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min read

【概觀民主黨.選舉機器 2】誰家英雄被歌頌 誰成全了誰的夢

A Decorative Image

2014年4月10日 《議事論事》片段截圖

我們等待改變世界的英雄 看誰在最後成功
染紅整個天空 成全了誰的夢
這世界需要有人被歌頌

—《英雄》 詞:林夕 唱:王菲

晚上 9 時 30 分,距票站關閉還有一小時,在觀塘順天邨,民建聯助選團正屏氣斂息,閉門會議。

半小時後,民建聯郭必琤率一隊人馬趕至,立即拉票。再二十分鐘後,四十五歲的譚耀宗現身。

「譚 Sir,已經盡力!」郭必琤神色凝重道。

為保立法局十年江山,其時兼任工聯會副理事的譚耀宗早已謀略盡出。選區內人海湧湧,旗海處處,滿城盡是民建聯。而譚耀宗則一整天站在紅色敞篷吉普車後座,威風凜凜,不住向選民揮手。大丈夫能屈能伸,為展親民一面,譚耀宗不僅摸摸細路哥頭顱,連街坊抱住隻鬆毛狗都摸埋。

他的對手是四十歲的李華明。李華明人同錢都沒譚耀宗多。當然也沒有吉普車。勝算不容樂觀的他只能在酒樓、商場、街市拉票。

「支持我,OK?」李華明笑笑口對街坊說。他的綽號是師奶殺手,夠晒煞食的是其露齒笑容。不過最煞食的,還是這一句:

「支持民主黨,支持我。」[1]

時為 1995 年 9 月 17 日。那是香港至今最民主的一屆立法議會選舉,也是民主黨史上最風光的日子。那一刻,全民正等待改變世界的英雄。卻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老問題再問也是一場空。總之,這世界需要有人被歌頌。

民主黨起點 香港政黨政治起點

我們邀約訪問之初,李華明曾以「不再是民主黨核心」為由加以拒絕。記者再三堅持,他才賞面答允。確實,身經百戰後的阿 Fred 今天既非常委亦非議員。現在他的綽號是肥仔明。再過四年,他就可以領長者咭了。

畢竟 1995 年至今已廿一載。時移世易,民主黨打選戰的技藝,亦已從大眾公認的優點,貶謫為被攻擊的理據。如今許多人、特別是本土派每提到民主黨是「選舉機器」,往往帶有貶義,摻雜著對民主黨「識選唔識做」的嘲諷。

香港政局危機重重,民主黨坐擁巨大資源,卻只是對比例代表制有所反應,只識得全力成為選舉機器,…可以判斷,民主黨是尸居餘氣,日落西山的夕陽政黨…收檔執笠,指日可待。

— 陳雲 facebook

我們的受訪者中,沒有一個人否認民主黨是「選舉機器」。不否認是因為不需要,一如曾在港同盟工作 (1990-1992) 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所言,選舉是政黨正常運作的一環。「政黨就是『選舉機器』,這句話不應該是批評。」

A Decorative Image

馬嶽

早在民主黨前身港同盟成立一刻,它已經是選舉機器。馬嶽說,港同盟成立一大目的,就是應付當時即將到臨的三級議會選舉,即 1991 年 3 月的區議會選舉、5 月的兩局(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選舉,與及 9 月的立法局選舉。其中,被稱為「九一直選」的立法局選舉,是香港史上首次立法議會直選,至關重要。「當時因為參政團體太鬆散,不把資源中央化不行,所以組成港同盟。」馬嶽說。

羅志光的說法與馬嶽吻合。儘管一些聲音如楊森曾在公開場合講,港同盟的成立不是為選舉,而是為香港前途云云[2],有份籌備港同盟的羅志光仍說:「其他人點諗我唔知,最低限度我的動機只有一個,就是九一直選。」他回憶說,由於 1988 區議會選舉時民主派候選人未能協調,導致非民主派漁人得利,因此眾人決意成立港同盟。「因為 1991 是立法局選舉,協調就更加重要。而最好的做法,當然是不用協調,大家在同一個黨,問題便可解決。」

香港史上第一個民主大黨,就是這樣誕生。它在本地政黨[3]發展史的意義,是劃時代的:自 1982 年港英政府開始在地區層面推行選舉以來[4],選民一直不大重視候選人政團背景。直至 1991 年港同盟成立,港人才在政黨選舉上有所啟蒙。[5]

