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站數據分析】票站投票率越高 泛民得票率也越高 本土派反越低
2016年立法會選舉結束,《立場新聞》分析票站數據,發現各票站的投票率與泛民得票率呈正向關係 — 換言之,票站投票率愈高,泛民候選人於該票站的總得票率便愈高;相反,本土派和建制派得票率,與票站投票率卻呈反向關係 — 投票率愈高的票站,本土派和建制派候選人的得票率則愈低。
今屆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有約220萬選民投票,投票率達 58.28%,創下歷屆新高。全港各區不同票站的投票率各異,最高是深水埗區的荔枝角社區會堂票站,投票率高達 76.6%;最低則是位於北區沙頭角的 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 票站,投票率只有 38.4%。
分析全港共 560 個票站數據,《立場》發現票站的投票率跟泛民主派候選人的得票率呈正向關連。換句話說,票站的投票率越高,泛民主派各候選人於該票站的總得票率亦越高。
泛民得票率與全港 560 個票站投票率關係
泛民主派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民協、街工、新民主同盟的候選人(不包括人民力量及社民連)。
相反,建制派得票率則與票站的投票率呈反向關連。票站投票率越高,建制派候選人於該票站的總得票率則越低。見下圖:
建制派得票率與全港 560 個票站投票率的關係
但今屆選舉還有另一現象。根據票站數據,本土派的得票率與票站的投票率呈反向關連。在投票率越高的票站,本土派候選人的總得票率反而越低。見下圖:
本土派得票率與全港 560 個票站投票率關係
本土派候選人包括 ALLinHK 聯盟、熱普城聯盟,以及新界東梁金成名單。
為何泛民、本土的得票率與票站投票率的關係剛好相反?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本土派支持者對政黨認同較高,無論投票率高低,本土派在各票站的票源都相對較穩定。相反,泛民的選票則較受投票率高低而影響,與投票率低的票站相比,高投票率的票站多出來的選民,大部分更願意投向泛民。泛民得票率在這些票站越高,變相亦令建制派和本土派的得票率因而「溝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