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中 勿狗衝 3】幕後主謀是家長
許多人認為,普教中之所以盛行,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個:政府大力鼓動,資助推行,於是蔚然成風。
表面看來,這確是事實。根據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說法,語常會於 08/09 至 13/14 學年間,撥款兩億推行普教中支援計劃,期間使用普教中的小學百分比由 50% 增至 70%,而中學則由 31% 增至 37%。
政府花錢,學校上釣,然後莘莘學子被迫使用普通話學習中文。聽起來好像很合邏輯 — 但這說法卻忽略了,家長於普教中盛行現象中扮演的角色。
因為家長們,也許才是最希望推行普教中的一群。
民間團體「港語學」的普教中學校資料庫顯示,全港有 58 間直資或私立小學,當中有 45 間(即 78 %)今年正推行普教中,比率較全港小學的平均數 (74%) 還要更高。
這代表什麼?對直資或私立小學(尤其是私立)的校方而言,政府的政策未必太有決定性。這些學校決定是否在校內推行普教中,更要考慮的,是米飯班主 — 即家長們的取態。因此,從數字上看來,香港的家長們對普教中其實頗為受落。
箇中原因不難猜。
自從中文課用普通話上課後,小朋友聽和講普通話的機會多了,信心大增,興趣也大增,在造句和寫作時會用普通話來輔助,改善了口語化的毛病;漸漸地可以用普通話與人交談了,真好!(宣道會陳元喜小學家長)
兒子接觸普通話的機會多了,更夠膽去講,又因為學會拼音,查字典時也多了一個方法。(培正小學家長)
我贊成用普通話教中文 。現在很多人都說普通話,到哪裡都有很多內地人。可能由初頭一年班已經開始接受咗,所以覺得沒問題。反而之後轉就好大問題。用普通話學中文的好處是可以多學一種語言,不好處我倒覺得沒什麼。(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家長)
學校可否用普通話教中文科?因有些津貼小學已開始了用普通話教中文,這樣小孩子的聽講能力自然會增強。(般咸道官立小學家長)
來來去去,家長們針對的都是同一點:普教中可以令子女的普通話講得更流利,而在這個中港關係愈發密切的年代,他們相信這種語文能力將會愈來愈有用。
聽起來好像很合理。
另外一個家長們青睞「普教中」的原因,則是出於對「我手寫我口」的迷思:普通話較貼近書面語的寫法,只要多聽多講,孩子們的中文理應會「減少口語化」,反之變得更加「書面」— 他們如是相信。
問題來了,這兩點理據究竟有沒有道理?卻從來很少人深究。
因此這篇文章,將會從兩個反對普教中的家長例子,探討普教中可能為學生帶來的禍害,從而質疑上述家長對普教中抱持的兩點迷思。
當然,兩人子女的故事可能純屬例外,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知,普教中絕不如一般家長所想,那麼簡單。
* * *
陳惜姿(攝:朝雲)
因為普教中,他成了搞事分子
「後尾知道有問題,都已經太遲了。」陳惜姿慨嘆。
剛過去的星期六下午,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與學民思潮等團體,一同主辦座談會,討論普教中的成效。講台上有學者(中大中文系高級講師歐陽偉豪)、老師(進步教師同盟的施安娜)、學生(學民思潮的周庭),還有在反國教一役中站在最前線的陳惜姿。
她代表家長發言。
陳惜姿育有一子一女:長子今年 13 歲,正在念初中;幼女 8 歲,還在讀小學。回想當初替兒子選小學,陳惜姿說自己跟許多家長一樣,會緊張兮兮地打聽學校口碑,「有無愛心呀,資源又點?」,偏偏就是沒想過是普教中這個問題。
又或者,當年這議題還未有太多人關注。
