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min read

【新移民.新選民 2】是誰溝淡誰?

A Decorative Image

圖一:居港7-10年新移民人口比例與建制派得票率的關係

「溝淡論」的支持者深信,內地新移民的存在,會於思想、生活、政治等各種面向上「溝淡」香港人,以便中共管治。

這種說法似乎相當合理。尤其當內地新移民在香港住滿七年,並獲得投票權以後,他們鐵定直接影響香港的政治生態。因為透過選票數目的不斷增加,建制派將因而獲益,並逐漸控制香港政局 —「溝淡論」支持者如此認為。

事實究竟是怎樣?為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嘗試從數據找答案。

做法是將 2011 年區議會選舉全港 412 個選區中(不包括自動當選的選區),建制派的得票率與選區內居港年期 7 - 10 年的新移民人口數字 [1] 作比較。假若分析結果顯示兩者成正比,那我們就可以推論:可能是新移民的選票令建制派獲得議席;是新移民的遷入令香港社會的管治逐步邁向中共掌控之中。

而分析得出來的結果,恐怕令「溝談論」支持者暫時大失所望。按照圖一,數據顯示居港 7 - 10 年新移民人口比例與區內建制派得票率,於統計學上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問題來了,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或許需要還原基本步,從頭開始:究竟如何定義「新移民」?

*  *  *

誰是新移民?

嚴格來說,「新移民」的標籤從來沒有明確定義。就以居港年期為例,不同學者與團體在進行與新移民有關的調查時,都會因應整項研究的目的 — 無論是出於實際需要還是政治需要 — 而制訂不同定義。譬如說,中央政策組 2013 年對新移民在港適應情況的研究,就把對象收窄至居港 9 至 12 個月的內地來港移民;2009 年學者周基利嘗試了解新移民來港後的心理狀態,於是只以居港年期 3 至 6 個月作為對象。政府部門方面,民政事務署作的調查將「新移民」定義為來港未滿一年人士;而統計處則視「從內地出生及未住滿香港七年人士」為「新移民」。

除居港年期外,前來香港的途徑,亦左右了不同人對「新移民」的定義。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黃子瑋解釋,現時自內地來港定居途徑可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專才移民,這類移民人數甚少。第二類是來港修讀大學,並在畢業後繼續留港工作者。過去十年,來港讀大學的內地學生人數有增無減,從 2004 年的 3,362 人大增至去年的 11,610 人。而內地生畢業後留港發展而獲批簽證的數字,亦逐年上升,由 2008 年的 2,653 人,增至 2014 年的 9,714 人。那麼這些人當中有多少留港七年,進而成為香港永久居民?黃子瑋表示,這是政府眾多的數據黑洞之一,過去從未有相關統計。

A Decorative Image

教資會資助課程內地生人數

第三類是港人最耳熟能詳的「單程證」。單程證的發行原因統稱為「家庭團聚」,多源於中港婚姻。只要夫婦其中一方為香港人,即可申請另一方來港。此外,在一定條件下,港人所生內地子女、與及港人在內地的父母,亦可申請來港。

黃子瑋說:「通常講內地新移民,指的就是這一類。」這類人多以女性為主。「始終與內地相比,香港是國際城市。對農村的女人來說,中港婚姻仍有一定吸引力。加上中國傳統文化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許多女人與香港男人結婚後,就來香港生活。」

2011 年人口普查數據,或許可以為我們描繪一個新移民的「典型」:女性、初中教育水平、居住公屋、從事服務業、銷售工作或任家庭主婦。

A Decorative Image

圖三:內地來港定居人士特徵

作為基層,這類新移民顯然比其他階層更需要社會福利資源。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視他們為建制派票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 畢竟,位處較低社會階層的他們,確實容易讓建制派有機可乘,藉「蛇齋餅粽」、親中社團社區網絡,進行籠絡、組織、收編,最後轉化成鐵票。

不過數據卻顯示,新移民人口比例並未與建制派得票率有顯著關連,這又是為甚麼呢?