A Decorative Image

為何港同盟可以為香港選舉帶來新氣象呢?馬嶽解釋說:「因為港同盟是大黨,所以它須要構思一些類似 template 的東西,例如顏色方面,會規定大家都要用綠色……當時港同盟是好 conscious 一定要用某種綠色的,嚴謹到幾乎要用色板去對。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市民就算認不出候選人,都可以認到港同盟。」

「這可以說是政黨的創始階段。」他說。

那一年立法局選舉,投票人數高達 75 萬。[6]無論實際票數、選民人數及投票率,都創造了香港紀錄。這也可說是拜港同盟所賜。區議會選舉兩日後,《明報》社評便如此總結:

「選舉之前一年半載,香港湧現了幾個新的政治團體,…他們為了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而積極助選,進行家訪等拉票活動,這對動員選民關心選舉、前往投票也起著積極作用。」

「從參選過程來看,部份團體一方面給予候選人財力及人力的支援,…顯露出一些政黨政治雛型的特徵。…選民不排斥有團體背景的候選人,反而顯得是較為支他們。這對政治團體今後的發展是一個有利的因素。」

可以說,港同盟、立法局直選與香港的政黨政治,是同生於 1991 年的三兄弟。

A Decorative Image

1991 年 3 月 5 日《明報》

贏盡香港 大殺四方

但其實他們還有很多政團兄弟。民協、匯點、民主會、自民聯 …. 團體及政黨眾多,為何只有港同盟一枝獨秀?

「李柱銘呀!我要和他握手 ….」

A Decorative Image

民主黨–走在民主最前線 youtube 截圖

時為 1991 年 9 月 12 日,兩局選舉的投票日。港同盟特別安排了這位黨主席坐車香港一日遊。平易近人的李柱銘,樂於載追訪記者一程,於是記者有幸見證凡 Martin 所到之處,市民如何趨之若騖。有人主動上前與他握手、有人要求合照,也有人遞出紙片,希望索取李柱銘簽名。[7]

「馬丁已成為眾多選民的偶像,也是街坊的老友記,又成為小朋友心目中一位親切的叔叔,差不多每個經過他身邊的小朋友,馬丁都不忘撫摸其小腦袋,更提醒他們長大後投票。」《明報》[8]如此形容當時的李柱銘。他,(最少當時)是真正的政治明星。

單仲偕依然記得這一幕:在那個年頭,酒樓仍備有公眾電話,如有外線致電,侍應便會響鐘嗌咪:「噹噹噹噹~陳先生請聽一號線,陳先生。噹噹噹噹~」當時單仲偕跟李柱銘去酒樓拉票。李柱銘就借了他們的廣播系統一用。

「Martin 今日同大家打個招呼,希望你們支持單仲偕。」

話音剛落,竟然是全場鼓掌。

「我記得的『明星』是這樣的。」單仲偕說。「就算幾年前的余若薇都無得比。」

A Decorative Image

1991 年立法局選舉(圖片來源:《一起走過的日子》)

「支持李柱銘,請支持 X 號!」其時港同盟是如此直接使用李氏明星光環的。這一招在 1991 立法局選舉尤其奏效,因為該屆選舉採用「雙議席雙票制」,即每區兩個議席,每人可投兩票,港同盟遂採取舊人帶新人的策略,期望選民會遵從明星指示,把寂寂無名的新人也拉上來,製造「聯票效應」。

當時李柱銘在其出選的港島東,這樣對前來投票的情侶說:「拍拖來投票呀,我哋都係拍拖喎!」他口中的「我哋」,就是他和另一位港同盟成員文世昌。最終二人亦雙雙當選,甚至成功把另一個明星程介南拉下來。

「聯票效應」[9]之強,不僅有利於港同盟,甚至帶挈了當時仍未與它合併的匯點。

比如九龍東,當選的是司徒華與李華明。結果公布後,《明報》記者這樣問:「他(李華明)是翠屏區的區議員,但對於立法局選舉這樣大的選區,他的知名度肯定不足,但為何今次可以高票當選呢?」

答案就是聯票。「二號六號,民主之路!華叔華明,請選兩名!」這是當年司徒華拉著李華明喊的口號。李華明今日仍然記得當時形勢:「開頭睇民調,我唔係好高。華叔就好主動話,我地多啲合作,影多啲相,出多啲共同單張…一拍埋,我的民調就上啦,排第二。」結果李華明的票數 (49,643) 僅比司徒華 (57,921) 少八千多票,而第三名的候端培僅得 21,225 票,連李華明一半都不到。

A Decorative Image

司徒華與李華明(《新聞透視》18.9.2014 截圖)

