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莎翁歷史劇到《權力遊戲》
從「第一對開本」說起
於蘇格蘭南部西岸對開的布特島 (Isle of Bute) 上,聳立着一座歌德復興式建築風格的斯圖爾特山大屋 (Mount Stuart House) 。這座瑰麗堂皇的宏偉古宅,興建於十九世紀末,據說擁有世界第一座室內暖水游泳池,亦是蘇格蘭第一家配備電力、電話線、私家電梯等的超級豪宅。宅外有大理石庭院,宅內亦有收藏不少珍貴典籍的圖書館。 2016 年適值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逝世的 400 週年, 4 月上旬,於這家大宅圖書館內,竟然發現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第一對開本 (First Folio) 」。
「第一對開本」為歷史上第一次把莎翁三十六部作品出版的合集,當年印行約 750 部,現存僅二百多部。最早把莎翁戲劇劃分作喜劇、歷史劇和悲劇三大類來作編纂的,就是這「第一對開本」。 10 齣歷史劇,其中《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第一二部、《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三部曲以及《理查三世》等八套,涵蓋了英國歷史上自 1455 年始歷時 30 年的慘烈內戰。內戰由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爭奪英格蘭王位而挑起。對於爭奪王位的蘭開斯特 (Lancaster) 和約克 (York) 兩個家族,莎士比亞分別以紅色和白色的玫瑰為表徵,由是後世便以「玫瑰戰爭 (War of the Roses) 」來命名這場戰爭。最後,由蘭卡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 (Henry Tudor) 殺掉理查三世而取得王位,是為亨利七世,由他與約克家族的伊莉莎白聯姻來結束了「玫瑰戰爭」,英格蘭亦隨之邁入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撰作上述八部劇作之時,距離內戰的完結,才不過一個世紀的光景。
「第一對開本」雖然在排字和校對上的工夫都做得粗疏、錯誤不少,卻能夠提供最接近莎翁本懷的文本,因為現代版的全集本其實已經歷代編輯修改。自 80 年代開始,便有不少劇團依據「第一對開本」來作演出; 90 年代後,亦有平裝本的「第一對開本」印刷問世,大大增強其流通性。
然而,莎劇雖然偉大,「第一對開本」的價值也動輒千萬港元以上,但對今天的普羅大眾而言,卻是艱澀難讀的「小眾趣味」,甚至比古典音樂與歌劇更為「小眾」,非有一定程度的英國文學根底、歷史知識才能進其殿堂。於凡事講求速度、即食、官能刺激的今天,莎劇是注定難以普及的了。人生如戲,偉大如莎士比亞的成就,亦難敵時代巨輪,恰如莎翁所言:「 All the world ’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
從「玫瑰戰爭」到「玫瑰演義」
莎翁的歷史劇雖可嚇怕不少現代人,但近年一套同樣以「玫瑰戰爭」為藍本的流行小說,不但締造出超過六千萬的銷量,翻譯文字亦逾四十種,而且根據小說拍成的電視劇集,更是有線電視有史以來擁有最多觀眾的電視作品,全球粉絲數目竟達幾千萬。George R.R. Martin於一九九六年出版名為《冰與火之歌 (A Song of Ice and Fire) 》的第一卷,至今二十年,才出到第五卷,還欠兩卷始得完成。但以第一卷副題《權力遊戲 (A Game of Thrones) 》為名的電視連續劇 Game of Thrones ,則即將推出第六季,進度比小說寫作還要快。因此,雖然之前幾季的電視製作,都忠於原著,但自今季開始,則變成依據作者(也是該電視作品的監製)扼要講述未來發展方向的自由創作。
不論小說或劇集,都未有明言是借鏡自「玫瑰戰爭」。事實上,《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故事發展,既以奇詭聞名,當然亦不會把已知史實依樣葫蘆地搬演一遍。話雖如此,小說中不少角色,都活脫自「玫瑰戰爭」的重要人物,甚至主要的劇情轉折,亦能於歷史中找到註腳,堪稱為一部另類的「玫瑰演義」。