到兒子入學了,開始過著用普通話上中文堂的日子,陳惜姿才逐漸發現普教中的問題,在於為學生製造不必要的門檻。這門檻,放在本身有語言天分、興趣的孩子身上,或許不成問題。但畢竟環顧整個社會,精英只是少數。那麼其他學生,尤其是本身對中文沒甚興趣的學生,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佢聽唔明老師講乜嘢。」陳惜姿的兒子本來已不喜歡中文科,普教中則令他愈來愈討厭中文,結果成為課堂上的滋事分子。「搞搞震啦,唔專心啦,成為搞事分子。」
陳惜姿試過找老師求救:「可不可以唔好咁認真去執行普教中的命令呢?」當然不得要領。於是她又去約校長傾談,問他能否為追不上進度的孩子,開設廣教中班,「而家五班都係普通話。」校長面有難色,說這只會令廣教中的班別被標籤,變成另一個大問題。
因此改變不了。
「他有點像拉牛上樹,無辦法在課堂搵到興趣,我覺得相當可惜。」可惜,因為陳惜姿畢業於港大中文系,現在於中大新聞系也是教中文寫作,偏偏對兒子的中文水平,完全幫不上忙。「總之在小學最珍貴的那幾年,應該可以沒什麼壓力之下,培養他對語文的興趣……」她歎息。
「咁就無咗。」
幼女口中的「龜毛紅大」
幾年後,由於跟兄長同校有分加,陳惜姿的女兒也進了同一間小學。對此她倒沒太大掙扎,畢竟「間學校除了普教中,無嘢值得投訴。」她坦言,不會因為普教中,而放棄這間小學。
犧牲的,卻是女兒的廣東話。
「她好好笑的,『規模宏大』佢會讀咗做『龜毛紅大』。」九龍灣有許多街道以「宏」字開頭,如「宏照道」。「佢就成日話『紅乜道』、『紅乜道』。」
可笑,也可悲。
「她知道我們在笑她,但又改唔到,入了腦。」可憐的小女孩只得歸咎母親。「最衰係你啦,叫我讀普通話,現在我唔知呢啲字點讀喇。」
陳惜姿如是反思:「點解家長咁容易比『普通話』這三個字吸引呢?」
當然,事情總是知易行難。陳惜姿說,就算現在家長們真箇知道,普教中未必好,甚至希望讓子女就讀廣教中班別,也不一定可行。就以家長可自由選擇「廣教中」或「普教中」的私校為例,「那些四班『普教中』、一班『廣教中』的,好多時廣東話那班呢,都是有問題的小朋友。」誰會主動選擇廣東話呢?都是覺得自己子女有學習障礙的一群,「變咗真的是古靈精怪的一班。」
於是對家長來說,抉擇依然艱難 — 要麼讓子女冒著被標籤的風險,在「古靈精怪」的班別裡,用廣東話學習;要麼跟從主流走在普教中的大道上,但子女的廣東話、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至中文水平,或許就會受到影響。
真正的問題是,是什麼逼使他們面對這樣的兩難局面?
* * *
翁愛明
放榜了,兒子中文成績不理想
星期六有出席座談會的,還有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成員翁愛明。
她跟陳惜姿一樣育有一子一女,長女去了美國讀書,現在念大學三年級;幼子則是今年的中學文憑試考生,近月才剛放榜,中文科的成績很不理想,無緣升讀大學。
於是這幾天,翁愛明一直在為兒子的升學問題而操心。「我成日都叫佢去台灣讀啦,但佢就話自己唔想講國語,好抗拒。」她考慮送兒子去美國讀書。「最痛心係啲錢囉。」
如前文所述,香港的家長之所以對普教中推崇備之,全因兩個假設:(一)普教中可以令子女的普通話講得更流利,日後升學工作自然有所得益;(二)「我手寫我口」,普教中應該可以提升孩子的中文水平,起碼,對公開試的成績有所幫助吧。
但翁愛明兩名子女的例子,卻正正顛覆了這兩項假設。
先由幼子說起。
「佢代表一些對語言不太有興趣的小朋友。」翁愛明的兒子是典型的理科男生,喜歡計數,對語文沒什麼感覺。小學的時候,他就讀的小學採用廣教中,成績不錯,畢業後進到一間實行普教中的中學。
這間中學就如大多數實行普教中的中學一樣,初中三年用普通話教中文,到了高中那三年,又礙於公開試成績的功利考慮,改行廣教中。
翁愛明很肯定兒子對普通話全無興趣,「好多時候我同佢講一句國語,佢都係唔鍾意,好抗拒。」她因而質疑普教中的教學成效,「明明普教中想訓練出來,就係比佢講國語嘛,唔係咩?」
以為強迫用普通話授課,學生的普通話就一定流利?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更麻煩的,是兒子對中文科的興趣也在初中三年的普教中課堂中,消失殆盡。「完全無興趣架喇,放棄哂。」翁愛明強調,並不肯定兒子用廣東話學中文會否如魚得水,或是考得較理想的公開試成績,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對一個學中文不是太有心機的人,(普教中)會有催化作用,令到你更加想訓覺。」
