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每一首詩都是時間的影像

A Decorative Image

讀蘇紹連的最新詩集《時間的影像》 [1],揮之不去而在文字中不斷穿越的,是「時間」。

正如蘇紹連在詩集後記(題為「每一首詩都是時間的影像」)中所說,「時間的影像」這五個字是他「多年來對詩創作的一種思索方向」,他的詩,「是在時間這種去和來之間擺盪的影像」。

因此,讀這本詩集,便常發現關乎生、老、死,腐朽、消逝……的「時間」命題。蘇紹連說:「時間是寧靜的,不動聲色的,除了意外的情況,不管用任何方式,都在讓萬物自自然然走著自己的路途,呈現自己的風景,走到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

寧靜,不動聲色,自自然然。「時間」對詩人所產生的人生觀照變化如此。我們讀這本詩集,也漸而發現寫時光消逝、人之老死等命題時的這種屬性,已不若我們讀他的名作《驚心散文詩》 [2] 那麼「驚心」了。

不過,《驚心散文詩》中種種借「變形」(人變成物,或物變作人)以托意的詩法,也還是可以在這本詩集中找到不少痕跡,也讓我們讀蘇紹連此時的詩,亦得以穿越「時間」而念著他彼時之詩,從而產生一種有若時光鏡像複疊變異的種種「樂趣」。

先說一首關於「老」的詩:

〈記得那日的老〉

他穿著黑衣服走來
棄置在鐵道的車廂
那日,他老了

我們在車廂裡交換眼睛
你說你看見了
我的老

而我揉著
揉著我看不見的
你的老

穿著黑衣服的車廂
載運了我們的對話
向著夜緩緩駛入

記得那日的老
看見了你看不見了我
我們被追蹤的歲月

這首詩先用第三人稱「他」來寫,像抽離的客觀述說。然而「棄置」的「物化」用詞,卻讓我們心頭一震;「那日,他老了」,也不無時間陡地令人驚醒的感覺。

而此詩的妙處是從第二節開始的「分身」,而人稱也從「他」變成「我們」的對照(交換眼睛):你說你看見了我的老,我揉著我看不見的你的老。詩就在看見與看不見之間生成變化。然後由人轉換成車廂,同是「穿著黑衣服」,「向著夜緩緩駛入」,死亡的喻象顯然。末節「看見了你看不見了我」,則無疑是看見與看不見之間的回眸凝定,以一種抽離的分身醒察自身,從而在面對死亡時顯出一種有若旁觀的泰然、寧靜與不動聲色。

A Decorative Image

從「車廂」與「人」的先「分」而後「合」,「你」與「我」的明分而暗合,在在可見《驚心散文詩》的回響,只不過在詩的處理上,已有若對生命的觀照般變得比較淡然而從容了。

第二首是讓我想起《驚心散文詩》裡〈白羊山坡〉的詩:

〈尋羊〉

少了一隻
坡上的草
開始唱著
綿延千里
越過邊境的
悲歌

在後頸項
我們的枕頭下
埋著河流
划著生命和消息
我擁你入懷

長著巨角的獸
用一個瓶子盛血
淋在剛睜開
眼睛的深夜
燈光睡去
和死亡
一樣黑暗

我卻醒來
發現我躺在
祭壇上
已少了
一隻手來
拭淚

〈白羊山坡〉寫母親,寫「生」,「那隻白羊流著淚跪著,一根根草在天空中站著,於是羊一隻接一隻的生了出來……」。生是痛苦,因而充滿虔敬與感恩,這詩也著力於此,但詩末卻帶有一抹因「時間」而來的陰影:「我便從山下望過去,有一隻白羊就帶著千千萬萬隻小羊,走入晴空裡,化為一朵朵遠去的流雲。」

A Decorative Image

〈尋羊〉可以說是隔著「時間」呼應,也繼此而書寫「死亡」。

詩題為〈尋羊〉,而劈頭就說「少了一隻」,讓草唱著「悲歌」,一種「缺席」的感覺彌溢全詩。「少了的」是甚麼呢?第二節以生命的河流來反襯,「我擁你入懷」,一種或對至親之人的眷戀,情切意切,然而也一如〈白羊山坡〉,終有若流雲遠去。所以到第三、四節即全為對「死亡」的述寫:用以祭奠的「羊血」,淋在「剛睜開眼睛」的深夜,將生死的時間一剎濃縮,而一夜之「睡」,也不啻一生之「死」,「一樣黑暗」。至第四節,則寫「我」之「醒來」,發現自己躺在「祭壇」上,所尋之「羊」,至此終與「我」合一,也可說是對「死亡」的幡然悟道,而「少了的」,也由「羊」不動聲色地過渡至「人」,回應開首的「悲歌」,這時是沒有至親的人來拭淚,還是自己已不需要一隻(自己的,或親人的)手來拭淚,恐怕已分不清了。

