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可怒也!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圖片,來源:Callum Shaw @ Unsplash

【文:朱漢強(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上天發脾氣,真的「唔係人咁品」。我說的,是全球氣候變化。

過去,「百年一遇」的天災新聞,已夠吸睛;可是極端天氣愈見頻繁,未來也許要待「千年一遇」或「萬年一遇」的災,才能走得進新聞門檻。

要回歸宜居的氣候指數,科學家說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得維持在 350ppm(百萬分之三百五十)。只不過這個數字對上一次在我們的星球上出現,已經是 1988 年,之後的濃度便拾級而上。2016 年更衝破 400ppm 大關(403.3ppm),研究人員直言從未試過在一年間有這麼大的增幅,警告接下來的生態和經濟,都要付上代價。而所謂的大增幅,不過是 3.3 個 ppm。

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翌年(2017 年)6 月「多踩一腳」,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儼如為發高燒的地球先生蓋上厚被。

但如同歌詞所唱:假使世界不似預期,也不要輕言放棄。同年年底,聯合國呼籲全球訂出碳中和的承諾和目標,於是出現「2050(年)俱樂部」,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個國家響應,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 73%。這些國家致力在 2050 年前壓抑地球升溫,其中不丹和蘇利南兩個小國已經率先達至碳中和,英、法、丹麥、新西蘭、匈牙利、瑞典,則通過氣候立法,顯示對抗氣候變化的決心和行動力。

A Decorative Image

圖片來源: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

齊心好辦事,但這始終是動輒三十年的期票,得持續督促,希望美麗的承諾最終付諸實行。事實上,除了前述少數通過立法的國家,中、美、德等廿四個國家均只提出了氣候政策文件,仍待立法支撐。至於絕大部分九十九個有做承諾的國家(佔承諾國的 72%)則還處於「討論階段」,也就是暫時「得個講字」,最終能否落實、如何落實,都是未知數。

未知的,還有 2050 俱樂部的末段班。五個承諾在 2050 年後做到碳中和的國家,頭三個答應在 2060 年達標,它們分別是烏克蘭和哈薩克,以及排放全球最多溫室氣體的中國。至於新加坡和澳洲,甚至把達標年訂為 2050 至 2100 年。

有承諾的國家,當然也有不作承諾的,當中包括印度和俄羅斯,它們分別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大溫室氣體排放源。前者自辯說排放總量雖多,但人均排放數量卻很低。至於北極熊大國領導普京則指出,自己並非不認真看待氣候變遷,只是更擔憂推動碳中和會招致企業間的「不公平競爭」。

先不說誰好誰壞。事實上,打從 1997 年簽訂《京都議定書》以來,各工業國均沒有兌現過減排承諾,顯示大家補救的「肉緊」程度,遠遠追趕不上地球升溫之快,是故 2021 年 6 月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才會創下 419ppm 的新高。

如果說上天發脾氣「唔係人咁品」,不如問,是誰一再招惹老天爺動怒?

原刊於 2021 年 9 月 24 日《明周文化》
綠惜地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