故事開展,環繞着蘭尼斯特 (Lannister) 和史塔克 (Stark) 兩個家族,因為各種原因而爭奪最高「鐵王座 (Iron Throne) 」的鬥爭為主軸,已隱然影射出「玫瑰戰爭」中的 Lancaster 和 York 兩方。其中,小說中 Sansa Stark 的原型,便是上面提到的伊莉莎白; Ned Stark 的悲慘命運,則是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York) 及其子愛德華四世的混合體;美麗、淫蕩卻又野心極大的王后 CerseiLannister ,顯然即是亨利六世王后、安茹家族的瑪格麗特 (Margaret of Anjou) 的翻版;至於惡名昭彰、殘忍變態的 King Joffrey ,便是瑪格麗特的兒子愛德華 (Edward of Westminster) ;睿智的侏儒 TyrionLannister ,亦甚有理查三世的影子;此外, Robb Stark 無疑是約克家族愛德華四世的化身;瘋癲無道的 “Mad King” Aerys II Targaryen ,亦為亨利六世的縮影。上述只稍舉數例而已,至於某些劇情發展,如令人不寒而慄的「紅色婚宴」,也同樣有史實可據。從英史角度來看此現代作品,便可衍生另一番的趣味。
但即使對歷史不甚了了,亦無損這部奇幻大作的吸引力。作者 Martin 的成功之處,是能夠以淺白的筆觸,細膩而深刻地描繪出人性種種。故事裏面參與戰爭的貴族,有七個之多,出現的人物角色繁雜,但作者卻能為每個家族所處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都描述得各具姿彩,各個角色都勾劃立體、別具性格;更引人入勝的是作者無窮想像力,劇情高低跌宕、出人意表,令讀者對書中角色都生出感情,真摯地關心他們日後的發展。正因為書中人物關係繁多而錯綜複雜,令我粗讀過第一卷後,亦不得不暫時擱下,期待作者七卷齊備之時,才一氣呵成的完卷。但據之拍成的電視劇倒是有追看的。
神劇之最
這套電視製作,劇本處理出色,不具「搬字過紙」的呆滯,而見張力處處,演員都有極為出色的表現。而且影像流麗,瑰麗處氣勢磅礡、質樸處簡潔動人,各處領土都能別具異國風情;投放在服裝、化妝、配樂、電腦特技等心血,以至特別為其中一族人而請來語言學家重新建構的一套新語言,都令人看得目不暇給。可以想像,這樣的一部作品,製作費肯定不菲──據說每集 1 小時所需,平均便在 600 萬美元以上。當然,製作費不可能跟作品質素掛勾。近日因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爭拗,其實對於這部電影是否值得獲頒這個獎項,可以研討的題目和論點很多,但偏偏有資深電影工作人,認為電影製作費相當有限,不配獲獎。周星馳於《食神》中,不是已演示過一碗廉宜的叉燒飯,也可以勝過充滿珍饈百味的佛跳牆嗎?藝術之道,在乎一心;製作費的高低,跟作品的成就,並無必然關係,問題是費用是否用得其所。《權力遊戲》的成功,不在於其高昂製作費,而在於善用資源,用心為觀眾營造出一個境界、一種景觀、一份深情。此如蘭尼斯特與史塔克兩個家族,演員分別用上英國南方與北方口音,以茲分別,如是等細微之處,皆處理得一絲不苟。
把每卷厚達 700-800 頁的小說,濃縮成每季十個小時電視製作,談何容易?因此,畫面上的每一秒鐘,不論對白、燈光、攝影、演出,都盡顯精雕細刻、緊密調度。即使頗有批評謂此劇賣弄血腥、色情,但若回顧現代歷史學家對「玫瑰戰爭」中陶頓戰役 (Battle of Towton) 等戰事的研究,便當知戰爭史實的殘酷,勉強為戲中暴力場面開說,亦可以說是一種「寫實」手法而已;從商業角度而言,這樣的史詩製作,牽涉權力慾望、人性貪婪、生命無常、正義代價等嚴肅論題,要擴大不同的觀眾層面,亦唯有利用這類「血、肉橫飛」的點綴了。
幾年之間,《權力遊戲》能建立起龐大的粉絲族群,既有網上討論區的熱烈議論,也有大學學者出版專著研究書中的哲學思想、牽涉的歷史背景等,真正的能夠做到「雅俗共賞」。甚麼時候,我們的《紅樓夢》、《三國演義》等,才有這種級數和深度的電視製作?
於此回應筆者另篇談及人文精神的價值:作者 George R. R. Martin 今天當然已算「名成利就」了,誰還堅持念人文系沒有出息?
(原載《閱刊》 2016 年 5 、 6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