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我地呢班中學生.08】不服從女生:我愛媽咪 不愛她設定的路

A Decorative Image

訪問開始不久,這個名叫「一一」的中五女生便說:「我覺得自己會完成一啲好偉大的事。」語氣十分自信。

她說,自己每天上學都很有衝勁,因為她的人生目標是改變世界、改變社會,在此之前,在學就是重要的磨練階段。

一一喜歡思考。讀中三時某天,她心血來潮,忽然在想:究竟我點解要返學?她走去問母親,對方反問她:你覺得呢?一一想了一會,按直覺作答:「我返學不是為咗錢。」母親十分吃驚,周圍跟姨媽姑姐複述,就連去銀行提款,也要跟櫃枱職員說起這事。

「佢覺得,讀書就是為了搵錢去生存。我話,咁點解唔可以為興趣呢?」

一一的興趣是視覺藝術,自小獲讚有天分,自己亦樂在其中,「做的時候,幾攰都唔會覺得辛苦。」她又雀躍地向記者憶述,之前試過在學校用石頭作畫,用紅、黃、藍三種顏料調色,然後按心情亂畫,結果畫完,同學們都大讚「畫得好靚」,甚至嚷著要跟作品合照,一一很滿足:「我自己覺得其實真係幾靚。」

亦因此,她希望自己有天可以從事設計,慢慢改變社會,改變世界。

教人意外的是,她升中四時,沒有選修心愛的視覺藝術。

「媽咪、屋企人、隔離啲阿姨都話唔好,話搵唔到食……」一一後來跟視藝科老師談過,「如果要考大學,靠 VA(Visual Arts)個分係難啲。」她說自己很想讀大學,所以聽從長輩建議,改走一條較安全的路。

一一承認,自己一方面有團火,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改變世界;另一方面,背後卻有股力量把自己向後扯。這股力量,叫「家庭」。

她的家庭來自低下階層,父親在酒店工作,為人保守,不喜改變;母親當保安,捱過很多苦。一如很多為口奔馳的香港家庭,他倆除了雨傘運動時罵了兩句,平日很少理會政治,「佢哋覺得自己生活都未搞掂,駛乜理人哋。」

對於自己和父母的分別,一一其實很理解。「他們那個年代出世的人,資源比較貧乏,三餐都未搞掂,好自然唔會理人哋。但我知道自己唔係,我已經滿足咗佢以前無嘅嘢,我咪去另一個 level 囉!」

一一跟母親關係一直很好,一提起對方,就眼泛淚光。「媽咪影響我好多,我覺得佢好勁,好捱得……」她也知道母親對她的期望。除了「上學的意義」,她也曾跟對方討論過將來職業的選擇,母親想她當護士,「佢覺得人工高啦,需求大,唔會無工做,又準時收工放工。」一一卻認定自己性格粗心大意,根本不適合照顧病人,她說她想做 designer。

聽得出一一很重視家人,尤其是母親,雖然這往往成為她思考未來的煩惱源頭。「我知佢係為我好,但她的意願和我的意願一定會違背。」

幾經思考,一一想到一個她眼中「兩全其美」的辦法:先努力考上大學,讀心理學或社會學,之後出來找份穩定的好工,做幾年,儲點錢,然後再讀設計,做設計。

「我同媽咪講,等到我有資本,我唔需要問你攞錢,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時候,我就會去闖自己的世界。」

對此,母親的反應是:「算啦,講都唔聽。」

一一預期,未來的日子還會遇上許多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角力,她會提醒自己,一切要取平衡,不能為自己團火太自私,而忽略他人感受。但無論如何,她始終相信,自己會勝出這場角力戰。

就如她在訪問開首說的那句話。

A Decorativ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