*  *  *

中聯辦未需要出手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到九龍一家茶餐廳。

下午茶時間剛過,茶餐廳內人客不多,只有疏疏落落幾個阿伯在閱報、發呆。少頃,我們等候的男人現身。他就是那個「與中聯辦有緊密聯繫」的受訪者阿勤(化名)。

我們點了一份奶油豬。

「因為建制派做組織票,根本無包括新移民!」他一語把疑問道破。

所謂組織票有兩類,一是區議員透過配合各類型地區組織提供的資源舉辦褔利活動,例如蛇宴、秋季大旅行,拓展自己「電話簿」上的選民資料,從而建立牢固的票源,亦即鐵票。(詳見:【西環如何操控區選】專題文章 )其二是在中聯辦幕後操控下,由林林總總的親中社團主導牽引的票源。

「建制派最叻就係組織票。」阿勤說。「泛民反而最渣。佢哋以為有個光環,選民就識來 — 你估你係公廁咩,有燈人哋就識行過去,無腦!」一提起泛民不濟,阿勤就滔滔不絕。「第一,你(泛民)派出來的參選人數這麼少,完全唔知俾個咩反應你;第二,你真係無做地區工作。」

「對手泛民實在太爛!」他如此定讞。因此,他認為中聯辦至今仍不用考慮對新移民作針對性部署;單靠「食老本」,組織聯絡多年的街坊公公婆婆,已經足夠穩勝。這是新移民比例至今未影響選舉結果的第一個原因。

「你有無見到建制派打新移民旗號?我就見唔到。」

*  *  *

新移民常對政治冷感

然而,新移民會否限於成長經驗,及異於土生土長港人的價值觀,而自動自覺,票投「愛國愛港」的建制派政黨?亦未必。不少從內地而來的新移民,於政治上就像一隊沒有將帥的二打六,既不愛泛民,也不親建制。一如上篇文章開首,我們在彩德邨遇到的許多個案 — 對政治,新移民大多敬而遠之。

阿勤也想起自己做洗樓工作時,遇到相同情況。

「好多新移民來香港後,心態係依世都唔想再同大陸有關。」他一拍檯。「咁難得先逃離大陸,你唔好搞我啦!」

學者的研究亦確認這點。今年年中教育學院公布一項新移民調查結果,發現七成以上受訪者甚少或從不與親友討論政治及公共事務;有九成半受訪對象甚至坦言,不知道立法會有多少名直選議員。與此同時,去年年中城大、中大及浸大合作進行、有關新移民政治取態的地區調查亦顯示,受訪新移民於大部分問題上,「沒有意見」或「一半一半」的表態比率特別高。

某種意義上這也反映出,新移民是多麼不願意沾上哪怕一點政治的渾水。到選舉的時候,他們會否出來投票,以致建制派因而獲益?我們不能不打上一個大問號。

*  *  *

「新移民」被同化成「舊移民」?

新移民比例未必影響選情的另一原因是:這個群組佔整體人口的比例,目前其實還不算高。從文首的圖一可見,在大部分選區,居港年期為 7 – 10 年的新移民人口比例,都只在 4 % 以內[2],數字上未必足以左右大局。更何況如上面所述,新移民對政治特別冷感。就算他們符合資格(住滿七年又年滿十八歲),最後會正式登記成為選民以至步入票站的比率,依然偏低,影響選情的機會亦然。

加上如前所述,「新移民」一詞沒有明確定義。不少人,尤其是「溝淡論」的反對者,都相信隨著居港時間愈久,這些「新移民」理應會被同化成為「舊移民」,就如五、六十年代從北方逃離來港的大陸移民,已經成為了今天的香港人。換言之,在每日單程證來港人數有限額的情況下,未被同化的「新移民」人口照道理會維持穩定。甚至有人相信,所謂的「溝淡論」,會以相反方向進行 — 內地人來港,然後就被同化了。

