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in read

【周梓樂死因研訊】神經外科醫生:墮下時間少於一秒 身體未必能反應 無法判定撞擊是否多於一次

A Decorative Image

科大生周梓樂死因研訊今(17日)繼續,研訊其中一個重點,在於梓樂墮下時,是否清醒。伊利沙伯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麥凱鈞稱「無法畀答案」,但推測如果梓樂墮下時頭部已向下,頭部著地,即使是清醒,都可以造成如此嚴重的頭部傷勢。他又指出,梓樂腦部嚴重創傷是受右面的外力撞擊,但他無法判定撞擊是一次過或多過一次。他又按現場高度計劃,梓樂墮下時間少於一秒,身體未必能反應。

麥指,梓樂腦部嚴重創傷,成因「我只可以講係好嚴重的外力創傷」,而且該外力撞擊應該非常大,才會導致梓樂顱底顳骨岩部骨折,強調顳骨岩部非常堅硬。

麥形容,該外力是從右邊來,才會令梓樂右邊創傷嚴重過左邊,而且外力大到梓樂兩邊顱骨骨折。

如從高處墮下   清醒亦如造成嚴重傷勢

麥指,若高處墮下,頭顱先著地,是可以導致梓樂這般的嚴重傷勢。他解釋,涉案墮下距離為 4 米 3,梓樂身高約 1 米 78,約 70 多公斤。根據地心引力,4米多的墮落力度可以好大,加上地下是磚,可以導致梓樂的頭顱創傷。但他表示,電腦掃描「睇不到」梓樂墮下前有沒有其他傷勢,亦無法得知墮下之前是否清醒。

死因裁判官問,能不能判斷來自右面的外力撞擊是一次過或多過一次?麥稱「我唔能夠判定呢點」,但他不能排除撞擊多過一次,因為身體或會反彈造成二次撞擊。

墮下時間少於一秒內  身體未必可以反應

麥稱,他曾經也遇過有傷者從更高處墮下,主要頭部及身體創傷,但四肢無大創傷。麥強調,傷勢主要取決傷者一開始離地時,頭部是否已向下。

被陪審團問到梓樂有沒有可能墮下時調整姿勢及反應,麥指如果梓樂墮下時頭部已經向下,在約 4 米的距離,墮下時間少於一秒,梓樂會不會可以在墮落期間調整姿勢,「我唔係專家,但根據科學常識似乎冇可能」。他認為墮下時間少於一秒,身體未必可以反應。

麥推測,如果從高處墮下,即使清醒,都可以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勢,但他強調是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