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特寫】抗爭週年藝術展《微光之城》 凝聚微光照前路 策展人鹿鳴:更重要是如何走下去

A Decorative Image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草案隔天,十幾名本地創作人仍擠在大南街「合舍」,髹油、度位、調節燈光,為抗爭週年藝術展布展作最後衝刺,忙得不可開交。甫進展場,常出現在示威遊行中的「奪回香港」黃底藍字布幡,映入眼簾。這是藝術家盧樂謙特地為是次展覽重新縫製。原本製於 6.9 大遊行那面,早已被警方收走。 

「有國安法都要堅持去做……正正因為國安法或者未來(言論自由)收窄,我哋更加要保留呢啲抗爭聲音、人民嘅聲音。」 《微光之城》策展人鹿鳴剛說完,又起身到展場中央幫忙懸掛「奪回香港」旗。

《國安法》下辦抗爭週年展,鹿鳴未覺恐懼,僅知時代越艱難,越應堅持信念,用作品延續抗爭。

A Decorative Image

A Decorative Image

最黯淡卻又最熾熱的微光

抗爭週年藝術展《微光之城》由「黃色文創圈」主辦,插畫家鹿鳴策劃,今年二月開始籌備,5 月 30 日正式開幕,展期一個月。展覽緣起於「黃色文創圈」成員去年在台灣藝文空間「小路上。」看到一個反送中版畫展《棍 Gùn》,法國藝術家葛尹風(Ivan Gros)與馬來西亞藝術家李迪權,以一系列黑白版畫呈現港人反送中抗爭場面以及警暴行徑。在異地遇見國外藝術家刻畫香港抗爭場面,讓他非常深刻,甚至希望將作品帶給香港觀眾,於是開始接洽在港展出的事宜,兩位藝術家亦欣然答應。Ivan 更寄語港人,「如果各位有雨傘蟑螂的精神,請不要讓犀牛把你們踩死。」

A Decorative Image

葛尹風《棍》

A Decorative Image

最終,「黃色文創圈」與鹿鳴集結葛尹風、李迪權以及十多組本地與國際創作單位出展,包括來自台灣的 Josh Chang,與本地 Catrina Cheng、Jasontommy、Kilio Sin、Malic、甘聖欣、手作 J、巨人染、含蓄、野良貓部隊、盧樂謙、劉學成以及龍圖。作品種類涵蓋版畫、蠟燭、鐵雕、竹編等。

至於展覽目的,鹿鳴強調:「除咗展示舊年發生過嘅事,更重要係問,點樣行落去」。他希望在大家感到無力、認為運動將要結束時,透過藝術品告訴大家仍有很多人正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爭出力;也許現在還不知道未來要如何走下去,但至少要繼續關注、發聲。「點解叫『微光之城』,就係每個人都可以喺自己身位做到幾多就做。作為藝術家、創作人,就用作品繼續講件事。」

「黃色文創圈」成員亦表示,舉辦抗爭週年展是希望喚起大家初心,縱使經歷無數悲傷、黑暗的夜晚,依舊能夠在此看見點點微光,為各位「同路人」注入些許能量,繼續堅持下去。「咩角色、崗位都好,去做佢嗰點微光之事,燃亮整個城市。」

但藝術對於抗爭的作用能有多大?也許它終究還是太遲緩、微弱,政權不會因多了一份抗爭藝術品就倒台,香港也不會因此重光。然而,鹿鳴認為討論不應只流於「藝術功用」,反而應從「藝術角色」思考問題。他又指出,經歷反送中運動,藝術家開始反思自己的身位,「唔會限死係某一個特定身分」。

鹿鳴笑言:「藝術家唔只係一個藝術家。好多藝術家,你只見到佢做創作,但另一啲時候,佢喺其他地方㗎嘛。」也許,你也曾在煙霧彌漫的街頭上,與眼前這群正忙於佈展的創作人,並肩而行。 

