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我地呢班中學生.09】「女扮男」的天主教徒:不論性取向如何 無人能阻你做自己

A Decorative Image

「你最好嗌我小弟丫,唔好叫我小妹。」面前的中學生 CL 說。

L 是姓氏的縮寫,而 C 是 Colette,即聖女高萊德。出生於天主教家庭的 CL,小時候受洗成天主教徒,英文名字也是父母特地請神父取的。然而,他認為「CL」的稱呼更加貼近自己,說:「型啲,幾中性,啱我!」

童年生活並不愉快的 CL 記得,自從高小開始不時被同學欺負,男孩子尤其喜歡諷刺其性格和形象,「以前差唔多全世界都蝦我,都幾唔開心,我唔係好想再提」。

雖不抗拒校裙,但 CL 非常討厭短裙。他認為,裙子太短缺乏安全感,令穿著短裙的女性「無咗自衛能力,容易被人侵犯」。他雖然沒有類似的經歷,也沒有認識的人受到侵犯,但看到強姦新聞便會萌生恐懼,「我就係最驚呢啲,唔想自己係下一位,所以保護自己」。

「我決定咗女扮男,同埋單身一世,保障自己未來唔會受到其他嘢影響。」CL 喜歡中性打扮,強調喜歡穿著男仔衫,不代表討厭女仔衫;女扮男裝亦不一定要短髮,「但我好想試吓 gel 頭」。

性別光譜之上,16 歲的 CL 認為自己傾向「男嘅 role」。他又進一步指,跨性別人士主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接受手術,另一種則是透過打扮改變性別,「而我係透過打扮嗰啲」。他認為,無論男扮女,還是女扮男,最重要是「唔好破壞我嘅尊嚴」。

話雖如此,成長於天主教家庭,CL 承受的壓力極大。他畫畫時畫到雌雄同體時,媽媽便會說:「有無搞錯呀?你竟然畫呢啲嘢,早知唔俾你學畫畫!」父親的態度更為強硬,甚至會說:「你再話你唔結婚,扮男仔,我就踢死你!」近年,家姐拍拖之後,親戚又會問:「呢個係你家姐嘅男朋友,咁你呢?」

這些細細碎碎的語言堆疊起來,為 CL 帶來甚大的困擾。他想出席同志遊行,也被媽媽阻止,說:「佢話,如果係電視鏡頭見到你,你返去就知味道!好恐怖。」

CL 唯有在其他位置表達立場,例如學校的功課。DSE 選修視覺藝術的他,校內評估的其中一份習作,便是設計雌雄同體的服裝;而通識科的研習主題,則探討中學校園對於同性戀的接受程度,說:「呢啲功課都預咗俾人鬧,被人侮辱,被人踩,但我都會照做。」

「咩性傾向都好,你照去做囉,無人有資格阻止到你。」CL 坦言,無法同意部分《聖經》教義,亦承認自己不完全忠誠於天主,但他仍然堅持天主教徒的身份,說:「我覺得天主俾我智慧,我有善用。我有明辨是非嘅能力,有自決權,可以透過呢啲智慧來決定我嘅命運」。

(註:文中提及「女扮男」、「跨性別」等用語,取自受訪者使用的字眼。)

A Decorativ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