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文學家鄉 1】大江大海的小故事

A Decorative Image

「這世界上所有的暫別,如果碰到亂世,就是永別。」龍應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書寫道。

這片亂世,距離今天不遠,就在一世紀之內。

過去百年,中國經歷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再到參與二戰、抗日戰爭;來到國共之爭,分裂台海兩岸,華人散落四海。兩岸四地,乃至東南亞,歐美各地,幾乎到處都有唐人街,也就說明了哪裡都有華人的聚落。華人散居的情況,學術上更有 Chinese Diaspora 一說,意指近代華人大量移居海外的情況。

龍應台 2009 年回答兒子關於家族歷史的提問,如是寫下厚厚一本書,記住了一九四九前後的一個時代。從父母的經歷出發,順著找來朋友訪問,揭開了那年頭,多少人的無可奈何。數以百萬計的難民,遷至島嶼暫時躲避,誰也沒想到,一住下來就是落地生根了。

漂泊是亂世的常態,一個時代的記認。

年僅 17 歲的大男孩,背包裡只有簡單衣物和媽媽做的油餅,便與幾千個同學一路南下。離開河南,去到湖南,經由廣州,乘船來到台灣的高雄港。兩岸對峙之下,一去就幾乎半個世紀。他再次回鄉的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人世。

暫別就是永別。

1948 年 11 月 4 日,離開家鄉河南南陽,他對龍應台如是說:「那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

這個大男孩,就是今天我們認識的詩人瘂弦。

跟瘂弦一樣,懷著避難心態來到台灣的人,還有很多。像他,再度移民出國的,也不少。曾經一同發行《創世紀》詩刊的洛夫,生命都遭逢了「二度流放」──離開中國大陸,再離開台灣移民美加。

一再離開熟悉的家鄉,旅居更加陌生的外地,這批海外華人如何面對自身的文化背景,又怎樣融入異國生活模式,憑藉甚麼活過來?

洛夫早已明白原鄉永遠歸不去的現實,感嘆:「鄉愁是永遠治不好的病」。身為海外作家,從小接受華文教育的一代,他自願扛下傳承文化的責任,誓要做個有文化使命的作家。

從桂林到台灣再到美國的白先勇也一樣,書寫華文文學到推廣崑曲,心心念念,念念不忘的還是中國文化。從事文化工作的他深信,無論人在何處,「中華文化始終是我們的根」。

生於上海日本租界的林文月,二戰後移居台灣,後以學者身份留學京都,目前與女兒在美國生活。輾轉多地,她處之泰然,吐出一句「哪裡都一樣」的生活累積。

龍應台寫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本的開頭:「我能夠敘說的,是多麼的微小啊,再怎麼努力也只能給你半截山水,不是全幅寫真。但是從濃墨淡染和放手凌空之間,聰慧如你,或許能夠感覺一點點那個時代的蒙住的心跳?」大時代裡的個人,或者都像塵埃一樣脆弱,脆弱卻堅強地活下來,叫他們的記憶顯得並非微不足道。歷史書本隻字片語像個骨架,當事人的口述歷史完滿見證時代的血肉。顛沛流離流入大江大海之前,我們希望截取一代文學家,紙筆以外的經歷,呈現大敘事底下的小故事。

--

本系列訪問的文學家均為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 2」之主角。該影片由陳果、齊怡、陳懷恩、鄧勇星、王婉柔拍攝,描寫港台兩地七名文學大師──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及也斯的寫作歷程。

七部文學電影將於本月起,一連三月,在百老匯電影中心及 PALACE ifc 上映。

文/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