相映成趣的是,親中陣營在支持候選人的時候,卻與眾明星相反,不大敢聲張。較之於為候選人站台,他們更多僅提供物質支持,如中資的華南旅行社借出旅遊車協助宣傳、工聯會廉價承印宣傳單張等。

為何兩派會有如此差異?當時《明報》記者訪問到一位親中派助選團,他就透露「不希望中方太高姿態地支持」,是因不想被對手抓住把柄。

把柄就是六四。1991 年的三級議會選舉,是六四後香港首次選舉。許多港人急不及待,希望用手中一票,表達自己對六四的立場。與支聯會互為表裡的港同盟,便成為許多港人投選心水一票的對象。

鄭宇碩如此記述[10]:「縱然在港同盟的正式政綱中並不重視它對中港關係的立場,這個問題卻經常在候選人之間的公開辯論中出現。港同盟的候選人慣於逼迫對手就『六四事件』表態以便使對手尷尬…」結果是,那一屆立法局選舉中,當選的 12 個港同盟成員有 6 個同為支聯會核心成員,包括司徒華、李柱銘、楊森、劉千石、李永達和林鉅成。連同循教育界功能組別取得席位的張文光計,那一屆立法局一共有多達 7 名支聯會兼港同盟核心成員。

A Decorative Image

1991 年 9 月 17 日《明報》

因此,共產黨批評港同盟「一套班子兩頂帽子」,不是沒有道理。劉細良[11]甚至說,這根本就是港同盟、以至後來的民主黨採取的「模糊策略」:「共產黨來話你(結束一黨專政),你就話港同盟同支聯會是兩個不同組織;等到選舉的時候,你就同選民講:港同盟即係支聯會,我們都是華叔戰友,爭取中國民主。咁咪 win win 囉。」

儘管當時身在港同盟的何俊仁與劉細良觀點相反,指主張溝通的市民會怪你為何「抗共」,抗共的市民又會批評你走去「溝通」,但總之,港同盟是夠風光了。它的嘜頭是如此矜貴,甚至足以造就香港立法議會史上最年輕的當選議員,涂謹申。

那年,28 歲的他在九龍西與馮檢基同登議員寶座。我們問涂謹申,你當年知名度缺缺,如何當選?「梗係同港同盟有關!好多出名的人支持我嘛。李柱銘、華叔、楊森、李永達、劉千石……如果我無記錯,陳坤耀都有支持架,仲有羅致光,他是教授嘛。」

1991 的港同盟就是成功到這個程度。那年區議會,港同盟派 71 人參選,贏得 49 席即約 18%; 市政、區域市政兩局方面,15 人參選,11 人當選,佔 27 個選舉席位四成;立法局 18 個地區直選席位,港同盟贏了 12 個,即三分二。

港同盟的強勢甚至催生了民建聯。馬嶽說,由於 1991 的立法局選舉,親中派被打得一敗塗地,連陳婉嫻和程介南也分別敗給劉千石、林鉅成,與及李柱銘、文世昌,「親中勢力檢討戰果,認定愛國力量沒理由那樣小,於是就想:為何不整個牌頭出來,讓人知道我們是『自己人』?」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在 1992 年 7 月 10 日,應運而生。

A Decorative Image

圖片來源:民建聯網站

三級選舉全部過後,《明報》刊載了一篇署名陳義、題為《港同盟可能扮演的三種角色》的文章:

「作為本港主要的政黨,『香港民主同盟』憑著其民主路線在直選中已取得多數議席。雖然相比於立法局其他佔多數的委任及功能組別議席,這般多數力量會變為少數派,但她畢竟已是最能名正言順地代表香港人意願的政黨。…」[12]

換句話說,以港同盟為首的泛民其實並非不能一開波就拿下立法局控制權,只是制度令他們不得不從多數變少數。

而在下一屆立法局選舉,他們的夢想,實現了。

匯點兩條路:要不合併 要不消失

但在那之前,先回頭看看,身在鎂光燈焦點外那個被遺忘的角落,一個叫做匯點的團體。

匯點都有參選 1991 年三級議會,只是規模小很多。區議會選舉結束後,《明報》報道港同盟選情時是這樣開頭的:「…香港民主同盟會員更囊括全港得票最多的前三名,而一般來說,均以頗大比數勝出。」匯點那邊則是,「匯點仍緊守陣營,…新參選會員則只有一半即兩位勝出。」[13]那年匯點當選區議員的人數為 11 人;兩局議員,1 人;立法局議員,2 人。

大家已經知道,這一肥一瘦兩個組織將在 1994 年合併成今日的民主黨,並攜手應付下屆、即九七前最後一屆三級議會選舉:1994 年 9 月的區議會選舉,與及 1995 年 3 月 和 9 月的兩局與立法局選舉。

