夢的主體性不是為了變化成誰的美夢,而是為了抵禦自己給黑暗吞噬的宿命⋯⋯尋夢,對於魯迅來說,是將虛妄的夢,變成現實中的依存的過程,期間個人主體大多經歷不同程度的妥協,始能結出果實。」
劉偉成
在寫作路上,在創作路上,甚至人生路上,每人都在尋夢,希望實現夢想。然而,要如何結出果實,劉偉成在那次的工作坊後,有更深刻的體會。他在書中抽寫當時的一個情節:逢星期二早上,「大學會派專車接送三十多位作家到當地大型超市選購日用品。寫作要結出果實,可能就是要把那浪漫轟烈的想像還原為如此日常的層次:從不同的衣食住行的架子上選材,將之化入混沌的生活中,不留痕跡,一切是如此理所當然,習以為常。漸漸,我體會到『果實微温』是怎樣的心路歷程。」
除了創作,他亦參與不同文學工作,如擔任文學評審、教學、參與多個社區文學導賞等。他在是次藝術發展獎紀念特刊的訪問中分享,希望在編輯的崗位上帶來更多具時代意義的作品。
黃綺琳:「義」一直住在我的創作裡
今屆藝術新秀獎(電影)得主黃綺琳,憑首部自編自導長片《金都》獲提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並獲台北金馬影展與亞洲電影促進聯盟聯合頒發的「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及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其電影導演手法具自信,善用音樂及現場環境,作品涉足電影、電視劇至流行曲歌詞等,創作力豐富。
《金都》上映後口碑甚好,並得到各界肯定,但較為可惜的是電影上映期遇上疫情,其後亦有戲院倒閉,因此她在本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紀念特刊的訪問中表示,部分票房收益亦因而未能收回。
黃綺琳
在她拍《金都》前,曾作出不同跨領域嘗試,如填詞及參與電視劇創作。2013 年,她憑短片《落踏》獲得鮮浪潮公開組最佳劇本。其後參與編劇工作包括電影《骨妹》和《金都》,電視劇如《警界線》、《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及《歎息橋》。
人生的課題之一是愛情,作品《歎息橋》和《金都》不只是刻劃都市下的男歡女愛或兩性關係,更是以角色的關係與角力,令人思考甚麼是愛、甚麼是幸福,然而婚姻與幸福是必然的關係嗎?到頭來,大家有好好了解自己及認清社會價值觀及自身想法嗎?
現時,黃綺琳已移居台灣,她曾於訪問中表示:「我用了三十年時間去了解香港,即使之後離開, 我的電影基因,一定甩不去香港味的。」雖然她沒有出席頒獎禮,但在其Facebook 亦上載了紀念特刊的訪問內容,寫道:「我不可能撇除香港人這個身份,我由出生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香港超過三個月。對我來說,在香港很多影視作品中,不論題材,『義』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它亦會一直住在我的創作裡面。」
黃綺琳憑《金都》榮獲奈派克獎(左:李安導演;右:黃綺琳)(圖為金馬執委會提供)
嚴瑞芳寄語「不要恐懼」 認清本質
跨媒介藝術家嚴瑞芳是非牟利機構「天台塾」聯合創辦人,藝術家組織「L sub 」成員。她主力以影像創作、錄像裝置等介入現實文本,從逸聞、訪問、文獻等揭示未被歷史記載或觸及的人、事、物質與地域的關係;探討人於社會各種不安的情況,並思考個體與集體性的關係。
以 2019年《看管時間的人》為例,嚴瑞芳以其父親為研究對象並進行創作,透過訪問父親的親友和舊同事,並走訪當年父親工作及生活的地方,以影像紀錄下來,再整理出攝影和文字集,表達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及如何創造歷史檔案,而當中父親的工作地點是「政府物料供應處」,即油街實現的前身。時移勢易,油街漸漸變成藝術社羣的聚居地,再成為現時的油街實現。一個人的痕跡再引伸至一個地方隨時間的轉變,當中有多少被好好地記錄下來,又有多少未曾顯露其價值而消失於洪流之中?
嚴瑞芳
另一與《看管時間的人》相關的作品可說是《大門沒有上鎖》,這輯相片令她於 2017/18年獲得 WMA 大師攝影獎。嚴瑞芳當時為逝世多年的父親整理遺物,發現一個不認識的地址,親自尋訪後才發現是兩幢荒廢待拆的樓房,而那裡是其父親生前曾經居住的木屋區,後為公務員建屋合作社。她希望以最客觀的角度去記錄屋內細節,因此在拍攝期間並沒有移動屋內物件,唯一動作就是翻閱屋內的文件,認識樓宇的歷史。
該處原為木屋區,後成為合作社,到現在將發展為超級豪宅,她曾在訪問中表示:「這真是十分『香港』,一切變得用資本去衡量,連住屋的改變也正正在反映社會現狀⋯⋯所以我想拍下來,這麼殖民地的東西,像是垃圾、個人的歷史好像沒什麼意思,但我們能從中看見很多意思。因為當這件事過去了,被新事物覆蓋掉,之後在這裡住的人將跟這些東西完全無關。」
嚴瑞芳投入藝術工作多年,一直參與各藝術及教育項目、聯合展覽及擔任講者及評審工作。2019年首辦個展「一介之逆」,以創意的手法轉化及記錄社會面貌,並回應當時大眾面對社會的情緒。藝術路上,甚至人生路上總會遇到不少困難,她在頒獎禮中表示:「我覺得一直可以堅持下去,是因為遇上好多伯樂及同路人、同行者,最後想講,香港加油。」
嚴瑞芳《看管時間的人》
(本文為贊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