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in read

【書評】《養生大謬誤》:謬誤存在的必要

A Decorative Image

還記得在我大學生涯最後一個學期,因為「搏曬老命」的關係,很多時晚餐後都必須與宿舍室友到樓下的咖啡廳領取「精神燃油」繼續拼搏。時至今天,依然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當時一名學生的「柯打」:一杯脫脂牛奶咖啡,額外要求要加上厚厚的忌廉並且灑上彩虹糖!最後的製成品讓在後面等咖啡的我們傻眼,咖啡上的忌廉猶如七彩的軟雪糕一樣,令咖啡看上來並不是主菜!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有獨特的要求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過整件事令我覺得不可思議,全因我聽到她與友人拋下一句:「我點了脫脂奶,不怕胖啦!」不可思議在於竟然覺得光是將為咖啡裡的全脂奶換成脫脂奶,然後不減低忌廉及彩虹糖這些高熱量吸收就覺得比較健康。我相信每個人聽到後都會禁不住翻白眼。

這個買咖啡的小體驗在我讀著小肥波的《養生大謬誤》期間不停浮現在我腦海中。坦白說,有些「坊間迷思」我還是在書中第一次看到。當我合上書時,我頓時覺得,其實書裡面講的每一個「迷思」不就是就像那女生點咖啡背後的邏輯嗎?以為某種食物被「證明」或標明有獨特功效就必須多攝取,或是完全不進食。這,不就不知不覺讓人「翻白眼」了嗎?

作為在人類學圈子打滾的我,邊讀著小肥波的傑作,我一路的感覺是:我們現代人真的很怕死!很怕生病!

這不是一個裝清高的說法,養生其實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流行。當一個社會的人在物質及精神上有一定程度的滿足時,驀然回首發現身體才是重要的本錢,因此注重養生的風氣就成各人的茶餘飯後的話題。因為有著這個前提,就會出現多種以飲食希望保持身體健康的風氣。

小肥波在書中有寫倒其實早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就已經在民間有不同的養生方法, 卻因為現今科技資訊發達,消息傳遞得較快而讓更多人接收到相關資訊。例如很多人每到流感高峰期都說在生病時必須要大量吸收維他命 C 會痊癒得較快。該名推崇此「學說」的科學家 Linus Pauling 是美國唯一一名曾經兩次得到諾貝爾獎得明星科學家,基本上任何出自他的理論都會廣泛被接受,而他主張吃的維他命 C 不只能治癒風寒這麼簡單,更能醫治癌症——但最後癌症成為他自己的死因。面對五花八門的資訊及知識,沒有去考究真偽的受眾就無辜的成為了廠商的白老鼠、相關市場的奴隸。

人,這個物種經歷了千萬年的演化,身體隨著環境因素改變及壓力自我平衡並選擇了一個最適合的機制去生活及在地球生存。的確,機制有不完善的地方,也是因為我們的環境不停在改變,因此整個演變依然在進行當中。但,不會因為某些指定食物或一粒小藥丸就能完全改變。

所以,在審視一種指定食物或營養有否「神級」用途時,不妨多考慮一些脈絡問題 (context) 。以前,不足夠維他命 C 的海盜們都會患上壞血病 (scurvy) ,但這是屬於一個嚴重案例。相反,過多維他命 C 對身體,特別是腎臟傷害特別大。世間萬物,講求的是平衡,只要失去平衡就變成禍害。藥品、補品、毒品都只是一線之隔。

我們很少記載有關的謬誤,認為這根本不值一提。英國歷史教授 David Wotton 的著作《Bad Medicine》的序裡面寫道,在現今醫學領域,我們都只認識成功的例子,背後失敗的嘗試及案例卻沒有得到該有的歷史地位,以為第一隻抗生素盤尼西林真的是偶然發現,卻不知道其實背後的實驗其實已經進行一段很長的時間。 Wotton 教授的這個理論其實並不只用於醫學上,即使放在飲食、養生也是一樣。

在我看來,小肥波這本著作就成為本港養生界或偽科學領域的《Bad Medicine》。在好醫學以前,必須要有壞醫學的出現。而在真科學以前,亦必須要有偽科學。謬誤及偽科學的出現實在有必要性,透過推翻當中論證的錯誤,反而協助打好真 · 科學的根基。重點就是在壞科學出現時有沒有好心人如小肥波苦口婆心地指證偽科學,審視壞科學。

我相信,如果你能明白文初杯「偽 · 低熱量咖啡」箇中的邏輯問題,加上《養生大謬誤》內的「揭秘」,你都能拆解以養生為名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