對港同盟來說,合併可以壯大民主聲威,無害,如何俊仁就這樣說:「我哋大佢哋細,佢哋入來我哋度,我哋連招牌都無改。衰啲講話港同盟食咗匯點都得。」確實,港同盟的標誌本來是一隻站著的肥鴿,變成民主黨後只是讓鴿子飛。李柱銘創黨當年解釋民主黨標誌時,曾指「鴿子兩翼與尾巴剛好構成一個三角型,因此也包含匯點舊徽號的設計在內。」[14]是否看得出來,讀者諸君可以評斷。

A Decorative Image

另一方面,對匯點而言,合併的考慮則要複雜許多許多,比較公開的理由是,「我出腦你出手」:匯點內部學者眾多,精於政策研究,但不擅選戰;港同盟則慣於落手落腳但謀略有改善空間。二合一,有如朋友號降落鐵甲萬能俠,威力無窮。

匯點出身的狄志遠就如此道:「我哋有幾個有智慧的人,如盧子健呀、呂大樂呀;而港同盟的選舉工程則很厲害。我做議員候選人就變得好著數,既有政策 support,選舉機器又強大。」

1995 年,狄志遠以民主黨員身分,在兩局選舉出選粉嶺及沙打。當時的選戰已發展成這種玩法:一天下午,狄志遠帶著十數名身穿綠色宣傳背心少年,騎單車穿梭於粉嶺市中心大街小巷;同一時間,另一支穿著同式背心的團隊又在區內遊行。不僅如此,晚上在粉嶺火車站,還豎起了紙排狄志遠,呼籲市民投票支持[15]……

這些(最少在當年來說)成熟又豐富的宣傳手段,正是拜民主黨選舉幾器所賜。狄志遠告訴我們:「匯點是山寨式咁做,大字都要自己寫;港同盟是系統化的,又有經驗。做海報、做選舉單張都快好多,加上他們又可以聯繫教師(因與教協友好),人脈網絡都闊啲呀。」

狄志遠深信兩黨是因互惠互利而結合,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匯點成員 A 卻悲觀(或者說,現實)得多。接近黨務核心的 A 直言,「唔好忘記,佢(港同盟)有當年的 Martin 同華叔喎,即係葵 DEE 心 DEE 都喺佢度。大佬,我哋得隻心 King 咋喎。所以我們當時的選擇只能是:你要合併,還是要退出舞台呢?」

[

是悲觀也好正面也罷,總之作為事實,匯點與港同盟合併了。合併後這個叫做「民主黨」的龍頭,聲勢一時無兩。它在當年立法局佔 16 席,是局內最大黨派。

1995 年的三級議會選舉中,首兩仗它也報捷。區議會方面,民主黨在 346 席中贏得 75 個,是第一大黨;兩局,民主黨在 62 個席位中取得 37 席,也是第一大黨。民主的鐘聲響遍天邊。每次選舉過後,各大傳媒總要引述肥彭及一眾港英政府官員指,對香港選舉秩序與氣氛感到滿意,認為港人已準備好、並有條件享有民主選舉云云。

A Decorative Image

當年《明報》刊出 1994 區議會選舉結果

](../../%E5%8C%AF%E9%BB%9E%E5%8E%9F%E7%BD%AA%E8%83%8C%E5%BE%8C/")

但壓軸的立法局選舉才是最硬的一場仗。1995 年肥彭新九組方案實施,立法局幾近等同普選產生。席位多,地區廣,意義重大,每個政黨都嚴陣以待。儘管民主黨創黨會員大會上,李柱銘信心滿滿向記者說,願民主黨在這一年能夠成為立法局「真正大黨」,但攔在前面的老虎叫做民建聯。它雖然新成立,但有共產黨教路,絕對唔係人咁品。

民主黨有政治明星,民建聯則有人海戰術。由左派聯會動員的助選團數目動輒過千。李柱銘凡到之處,他一說話,便被對方穿橙紅色背心的助選團喊聲蓋過;他要同選民握手,又被對家人潮像打 rugby 那樣團團圍住。民建聯可以在票站附近裝電視機錄影機(當然是用 VHS)播放候選人宣傳片,又可以開著貼滿候選人海報的私家車在街上招搖。民主黨呢?nothing。就算貴為泛民龍頭,與民建聯相比它也只是窮 L 一名。[16]