這個「同化論」,也確實得到一些研究結果支持。上面提過,去年年中由城大、中大及浸大合作進行、有關新移民政治取態的地區調查,正正確認同化現象的存在。今年八月,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健民於《明報》論壇版刊出文章[3],以該調查的數據進行初步的分析,然後提出結論:新移民隨著居港年期日長,他們會逐漸受本地思想影響,政治取態與港人漸近。

該社區調查合共訪問了近千名人士,結果發現,儘管新移民與本地人在普選行政長官、平反六四、反對23條立法等社會及政治議題上,支持率有近 20% 的差異,但隨著前者居港年期愈長,兩組人的想法,日漸拉近。換句話說,「同化」正在發生。

A Decorative Image

圖四:本地出生人士與大陸移民於社會爭議中的取態

因此,用葉健民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推斷:由於新移民必須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才能投票,到他們一票在握時,其實已經歷至少七年「同化」,因此政治取向亦應該慢慢趨近大多數港人。所謂「新移民是建制派鐵票」之說,未必站得住腳。

葉健民文章的末段亦以此鼓勵民主派中人:雖然新移民與本地出生人士在很多問題上立場並不一致,但他們也可能受本地社教化過程影響。換句話說,即使現在他們政治冷感,甚至基於成長背景而親近建制,但「爭取他們的空間依然存在」。因此,如今泛民擴闊票源的一個可行策略,就是「積極地與這個群組加強接觸,更多溝通互動,主動施予援手」。

前路似乎頗為樂觀。

*  *  *

就這樣,新移民比例與建制派得票率無關的謎題解開了。甚至乎,根據葉健民的說法,新移民還可以是泛民政黨的爭取對象。

可是,政治又豈容天真。新移民通常政治冷感,不代表他們以後不會為蛇齋餅糭或各式福利而隨便投票。

泛民主派可以嘗試接觸新移民,爭取他們支持,但論及這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喧寒問暖,還是組織統戰,建制派都顯然優勝得多。

更重要的是,今天中聯辦未開始組織新移民,不代表它永遠不會這樣做;畢竟,它存在的一大目的,就是確保建制派在各級別選舉中獲勝。

中聯辦的視野,從來不是只看今年今天….

*  *  *

註 1:這做法有兩點局限:第一,用作分析的新移民人口局限於居港 7 - 10 年那批。留港未滿7年的尚未有投票權,固然該被排除在外,但來港 11 年,甚至是 15 年的呢?但在統計處的人口普查中卻跟那些已經來港幾十年的人一樣,被歸類為「來港十年以上」的一組。這班新移民的人口比例會否跟建制派得票率有關?抱歉,基於統計處數據的局限,我們分析不了。

第二,要研究新移民選票與建制派得票率的關係,最直接最精確的方法是將各區合資格選民中新移民的比例跟該區建制派的得票率比較。可是,由於選舉事務處沒有公開選民的統計資料,我們無從得知各區合資格選民中新移民的比例,因此只能採用由政府統計處提供、區內新移民人口佔全體人口的比例數字作分析。兩者的差異,無疑是以上分析的一大局限。但在選民數據並不公開的大難題下,用新移民人口比例代替選民比例作分析,已算是比較合理的方法。

註 2:由於香港政府未有公布選民出生地數據,故這裡須要作出一個假設:人口比例與選民比例大致相同。事實上,根據 2011 年人口普查的「內地來港定居未足 7 年人士」主題性報告,來港未足七年的人口中,15 歲以下的內地移民佔全部內地移民的 20.0%,比例較全港人口數字更高 (12.1%)。因此,合理推斷是新移民人口中,合資格選民的比例,比全港人口平均更低。

註 3:葉健民的調查並未包括居港年期為 7-10 年的新移民。他指,原因是調查中該組別的人數太少,未能在統計學上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