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in read

姚松炎為何保不住民協選民支持? 譚國僑:Plan B爭議後遺、「反DQ」非基層關注

A Decorative Image

姚松炎在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敗陣後,各方紛紛尋找敗因。

票站數據顯示,姚在非建制票倉流失大量選票,包括多個由民協擔任區議員的非建制派「票倉」,隨即引來「民協助選不力」的質疑。馮檢基在選舉翌日即在 facebook 反駁指,姚松炎在深水埗每區得票,都比 2016 年民協譚國僑為高,質疑「有人要我地幫手攞埋黄毓民,游蕙晶等等D票,否則民協要負責」的說法不負責任,是尋找代罪羔羊。

換句話說,馮檢基認為,姚松炎流失的選票來自本土派,而非民協。但這是否屬實?

根據各票站結果,我們可在選區的層次上,進一步分析 2016 年立法會選舉中民協的支持度(即譚國僑在各區的得票率),和今次選舉中姚松炎流失選票幅度(每一細區中 2018 年姚松炎得票率比非建制派在 2016 立法會選舉中的得票率跌了多少)的關係。

結果顯示,姚松炎的失票幅度和換屆選舉中民協得票率之間的關係相當顯著。相關系數達 0.720。民協譚國僑在上次選舉中得票越多的地區,亦正是姚松炎失票幅度較大的地區。

A Decorative Image

其他泛民政黨卻不然。分析 2016 年民主黨黃碧雲名單得票率與今次姚松炎失票幅度的相關性,則呈現反向關係(相關系數為 -0.643),即民主黨得票率愈高的地區,姚松炎流失的選票比例愈低。換個說法,姚「保住了」民主黨的選票。

那麼馮檢基所指的本土派呢?若分析本土派(游蕙禎、黃毓民、何志光)2016 年得票率與姚松炎失票幅度的相關性,相關系數是 0.328。雖然是正向關係,即本土派得票率愈高地區,姚松炎失票幅度亦愈大,但相關性並不強。

數據分析顯示,「民協因素」是今次姚松炎敗選的原因之一,無可爭議。但如何詮釋這「民協因素」,卻值得深思。選後不少評論批評民協成員「助選不力」,但反過來,也可以說是姚松炎「保不住」民協地區市民的選票。現象沒錯存在,但具體如何、為何發生,則需要詳細解構。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便在端傳媒撰文,用數據分析結果,並指「對分析結果最合理的詮釋,是初選中的 plan B 爭議,令姚松炎頗為大幅度地失去民協選民的支持,成為敗選的原因之一」,「爭議對民協選民的影響是直接的,並不取決於民協區議員的拉票落力程度。」

姚松炎為何大幅度地失去民協選民的支持?

*   *   *

譚國僑:已盡力做 民協問心無愧

民協譚國僑是「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區議員,此區是姚松炎失票幅度最大 (-19.4) 的一區,而譚本人則是 2016 年民協出戰立法會選舉代表。

譚國僑接受《立場新聞》訪問,否認「民協hea做」的說法。他指今次姚的選戰,「我哋(民協)可以做到嘅嘢、能力上都盡力做,我覺得係問心無愧」。

若然民協已「盡力做」,為何姚的得票仍然大跌?譚國僑的答案與學者不謀而合 — 是民主派初選帶來的影響:「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成個泛民初選 plan A、plan B,係令到好多民協,或者阿基的 fans 好唔開心。當佢唔開心的時候,又好難推動到佢撐一個係阿基對手的人(按:姚松炎),雖然佢係民主派的代表。」譚國僑指,有些原屬民協的支持者,可能「畀面民協」而不投建制,於是不出來投票而已;但有些中間選民,也可能被建制吸引。

一名民協支持者、大坑南山區老街坊梁太便向《立場新聞》記者表示,姚松炎及其義工團隊,在民主派初選時指民協馮檢基「出賣民主、鎅票」,感到「好唔開心」。即使最終投票予姚,也是迫於無奈、含淚投票而已。

也有「荔枝角南」選區選民向記者透露,過去曾在區議會中投票予民協區議員;但由於今次立法會補選兩個候選人都不認識,故投了靠眾多義工催票的鄭泳舜。

A Decorative Image

基層地區不關心 DQ 議題

在大坑、南山耕耘多年的譚國僑又指,基層地區街坊的政治意識形態不那麼「非黑即白」,民主派在是次補選中主打的「反 DQ 牌」根本非選民關注,自然又影響民主派得票。譚國僑更舉出了一個例子 — 大坑東邨某座的互助委員會主席曾在 2015 年區議會選舉時支持他,但今次選舉對方不同意民主派「重奪 DQ 議席」的說法,故倒戈幫民建聯鄭泳舜拉票。

另一邊廂,譚國僑這樣分析姚松炎的短處:「你要建立專業、規劃(的形象),跟住政治(議題)就係 DQ,兩個範疇都對很基層的區,有少少離地。」譚國僑指,自己在地區多年,深知這樣的選舉策略對地區基層來說不奏效,故在助選時也自行調整,強調「民建聯反對全民退休保障」等等。

譚國僑更指:「Edward (姚松炎)一 call,逢請必到,逢到必多(人)。」譚國僑表示,民協區議員為姚松炎助選時穿著民協風衣,一度惹來爭議;但穿上民協風衣助選正表現了「整個民協撐姚」。他希望批評民協的人只是對選舉失望,僅一時衝口而出而已。

A Decorative Image

譚國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