然而民主黨浴血奮戰。洗樓、貼海報、派單張,當然不在話下。多次選舉後,民主黨更認識到選舉不可以只講政綱形象,更要打議題戰。在李永達建議下,黨中央詳列八大競選議題,從民主層面的「反對成立臨時立法會及要求解散預委會」,到民生方面的「反對兩巴大幅加價」、「反對招聘年齡歧視」,無所不包。議會內,黃偉賢動議辯論凍結九巴加價、何敏嘉提出加緊限制輸入勞工;議會外,約見官員討論老人退休保障、於港督府外煮粥抗議輸入外勞。自從著手準備選戰開始,民主黨的選舉成員每周開一次會,商討選舉對策。不過民建聯選舉團的見面頻密程度是隔日。無他,有錢便有人,有人便有力。[17]

那場在九龍東南上演的李華明對譚耀宗決戰,是 1995 立法局選舉最燦爛的戰役之一。這一仗最終以 30,133 票對 28,009 票,由李華明勝出作結。那屆選舉,一共有逾 92 萬人投票,較九一直選還要高出 17 萬。民主黨威震全港,一口氣取得 19 個議席,成為議會內第一大黨。民建聯只取得 6 席。

選舉過後,民主黨召開記者會。會上黨主席李柱銘發言:「民主黨雖然有 19 席,不過加埋其他民主派,還是少數。」那夜,他的鬼妹助手卻打電話來糾正他:「Martin, we won! All the democrats together, we are majority!」原來政治明星也會計錯數。民主派在立法局全部 60 個議席中,確實贏取了 31 席。

A Decorative Image

當年《明報》所載 1995 立法局選舉結果

那夜,是李柱銘從政生涯首次難以入睡。「點搞呢,31 席,如果香港是行民主制度,那民主派就會組成聯合政府。我就是港督了!」

如是香港和民主黨一同度過了兩年的甜蜜民主時光,直至 1997 年 7 月 1 日為止。

*   *   *

看誰看懂 想誰想通
誰都忘記了寬容 只想著自己的英勇
誰提著燈籠看左看右 都有他苦衷
堅持執迷頑固說到底 每個人只為自己效忠

—《英雄》 詞:林夕 唱:王菲

曾經,民主黨對香港不薄,香港也對民主黨不薄。

到底是正在起飛的民主香港造就了民主黨,還是民主黨推動了民主香港?到底是我們對曾經在香港發過光發過熱的民主黨忘記了寬容,還是民主黨依然只想著自己英勇?

時勢可以造英雄,也可以殺英雄。李柱銘又怎會不知道,31 席的 magic number,只會如曇花一現?在他們興高采烈地慶祝夢想達成的同時,足以封殺民主黨的選舉制度改革,已經如箭在弦。不過那還不是我們今日所知的比例代表制,而是「多議席單票制」……

-————

[1] 〈譚耀宗人海旗海再親親孩子 李華明說支持民主黨支持我〉,《明報》,1995 年 9 月 18 日

[2] 〈論政黨政治的新發展〉,《明報》,1990 年 4 月 26 日

[3] 〈區會選舉 成績不俗〉,《明報》,1991 年 3 月 5 日

[4] 蔡子強、劉細良、周柏均 (1995),《選舉與議會政治:政黨崛起後的香港嶄新政治面貌》,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頁 21

[5] 鄭宇碩、雷競璇 (1995),《香港政治與選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 149

[6] 鄭宇碩、雷競璇 (1995),頁 83

[7] 〈李柱銘-做生招牌魯仲連〉,《明報》,1991 年 5 月 6 日

[8] 〈李柱銘偕妻兒共進午餐〉,《明報》,1991 年 9 月 16 日

[9] 馬嶽在≪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一書中另說,聯票效應其實就是政黨效應的顯然,即選民願意把兩票投給同一個黨派、而非個別候選人。

[10] 鄭宇碩、雷競璇 (1995),頁 85

[11] 香港政治評論員,曾任職於民主黨

[12] 陳義〈港同盟可能扮演的三種角色〉,《明報》 1991 年 9 月 16 日

[13] 〈民主派當選率佔上風 囊括得票最多前三甲〉,《明報》 1991 年 3 月 5 日

[14] 〈民主黨正式成立 中常委陣容鼎盛〉,《明報》 1994 年 10 月 3 日

[15] 〈李永達越區拉票未雨綢繆 狄志遠為立法局選舉熱身〉,《明報》 1995 年 3 月 8 日

[16] 〈民建聯人多聲大民主黨星光燦爛 兩黨交鋒以長補短自由黨壁上觀〉,《明報》 1995 年 3 月 6 日

[17] 蔡子強〈兩大政黨選舉工程比較研究〉,《信報財經月刊》1995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