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築跡.2】從畫則到做傢俬 張凱琨:我對建築定義不變 盼設計改善生活
室內設計不是建築嗎?陸沛靈覺得需要時間適應心態,但張凱琨卻因為個人經歷,早已越過這道關口。
曾經,他一個人穿著全套西裝,帶著一疊圖紙在身,趕在截止期限之前將文件呈交政府部門。一如所料,設計需要修訂,否則不獲審批。審批只是第一步,骨牌效應之下,整項建築工作延誤,牽涉的改動極多,並非一個小職員所能承擔。他只能做的是爭分奪秒地按計劃完成任務。在人來人往的電梯大堂,他旁若無人地跪在地下,攤開 A1 大小的圖紙,拿出隨身的比例尺和筆,就地即時修改圖則。不時有行人見狀,投以奇怪的目光,甚至有人開口道:「做乜搞到咁遲? 做乜搞到咁樣?」
「 好大壓力,少少尷尬,印象深刻。」事隔多年,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碩士學位、曾於意大利工作的建築師張凱琨(Dennis Cheung)難忘在香港大型建築事務所工作的挑戰。出盡辦法,滿足他人要求,他當時問自己:何不將這種態度直接應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呢?相對於畫則起樓的大型建設,他回想起海外求學的經歷,發現自己更享受研究機器和物料,喜歡直接影響生活的日常設計,悄悄埋下自立門戶的種子。2015 年,他終於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從環保角度出發營建空間和設計傢俬。乍看起來,他好像「改行轉職」,告別傳統理解的「建築師」身份,但說:「我對建築定義不變:建築是要用設計令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建築師張凱琨(Dennis Cheung)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赴海外發展 旨在寬闊世界觀
中學就讀於拔萃男書院的張凱琨,中三開始接觸攝影,喜歡用快門菲林,捕捉城市的光影和空間。他認為,建築是「又理性又藝術」的學科,所以投考港大建築系,展開他在建築設計領域的探索。大學期間,他曾到美國麻省理工大學作交換生,對該校重視實踐的碩士課程感興趣,便決定本科畢業後赴美進修。
「MIT教到我的是:我的概念是否可行要親身去試驗。建築的功能在於,能否用你的設計令人生活過得更好?人類文明、文化是否可以因而更進一步?」
麻省理工碩士在學期間,張凱琨又曾到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北京分部工作。他憶述日本公司的做法,每個小隊每個星期都獲安排固定時間與老闆見面,討論時間好少,所以小隊習慣預做三個方案,讓老闆從中選擇有潛力者繼續發展。他認為外地工作的經驗,有助從中學習不同事務所處理項目時,設計和做決定的模式。
張凱琨曾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進修 (George X. Lin 攝,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之後,張凱琨選擇繼續海外探索。他曾到意大利工作,但不覺「外國飯香」,反而感受到當地經濟的蕭條。朝早 10 點返工,中午12點放飯;下午,好多公司工作兩個鐘頭之後,三點鐘又休息,食下午茶,跟住五點鐘就放工。他強調,不是個別行業習性,銀行零售也是如此,「亞洲同歐洲的速度完全不同」。
「去外國工作都是想知道這個世界怎樣運作。有一個比較完整和寬闊的世界觀,在今時今日做設計會更加有好處。後來,我回港發展是想希望可以做到一些可以改變到香港的事情。」
大公司分工仔細 不甘成為部件專家
2013 年,張凱琨回流返港,展開建築事務所打工生涯。他承認, 香港建築條例雖然嚴謹得似是限制創意和發揮空間,但同時亦都避免發生安全問題。從事建築設計工作,他認為框架是無可避免地存在,只是不同城市的框架鬆緊程度不一樣,「但一定要stay positive,才可以在有限的空間繼續做落去。」
建築事務所分設計和執行兩大分類。建築師黎雋維曾介紹過,執行建築事務的工作是向外國的設計建築師提供意見,務求使建築物符合所在地的建築法例要求。而張凱琨之前所做的公司正是這類,主要負責處理圖則呈送政府審批的工序。他解釋,大型建築事務所有如機器,每個建築師各有所屬分工。為了發揮熟能生巧的優勢,一旦設定專長,所有相關的設計都交由同一批建築師負責。負責的部分可以很微細,微細如一個門把的設計。一旦育成專長,公司所有項目的門把都交由你設計,隨著經驗累積,你便會成為「門把專家」。
(網絡圖片)
與其練成「專家」,張凱琨更希望探索不同可能性。又如,建築系畢業生大多都會進入建築事務所,「幫不同發展商起樓」;也有部分同學投考政府工,或者直接到地產發展商集團工作。畢業生一般由建築事務助理(Architectural Assistant)做起,兩年後開始考牌,不少人獲得專業資格之後就會跳槽,轉換機構謀求晉升機會。對張凱琨來說,這些事業階梯亦不吸引。
兼做傢俬非「撈偏」 建築初心仍不變
如何秉持專業的同時,又正面積地回應社會需要?與其糾纏於發展商與政府部門之間,張凱琨寧願跳出傳統建築師的想像,由小節入手,涉足生產製造商的領域,將建築設計的技術應用於日常傢具。就像早年的 ButterPly 傢俬,他與設計師顧力恒(Nick),將傳統「入榫」技術應用到傢具組裝。
「我們所做的事雖然規模較小,但希望可以藉此方法令更多人享受到科技或者設計改善生活的體驗。」
張凱琨與設計師顧力恒(Nick)將傳統「入榫」技術應用到傢具組裝,推出ButterPly 傢俬。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設計可在香港進行,但生產難以本地完成。張凱琨指,大如預製建築部件,小如傢具,大多出自佛山、東莞一帶的工廠,而且經驗豐富,「撇除政見,大陸係有佢嘅好處,可以用得到,甚至可以為全球做到啲嘢」。傢俬之外,他現時事務所亦參與商舖、學校的室內設計工作,甚至品牌設計亦有涉獵。項目客戶有本地,亦有境外委約。如果只集中於一個類型或某些工種,他問:「由大公司跳出來做,冒險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雖然如此,張凱琨透露有時親戚聚會問起「而家好似『撈偏』了,會否不開心?」類似的說法令他哭笑不得,「其實我對建築的定義和理解沒有改變」。他認為,建築就是「令城市變得更宜居」的方法。現時工作挑戰與創新兼備,藉著設計改善人們生活,並非違背初衷,而是延續、甚至普及他對建築的理解,「建築定義社會、城市、文化。我不想被劃定於某個範圍。我希望可以主動地定義建築的邊界。」
文/黎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