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年輕人都不信任大人了?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由客戶提供)

社會事件持續未歇、世紀疫症來襲,快要把市民壓得喘不過氣,港人精神健康已響起警號,更有人形容香港正面臨「精神健康海嘯」。惟在社會失去互信下,精神受困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拒絕向專業求助,怎辦? 

「先識別後轉介」正是沿用已久、向情緒受困的年輕人伸出援手的模式。但這舊有模式能否承接當下年輕人的需要?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張家寶一起討論。 

鄭:鄭寶君 

張:張家寶 

鄭:記得有「衝衝子」來見我,連在哪裏讀書都不肯說,全無信任可言。我告訴他,想講多少就多少,也得保障自己。我們之間有權力差異,必須讓年輕人明白自己的權益。我們見了四次,經歷漫長的過程,釋出很多的善意與尊重,他才願意提起在警民衝突現場的經歷。 

張:我不否定識別工具的價值,但在缺乏信任基礎下,要怎樣用才有效呢?這是我們要深思的。 

去年九月,同事在中學做簡單識別,請學生寫出心聲。有低年班同學叩問社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覺得人生沒希望。也有同學直言死了更好。年輕人都變得很敏感,有時社工因為擔心他們,說一句不認同的話,他們就會退縮,不願再溝通。  

有同事跑去支援參與罷課的學生,負責的主席同學直言:「這陣子大家都承受很大壓力,如有需要可找社工,但千萬別什麼都告訴他。」同事於是每天都經過那群學生的班房,每天都去打招呼,直至學生主動來叩門,接着連主席同學也來傾心事了。我們都得用幾倍的時間來建立信任。 

年輕人需要甚麼? 

張:有回我問一位中六生,有什麼想我們幫你的?他反問:「社工的網絡是否很強?有沒有方法聯繫政府的人?我很想他們聽我們的意見,少少轉變都很滿足。我並非『衝衝子』,只想有直接對話的機會,你可否幫我?」我們努力尋找資源應對他們的情緒需要,但他們再一次告訴我,現在需要的不只這些。 

鄭:充權很重要,社會事件上,青年常常覺得自己無權、沒事可以掌控。你得把選擇權交給他們,讓他們決定如何照顧好自己。業界不能再專注於個人的行為情緒困擾,應由全人角度出發提供支援。我們需要合力建構一個集結資源的平台,引入青少年參與,一起討論資源運用,由他們決定怎樣幫自己。 

張:因為信任崩潰,社工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社區工作變得舉步維艱。我們得發掘年輕人身邊的資源,譬如配對有共同經歷的學生,定期傾談,好讓彼此知道自己並非活在平衡時空中,沒有被遺忘被孤立。關係很重要,對學生而言,這是很即時的療癒。 

拒絕向專業求助是很正常的,我們應該是最後一着,但請別一個人過,至於相信誰/要跟誰一起過,我相信他們有能力去選擇。 

同行.共學.療癒

對話重要,尤其在社會轉變的浪潮下,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出「港講訴 Time to Heal」計劃,希望與社群同行,處理心理、精神創傷,築起促進家庭及社會對話的空間。

計劃支援因社會危機或疫情而出現心理及精神創傷的市民。計劃不限年齡、不分政見、毋須入息審查,只需申請人提供姓氏,性別及身份證頭四個數字,由社工轉介提交申請。

計劃提供「心理治療現金資助」及「精神科醫療現金資助」,每項資助上限為7,000港元,讓申請人可用津貼自行向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求診。其中,心理治療資助使用範圍涵蓋臨床心理治療、輔導心理治療、教育心理治療、家庭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申請人與醫生或心理學家的對話會保密,即使負責轉介申請的社工也不會知悉內容。

計劃網址: https://www.timetoheal.org.hk/

電話/Whatsapp: 9010 2980│電郵: [email protected]

文章摘錄自《社情》10月號 ─ 港講訴Time to Heal,閱讀全文: https://bit.ly/2RWdr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