這很正常。「本身都悶,然後仲要用一些外語去『俄』你喎!」
對於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來說,這才是最大的警號 — 你以為普教中一定可以令孩子說得一口流行普通話?不一定。甚至乎,它會減低學生對中文的興趣,令他們漸漸放棄中文科的課堂。
請記住,中文科是中學文憑試的必修科。普通話說得不好,頂多是缺乏(北上)競爭力;中文考得不好嘛?可以斷送升學前途。
當然,這說法未免過於功利 — 畢竟中文學得不好,絕不止影響考試成績,亦會危及一個人的思維以至表達能力。
雖然喜歡揠苗助長的家長們從不考慮這些。「好少家長諗提升中文水準,我懷疑我們在對牛彈琴呀。」翁愛明有感而發。
女兒國語流利,只因《康熙來了》
話說回頭,既然普教中未必有效做到「講好普通話」和「學好(或考好)中文」這兩點,那到底家長們該如何是好?翁愛明從長女身上得到啟發。
她的女兒以前就讀的中學,本來標榜用普教中。只是才讀了一年,學校就宣布因為請不到老師,要改回廣教中。此後女兒便用廣東話一直讀下去,「但佢又 OK 喎,中文成績又 OK 喎。」她驚訝。
將子女的成績以至情況比較,當然毫不公道,也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女兒帶來的啟發,也與此無關。真正的發現,在她遠赴美國讀書之後。
「佢一路都有睇台灣劇,《惡作劇之吻》、《康熙來了》,係咁睇係咁睇。」由於浸淫已久,女兒雖然幾乎沒有接受過普教中(只有一年),但去了外國,反而很能夠跟台灣人和大陸人溝通,「好快就適應到。」
也就是說,香港家長們朝思暮想的「子女講得一口流利普通話」,終於發生了。但就跟普教中無半點關係。這多少也呼應不少學者的說法:要學好一個語言,最關鍵的不是課堂上的灌輸,而是日常環境中的點滴積累;最幫得上忙的老師,不是學校那一位,而是身邊的台灣朋友、大陸友人。
還有蔡康永和徐熙娣。
別以為翁愛明是國教家長關注組成員,一定痛恨普通話。「我的心態唔係話,嘩,我要我的細路一句普通話都唔識講,不是這樣。」她想強調,一個人能夠講普通話也很重要。「華人地區不止大陸的,你都要同台灣人溝通。我說服唔到自己,點解要學英文同外國人溝通,但就堅持唔學國語,唔同台灣人大陸人溝通嘛!」
她質疑的不是普通話,而是普教中。
「(就算)讀哂成個普教中都好,掟佢去街市(用普通話)買餸,佢都係唔識架喎,佢都係唔識日常生活,如果佢唔睇台灣劇。」
「你要人中文好呢,唔好咁工具啦!」
翁愛明之所以對這議題著緊,某程度上因為她自認「中文人」,以前在大專也是主修中文。在她眼中,這不僅是普教中的問題,還是整個中文教育的問題。「如果教育係唔講興趣,唔講生活交流、生活經驗,我都唔知你講乜!這個不是普唔普教中,或者反對普通話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好似迷失咗的問題。」
這恐怕才是問題核心。印象中,香港人以至香港的教育工作者,都很少對「提高中文水平」有什麼關心。
「你要人中文好呢,唔好咁工具啦!你要佢中文好呢,要比多啲耐性依家呢一代。」她語氣肯定。
當然,家長也要負上很大的責任。「一般家長諗嘢呢,在教育層面上,不會諗咁深。」大家對普教中的迷信,一時三刻,恐怕很難消除,就如陳惜姿所言,一見到「普通話」三個大字,家長們很難不雙眼發光。
更何況,家長們選校,普教中很多時候都不是首要考慮。要他們為普教中放棄報讀心儀學校,有時也很難。翁愛明跟不少國教家長關注組的成員談過,知道他們心裡頗為掙扎:「要搵無普教中都好困難喎,無普教中又未必係好學校,或者樣樣都好……又未必收我個仔。」
但她和陳惜姿都相信,要扭轉普教中的局面,破解家長的迷思肯定是重要的一環。
「整個普教中的政策,無家長的支持,行唔到架。」
正為兒子中文成績不佳又不願去台灣升學而操心的這位母親,語重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