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in read

【專訪】楊嘉輝:哪裡才會是個天堂?

A Decorative Image

「心中想與你,變做鳥和魚,置身海闊天空裡。」

在無形和有形的戰爭和邊界中,哪裡會是個海闊天空?

「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們的工作就是創造世界(world making)。」楊嘉輝(Samson)以聲音作品為人認識,作品圍繞戰爭、疆界議題、對慈善的反思。在這樣的一個世代,一個世界創造者,創造的可以是怎樣的世界?

那個平日下午,我們相約在Samson的工作室做訪問。他的電腦桌面上,有很多張備忘錄,記下了不同的關鍵詞,組成一個網,嘗試去編織他腦海中的烏托邦。Samson最近在工作室籌備的,是12月的現場廣播裝置作品,以「那裡會是個天堂」為題,探討烏托邦這個議題。他邀請了12位他認為是某種意義上的烏托邦主義者,在流動廣播車裡進行訪談,其中一小時在電台同步播放。

在數十個關鍵詞中,其中一個,是許願池。就是在商場會看見的那種水池,人們心裡想著一個願望,向水池內拋下一個金幣,作出許願。

A Decorative Image

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

幽靈部隊

「大氣電波廣播這個動作本身也有烏托邦的意義,就像將金幣拋進許願池裡。」聲音在戰爭歷史中的位置比我們想像中重要。在二戰的時候,在美國有一隊名叫「幽靈部隊」的特別部隊,由藝術工作者所組成。其中負責廣播的人,會事先錄製和混合裝甲和步兵等戰爭聲音,在公共場合廣播,欺詐敵人。

在前作《夜曲》中,Samson運用電影現場配音技術,為戰爭畫面作現場即興配音。由戰爭開始,延伸到烏托邦,是一個兩極的討論,還是一個順時序的敘述?聲音廣播是在無形地宣示疆界。「自古以來我們看衝突的歷史,大氣電波廣播是很重要的工具。例如在中國大陸未開放的時候,美國會廣播有關民主思想的訊息,以廣播作宣傳工具。這個歷史非常之久。」

A Decorative Image

藝術家楊嘉輝在 Art Basel 現場演繹《夜曲》 (圖:藝術家楊嘉輝個人網站)

「我發出的聲音廣播能觸及的地方,就是我的疆界。」Samson說,而以烏托邦作主題廣播,也是在宣示疆界。「在大家不相信對未來有美好想像的時代,坐在車裡12小時,找12個嘉賓,討論大家似乎不再相信會出現的烏托邦。有些人會覺得很無謂,但這個姿勢,就是一種烏托邦的意義。」

不是烏托邦主義者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已的天堂。例如12位受訪者中,有些人從事社區工作,有些人從事學術研究。這些人對烏托邦有不同的理解,以不同的方法,在不同崗位上,創造自已的烏托邦。至於Samson呢?「我不認為我是一個烏托邦主義者。」他從事創作也不是存在著要改變世界的本意。他認為作為一個烏托邦主義者,會在心裡有一個烏托邦的藍圖,然後會用行動去執行那個藍圖。

A Decorative Image

《那裡會是個天堂》主視覺

創作對他來說,就是一個藉口,去專注地思考一個感興趣的議題。「創作是一個發問的過程,在很實實在在地幫我處理一些問題。創作的過程會逼使自已用不同角度去研究、思想那個議題。就算到作品完成後,也未必有答案,但這也不要緊。」

創作的世界,就是Samson的天堂。

A Decorative Image

(圖片來源:New Arts Power Facebook)

世界會變好  但我們不要急

「也就好像以拋物線將金幣拋進許願池。」Samson形容,每一次創作都是做一個世界。「我不是在創造一個自己希望發生的世界(not making the world in the image of myself),或許這個創造世界的動作,只是表達一種對未來世界更好的一個想像。假如藍圖不按照自己希望的發生,我也不會覺得沮喪。」懷著一個願景將金幣拋到水池裡,我們不一定真的認為事情會如你所願地發生,但當金幣接觸水面發出「咚」的一聲,本身就會帶來愉悅感。Samson說,他的「表達」不是要與人辯論,而只是在行使每個人也有的「表達的權利」。

那麼Samson會否認為世界會變得更好?他的答案是正面的。

A Decorative Image

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

「下一代一定會比現在變得更好」的假定,是工業革命以後的產物。中世紀的時候,大家都住在比較小的社區或城鎮,你不會假定在同一世代中,能看到社會狀態的大改變。但工業革命以後,我們覺得,革命好像要簡單按個鍵就開始,說要改變,下個星期就要變好。我們忘記了有些事情是要用一百年、二百年去完成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但我們看未來看得有多遠呢?我覺得世界會變得更好,但花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長得多。所以不要急。」

「那裡會是個天堂」,那麼「那裡」是哪裡?與其說這個作品是一個答案,不如說是一個問題。甚至乎,這並不是一個作品,只是一個資料搜集的過程,一個發問。Samson提及其中一個對烏托邦的投射,是陳百強在1981年的電影《失業生》中,在置地廣場自彈自唱《有了你》。這個世代我們都在不同範疇懷疑過往時代的美好,停止對未來美好的想像。或許每個人的天堂其實在不同的地方,但同時創造自己的世界,就會找到一個方法「輕鬆自如,同吸清新空氣」。

A Decorative Image

——

《那裡會是個天堂》

受訪嘉賓:

Sam Elmi,社區領袖
馮美華,獨立藝文工作者
何秀蘭,從政者
黎肖嫻,媒體藝術家
羅乃新,鋼琴演奏家
沈旭暉,國際關係學者
鄧小樺,詩人
曾翠珊,電影導演
胡敏儀,藝術打雜
王惠芬,香港融樂會創辦人

29.12.2018
8am – 8pm
網上直播及重溫
mixlr.com/samsonyoung

7pm – 8pm
香港電台第四台FM 97.6-98.9同步播放

直播車計劃停泊地點:

8am – 11am                            銅鑼灣百德新街附近              
11:30am – 2pm                       尖沙咀海防道附近
2:30pm – 4pm                         旺角亞皆老街附近
4:30pm – 6pm                         深水埗福榮街附近

(確實時間及停泊地點請留意JCNAP Facebook公布)

第二屆「賽馬會藝壇新勢力」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策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支持的「賽馬會藝壇新勢力」已於9月再度開鑼。這個為期五個月的大型本地藝術節,以「Our Talents, Our Pride 創意人才,成就香港」為題,進行一系列多元化藝術節目及超過一百五十多節的社區和教育活動,讓大家認識到本地優秀藝術家,欣賞他們的作品,並為他們為香港爭光,引以為傲。

網址www.newartspower.hk 手機應用程式搜尋「JCNAP賽馬會藝壇新勢力」

(本文為立場新聞 x 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的合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