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in read

【台灣大選.港人港事】如果泛民是一間火鍋店 — 和馮敬恩在台北吃麻辣鍋

A Decorative Image

在台灣大選前夕,我們相約馮敬恩在台北吃麻辣鍋。這裡是馮敬恩就讀的台大附近一間火鍋店,任點任吃。

馮敬恩是港大學生會前會長,但他顯然不太喜歡這個稱謂,彷彿等於將他人生的可能性,框在 2015 年的學生會時代。在港大畢業後,他去了英國深造,現在再到台灣讀書,已經一年多沒有回香港,連一天都沒有。

2015 年港大爆出副校任命的風波,馮敬恩被指衝擊港大校委會,之後被判處 240 小時社會服務令。他之後就副校任命問題申請司法覆核,但被法官駁回司法覆核許可申請。

官非為他帶來了創傷,經歷也改變了他的想法。他自認變得犬儒,對香港前景更悲觀,亦更不相信制度。他曾經會批評泛民走得不夠前,做得不夠好,如今他更願意接受現實:泛民就如火鍋店,生病了卻到火鍋店討藥吃,店家也幫不了你。

從當日衝擊校委會,到今天吃著麻辣肥牛,馮敬恩似乎對政治少了一份倔強,多了一份理解。

官司令我犬儒

馮敬恩 2017 年在港大畢業後獲台大政治研究所取錄,但他申請延遲入學,回香港受審、完成社會服務。最終他在圍堵校委會一案中,三項控罪,即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刑事損壞及企圖強行進入分別被判處社會服務令 240小時,同期執行。

他之後在港大做了一年研究助理,最後決定去年到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修讀碩士,研究的是中國政治。在英國讀完書,他去年 9 月又回到台大政治研究所,同時思考前路。

由 2018 年 9 月到現在,馮敬恩已超過一年沒有踏足香港,過去半年在香港發生的抗爭運動,他完全沒有在香港落場參與。

如今回想,他坦言當年的官非令他有創傷(traumatized),「我變得很犬儒、cynical,都係無㗎啦……我自己的官司令我覺得,更加不相信制度,覺得我返來也不會衝,回來只會更痛苦」。

最後上線時間

馮敬恩承認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逃避回香港,「理智與情感有時很矛盾,理智告訴我不要理會,把論文寫好;情緒上卻覺得不能這樣,都是會關心。」於是他與在英國的好友辦遊行請願,總算為香港做一點事情,也是為自己的情緒找出口。

人在異地,他有時向外籍朋友解釋香港情況,他會將香港發生的事情形容為「超級市場革命」,示威者身上的物資,都是超市買到的東西。外國人就會明白,警察與示威者之間的武力是如何的不對等。

他感受到身邊不少台灣朋友都很關心和支持香港的抗爭運動,「可能他們也感受來自中國的威脅、壓迫,都會有點感同身受」。

雖然一直身處英國和台灣,甚至以此作為一種逃避,但馮敬恩仍然無法不牽掛著香港。他每天都在看新聞直播,見到不少認識的好友身處抗爭現場,聽著一個又一個好友被捕。

有時他會打開手機 WhatsApp,看看這些好友的最後上線時間,知道他們仍然有上線,心就安定一點,卻又不太敢致電打擾,「如果在抗爭時找他,又好像在阻礙他,萬一(因為看電話)而沒有看到(現場)情況怎辦?」

泛民是火鍋店

雖然自認犬儒和悲觀,但他亦覺得這場運動有不少值得鼓舞的地方,例如是今次能夠做到「和勇不分」,「估唔到(民主黨)胡志偉也出來說要見指揮官」。

以前的他,對泛民帶著批判,如今他多一份理解。他將泛民比喻成他正身處的火鍋店:「你生病了,走入一間火鍋店是幫不到你的。泛民主派就是那間火鍋店,你病了找他幫不了忙,但他在能力範圍之內在做。」

「所以不要對他們有錯誤期望,『當選了不出來衝』,他(泛民)本身就不會衝……他的功能就不是這樣。」

民進黨的不作為 也是一種作為

對於今次香港抗爭運動,不少台灣人都關注及支持香港抗爭者。不過馮敬恩深明,台灣對香港的支持未必是理所當然。

他在想如何能令台灣人更支持香港,近期就協助一班朋友在台灣發展自己的黃色經濟圈。他們一班有心人逐間商戶發訊,詢問是否願意支持香港及加入,之後就向商戶派黃店貼紙。目前他們已整合了數十間黃店,當香港人到台灣旅行時,都可以選擇支持黃店,令香港人與台灣人構成互助互利的關係。

1 月 11 日將會是台灣大選。香港抗爭運動成為了左右今次選舉的重要因素。民進黨蔡英文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立場,為她賺了不少民望,另一方面國民黨就批評蔡只是炒作香港議題,而非真正幫助香港人及流亡者。

馮敬恩認為,兩岸關係一向是國民黨在選舉中攻擊民進黨的理由,「所以無可避免民進黨要極度保守低調處理,我會理解台灣人的支持和幫助並非必然」。他認為民進黨一定要贏,「現屆政府對香港不同的援助,以及對某些事策略性的視而不見,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國民黨政府之下,未必會有這些舉動」。

「有些人會批評(民進黨)不作為,但其實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我覺得這是重要的。」

吃完麻辣鍋,馮敬恩再帶我們到酒吧小酌一杯,然後趕回台大繼續唸書。在學習的過程中,再尋覓下一個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