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築跡.前言】香港建築零設計? 本地建築師有話兒
今年 3 月,恆地公佈中環美利道停車場重建項目的新大樓模擬圖,隨即掀起坊間熱烈討論,評價毀譽參半。設計由已故建築女王 Zaha Hadid 的事務所操刀,一貫曲線風格,配上反光鏡面外牆,酷似藝術家 Jeff Koons 名作「氣球狗」。有人大讚造型令人耳目一新,亦有人批評設計突兀,與周邊建築格格不入,更憂心外牆反射太陽光,炎炎夏日倍煎熬。
圖左:中環美利道停車場重建模擬圖
「建築類像公共藝術,與公眾接觸,總有人喜歡或討厭。看人們怎樣討論,我覺得這才是有趣之處。」香港建築事務所 Atelier Nuno Architects 行政總監鄧漢添說。鄧也玩曲線,去年翻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大堂,從天花到座椅都採用了流線設計,獲得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室內設計獎項。他直言不覺美利道項目的曲線設計有多稀奇,認為做「完美直線」比曲線更難,反而是坊間對建築熱烈討論更令他感興奮,「只要我們討論,我們就參與其中」。
僅公開一張建築外觀模擬圖,就引起各方迴響,而且並非一面倒的負評,確是香港近年少見。究竟是因設計高人一籌,抑或大家都對 Zaha Hadid 趨之若鶩?為何香港的大型建築項目總愛找國際建築事務所操刀?
「我估兩樣嘅,一可能真係想要個 design 啦,二就有啲人係想要個名㗎啫。」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首席建築師陸沛靈笑言。 呂元祥建築事務所,是這次美利道停車場重建項目的執行建築事務所,負責與 Zaha Hadid 事務所接頭,務求使設計符合香港建築條例要求。陸沛靈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美利道項目,但指出找外國建築師負責設計,本地同業缺少大展拳腳的機會,難以交出具代表性的作品,客戶自然就不會選擇香港建築事務所操刀,「其實 somehow 係一個惡性循環」。
問及這猶如一札金屬氣球的大樓設計孰好孰壞,陸只稱「見仁見智」,不多作評價,她更好奇的反而是大樓內的空間設計。「有 style 都緊要,你睇返好多出名建築師,佢哋點解出名,就係因為佢哋有 style,有一套自己認為啱或者佢哋想行嘅方向,但咁唔代表佢哋設計出來嘅空間唔實用。」陸在意的是,設計與實用,能否相輔相成。
從意大利回流的持牌建築師張凱琨亦相當關注執行細節,他認為目前僅憑一張電腦繪圖展開的討論,始終過於倉促、片面。 他指出,欣賞一座建築不應只看外觀,還要了解其生產過程、選擇物料的心思、造價、建築物條例的限制等,「知道佢面對咁樣嘅難度,但佢都可以做到,你就會欣賞」。 在香港做建築設計到底難在哪?
赤柱公共圖書館
限制
曾在日本與來自不同國家建築師共事過的陸沛靈強調,香港建築師的能力不比別人差,但要她舉例近年有什麼亮眼的本地建築,她卻一時想不起來,最終僅想到 2006 年啟用的赤柱市政大樓,政府建築師溫灼均參考中國四合院設計,並選用淺色的清水磚和清水混凝土作牆壁。她感嘆:「我覺得香港(建築)普遍就係冇咩 style 啦 …」
沒有風格,或源於限制。
首先是非常嚴格的建築條例。陸沛靈與張凱琨均提及香港地少人多,樓宇密集,建築條例便相對嚴格。張認為,設計關乎用家感受等一些無形因素,無法量化,通過繁複規例後誕生的設計,未必會是最好的。奈何香港建築必須受種種條例所限,從中再將空間實用程度最大化,「細個讀書都已經話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尺土,呢啲四字詞語永遠都係我哋個腦度」。
陸亦坦言,在香港缺少機會談設計,創意被侷限,「我成日係公司討論嘅就係:啊!啱唔啱條例啊?點樣先啱例啊?」最終時間都花在應付建築規例與計算總樓面面積上。
此外,是客戶。陸沛靈以自己在日本工作的經歷為例,客戶可以小至一名屋主,只要屋主拍板,設計就能實現。反之,香港客戶往往是大集團,要經過重重審批,再加上香港地貴,發展商會希望全部樓宇面積都能夠出售獲利,「但係外國,賣少一尺半尺,其實都唔太影響收益,佢(客戶)會願意用一啲樓宇面積做啲有趣嘅空間,個空間做出來未必賣到,但佢都會願意做。」
OPUS HONG KONG,由美國知名建築師 Frank Gehry 操刀
新世代
即便如此,也不至於對香港建築設計徹底絕望。張凱琨相當欣賞能做到新舊中西合璧的大館、戲曲中心等;「香港都有又大又好嘅客戶」,如新世界發展與太古集團。
陸沛靈亦「主觀願望(wishful thinking)」地期盼,發展商換新一代掌舵人後,便會找本地建築師操刀,追求更有創意的設計。例如新世界發展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便找來本地小型建築事務所 LAAB 設計 K11 Musea 的中庭圓頂結構「Oculus」。
或如鄧漢添所言:「每個年代都有令人興奮的建築」。鄧指出,仍有旅客會為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殖民時期建築慕名而來,「香港發展速度之快,令這些不同年代的建築,壓縮在集中的空間」。他關注建築的演化,多於個別建築物是否具代表性,「建築不是個別建築物,而是一個運動,每個年代都有其特色」。
陸沛靈、張凱琨與鄧漢添均曾在國外修讀建築或從事相關工作,深明香港行業限制,卻依然選擇回流發展。《立場新聞》專題【回流築跡】訪問這三位本地建築師,從離鄉背井到返鄉,他們都經歷了什麼?回流究竟是他們的折衷之計,抑或是要迎難而上打破固有限制,水泥地上種花、開創香港建築新世代的意志?
K11 Musea 圖片來源:LAAB
文/鄭晴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