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變靚啲 — 永恆的生存法則
男女平等的時代,「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確實有點政治不正確——大部份女性打扮是為取悅自己多過取悅他人。在人類社會中,「變靚啲」可能只流於表面,但在大自然中不論雌雄,「變靚啲」卻是性命悠關,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繁衍下一代,完成物種傳宗接代這個任務。
本年初出版、由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現任綜合生物學系教授 Michael Ryan 撰寫的 A Taste for the Beautiful: The Evolution of Attraction ,正正討論大自然各動物如何演化出各種花枝招展的外表,然後獲得交配機會。
除了視覺上的美,聲音、香味等都是各物種的法寶,例如鹿會長出長角、鳥會唱歌、飛蛾會製造味道,以博取同類歡心。不過,生物為何會出現這些特徵或行為呢?這當然是多年來由祖先遺傳而來的基因驅使。 Ryan 更進一步認為生物要有一定腦部與神經發展,才可達到這個目標,並將之稱為 sexual brain 。
然而,發展出這些誘人特徵是要付出代價的。雄性加拿大馬鹿 (Elk) 每年都會在初春重新長出鹿角,以準備在秋季交配期長出 1.2 米高的角,與其他雄鹿決鬥奪得跟心儀雌性交配機會一個。有些馬鹿會在三月初脫角,有的則遲至四月底都不肯脫角,月初刊於《自然 — 生態與演化》的黃石國家公園研究就發現,這個奇怪現象與居於馬鹿附近的狼群有關。脫角馬鹿在初春失去最強武器,結果很易成為狼群的大餐,故此部份馬鹿為了保命選擇較遲脫角,但代價就是會長出較小的角,減低了秋季交配機會。究竟要靚定要命?馬鹿都有自己一套。
你或許會問:加拿大馬鹿不脫角不行呢?學界未有實際理論解釋為何牠們每年都脫角,但正如前段所說,所有特徵都要付出代價的,小肥波估計巨型鹿角需要食物、能源維持,在嚴冬惡劣環境過後食物開始增多,長出新的鹿角可能比保留原有鹿角更合符能源效益,結果造就這種特別的生物特徵循環。
很多動物的性徵也如馬鹿一樣,其實也是牠們最好的防禦系統。書中提到,部份飛蛾如虎蛾會模仿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磨擦雙翼甚至性器官發出聲波干擾蝙蝠定位,以增加逃跑機會,但這種行為產生的聲波同時也可用來求偶,可算是一物多用。
話說回頭,人類也會做很多東西,獲得異性芳心:男的要有車有樓有錢靚仔大隻;女的化妝噴香水身材好穿得夠性感,這是天性使然之餘,亦有後天文化影響,至少唐朝的審美觀與現代都大為不同——唐玄宗寵幸的楊貴妃相傳身材相當豐滿——不過無論如何萬變不離其宗,變靚啲最終也只是為了上床交合、生小朋友,然後不斷延續人類文明。這種循環很膚淺嗎?真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至少作者與我一樣都覺得這都很有趣,非常值得繼續探究。
原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