〈尋羊〉這詩,也讓我想起蘇紹連《驚心散文詩》裡諸種物化變形的詩(較著者如〈獸〉、〈螢火蟲〉等),只不過這時期的蘇紹連,已減少了戲劇化突變的聳動驚慄的效果,而變得更其內歛、淨化,將變異以相對淡然的筆法,溶入內心與外物的風景中。

最後一首要說的是開卷詩,也是這本詩集中寫得最早的詩:

〈沉睡的魚〉

--每夜,我總是用刀片割開手指頭
  讓字一個一個流出來
  流在稿紙上

這是個沉睡的世紀,醒著是個錯誤
睜著眼眸,和魚一樣活著,和魚一樣死著

你說我像一條魚,每天讀潮汐預報表
選擇登陸的時刻,登陸的地點,以及

以及我今夜終於睡著了,忘了你說的事
忘了鎖上房門,忘了
忘了換一套有鱗片的睡衣
平平整整的躺在床上
像躺在稿紙上的字
忘了蓋一條被單
被單可以讓我長成水生植物
世界,慢慢低於我的床
我漂浮著
世界變成了水

睜著的眼眸,看著夢
夢在我的上方俯身來吻我
有小女孩、有小男孩、有少女、有婦女……
一個個吻我後離去
我伸手入夢,卻拉不著他們
夢是在另一個空間
而我靠得那麼近,卻不能進去
只能漂浮在世界上

像魚一樣活著,像魚一樣死著
因為我終於睡著了
有人進入我的房間,跑了出去
後來又有人進來,跟著一群人
他們搖撼著我的身體
我是寫在稿紙上的一堆字
他們有人哭泣
有人唸起我
把我唸成一首詩

讓我在稿紙上永遠沉睡吧
就當作一首未曾發表的詩

這首詩顯然寫得比較絕望。因為不獨寫人不能避免的死亡,而且寫一種「活」亦猶如「死」的狀況與心懷:「醒著是個錯誤」,這是何其悲涼沉痛之語,於是「我像一條魚」,「和魚一樣活著,和魚一樣死著」,以魚之無言(可見為何詩人選擇魚這喻體)來寫「我」的無言之言。

這就不難解釋「魚/我」的宿命是「登陸」了。而漂浮在水中雖有「夢」,卻可望不可即,屬於「另一個空間」,而「人」逐一離「我」而去。這是一個隔絕的,沒有溝通的世界。

A Decorative Image

這種溝通的困難,也一若「詩」與「文字寫作」的境況(蘇紹連這本詩集便有不少關注文字書寫的生存狀態之詩作)。所以詩裡前前後後出現了這些句子:「像躺在稿紙上的字」,「我是寫在稿紙上的一堆字/他們有人哭泣/有人唸起我/把我唸成一首詩」。

到底文字是自困,抑或是與人溝通無從呢?詩本是一種「有言」,或一切最終復歸於「無言」,抑或,有言無言在時間之流、生命之旅中,其實並沒有分別呢?

詩到末節「選擇」了「沉睡」:「讓我在稿紙上永遠沉睡吧/就當作一首未曾發表的詩」。「未曾發表」是之前所說的雖生猶死,抑或更徹底一點,是一種未生之死呢?

然則,一切生之痛苦,一若詩,最終是否注定是一種徒勞呢?這又回到這詩的開首按語上去:「每夜,我總是用刀片割開手指頭/讓字一個一個流出來/流在稿紙上」。

其實也不用問,詩人不是用這本詩集給出答案來了嗎?在終將逝去的「時間」中,生命,與詩、文字、書寫,通過種種變形和化合,於此變得更其寧靜地,更其不動聲色地,「呈現自己的風景,走到生命的最後階段」。

[1] 《時間的影像》,2013 臺中市作家作品集,2014 年 7 月初版,收詩人 1996 至 2010 年期間的四十多首詩作。
[2] 《驚心散文詩》,爾雅出版社,1990  年7 月初版。

(原刊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2014 年 11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