落日餘暉

無領袖、無大台、無臉孔,是反送中運動顯著特色之一。這次《微光之城》展覽,主辦方亦特地不標明每份作品的創作者,僅會在參展名單統一列出藝術家名字。這安排是否與《國安法》有關?「黃色文創圈」成員表示「白色恐怖係一定有」,但安排與《國安法》無關,而是希望觀眾能夠聚焦作品本身,而非作者。因此,參展藝術家們一律匿名受訪。

展覽的第一份作品,就擺在「合舍」門外。那是兩組藝術家合力創作的裝置作品《落日餘暉》。藝術家利用抗爭現場常見的物件,例如反光板、雪糕筒、雨傘等拼成一個裝置,再參考中大守衛戰那熊熊列火,為作品上色。橙黃色令人聯想起餘暉,同時予人未來曙光的盼望。作品上亦寫有「香港」、「自由」、「堅持」,以及一些記錄和理非遊行、中大守衛戰、「黃雨衣」等的插畫。

「我哋覺得,一定要存在希望,先可以再行落去。唔想成個展覽,大家睇完覺得好沈重。」《落日餘暉》的創作者說。 

A Decorative Image

《落日餘暉》

A Decorative Image

攝:Peter Wong

但在邁向黎明前,我們必須直視黑暗。 

蠟燭創作人與鐵雕藝術家合作創作了三份蠟雕作品,包括巨型曱甴、圓形監獄以及巨浪中的抗爭者。曱甴造型的巨型蠟燭,點燃後,象徵中國的紅色與黃色的蠟會慢慢滴落,漸漸露出裡面的廢鐵支架,象徵腐敗不堪的政權,「就算曱甴外面望落『令蠟蠟』,但其實入面係殘破不堪」;圓形監獄則是一座鐵雕,由一環山脈圍攏象徵中國極權的中銀大廈。點燃嵌在環山中的各色蠟燭,溶掉的蠟便會漸漸流向中銀,「淹沒中間極權」。至於另一份則是描繪生於時代巨浪中的抗爭者,進退有時,卻永不放棄。 

A Decorative Image

《無題》(蠟燭與鐵雕作品)

A Decorative Image

A Decorative Image

《無題》(蠟燭與鐵雕作品)

也有藝術家將恐懼化成詩作,排解過去一年擔心「被失蹤」、「無可疑地逝去」的恐懼。她將五首為這次展覽創作的詩寫在玻璃上,以玻璃代表「澄明的心」;象徵初心的詩題「尺上的時地人」、「敬言 敬黑」、「復時」、「當恥」以及「抱願」以磨砂方式呈現,詩句內容則用白色顏料手寫,用水就能抹走,喻意政權要滅聲也許輕而易舉,但抗爭的初心永遠無法奪去。 

「若有天我於城間被失聯逝去,詩將成我曾在此時此地活過的憑據」展場盡頭的一面鏡子上,印著藝術家書寫的初衷。她說,詩只是她心情的顯照,更希望觀眾能從鏡子倒影中看見彼此——你我都經歷著同樣的恐懼,並不孤單。 

尺上的時地人

那年
我跟你隔著的一個背包的距離
同踏上此通往烏托邦的途上
縱路遙不見止 但只知 唯娓娓前行
方不致走散 方不感悔恨

那月
她與光明隔了一輩子也追不回的距離
若黑暗決要無情地把你壓垮
請容我把你的痛吞下
再於彼此心房種出月華似的花

那天
他的心臟跟子彈只隔三厘米的距離
誰能料十八之齡 就已險渡輪迴
打進他身體的 非鋼與火藥
是暴政的尊橫 是強權的迂腐

那時
他們與自由隔著一扇窗的距離
當正義被蒙上穢極之名
當法治亦淪為助紂之器
窗內或牆外 再有何之別

那刻
他們跟彼岸再沒有距離
每個陌生卻熟悉的名字
將永烙於我城每家的心瓣
待黎明來致 約定雲中再見

2020年5月7日

A Decorative Image

詩作

A Decorative Image

A Decorative Image

《微光之城》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6月28日
時間:12:00 - 20:00
地點: 合舍 Form Society (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
費用:入場自由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