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in read

【區選數據分析】反送中效應? 九龍西民主派一年增 10萬票 建制升票不容忽視

A Decorative Image

今屆區議會選舉已結束,民主派取得壓倒性大勝,奪得八成半議席。反送中運動持續逾五個月,今屆區選錄得 71.2% 超高投票率,各區投票人數較往屆區選或立法會選舉均大增。究竟今次選舉才走出來投票的選民取向如何?九龍西是不錯的觀察點。去年 11月九龍西舉行立法會補選,在單議席單票制下,由建制派陳凱欣勝出,當時民主建制陣營的總票數均在十萬左右。今屆區選與去年立法會補選相比,多了 16 萬人投票,其中民主派總得票大増一倍至 20.6 萬,建制派總票數亦增至 16.2 萬,顯示反送中運動下,建制陣營亦獲得不少新增選票的支持。

反送中運動對今屆選情的影響,充份體現於油尖旺大南區的選舉結果。今年 3月,該區舉行補選,社區前進李國權以 200 票之差敗予經民聯李思敏;8 個月後原班人馬再選,李國權增加 1809 票,擊敗李思敏當選。但後者亦多了 703 票。 

*   *   *

今屆區議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民主派陣營取得破天荒大捷,取得 452 個民選議席中的 388 席,即八成半議席。建制派僅得 59 席。然而選後亦有不少分析指出,兩個陣營總所得票數其實約為 57% 對 41% 之比,絕沒有所得議席那麼大差距。71.2% 的高投票率下,民主派所得選票固然大增,但建制派的增長亦不容忽視。

其中九龍西是不錯的觀察點。有別其他地區,因 DQ 致議席出缺,九龍西 2018 年 3 月及 11 月舉行了兩次單議席單票制的立法會補選,分別由民建聯鄭泳舜擊敗姚松炎,及陳凱欣擊敗工黨李卓人當選。這兩次補選,連同 2016 年立法會大選(採多名單比例代表制),建制派候選人的總得票均在 10 萬票左右,當時不少評論分析指,選舉結果反映建制派「鐵票」非常穩定,即使換成不同候選人,支持度仍然不減。

今屆區選,在高投票率帶動下,民主派候選人於九龍西 64 個小選區總得票較去年 11 月補選(李卓人加馮檢基得票)大增 96% 至 206,729 票,充分反映反送中運動下、民主派支持者蜂擁而出的現象。但值得留意的是,建制派候選人的得票亦同樣急增至 162,358 票,為一年前陳凱欣所得票數的 153%。 

A Decorative Image

上次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於 2018 年 11 月 25 日舉行,距離同為單議席單票制的今屆區選正好一年。一年前的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投票率為 44.45%,今屆區選九龍西(油尖旺、九龍城、深水埗)投票率則高達 70.9%;一年間投票人數增加 16.3 萬,其中投民主派選票佔 62%、建制佔 34.3%,中間派/不明確為 3.6%。

仔細分析九龍西各小選區的數據,亦會得出類似觀察。油尖旺、九龍城、深水埗共 70 區之中,有 60 區可用作比較兩次選舉中民主派及建制派得票表現。建制派於其中 57 區得票較一年前補選增加,只是大部分選區增幅較民主派小。但亦有 6 區,建制派一年間選票增幅較民主派更高。

A Decorative Image

反送中運動對今屆區選結果的影響,更可體現於油尖旺大南選區。該區於今年 3 月 24 日曾舉行區議會補選,當時《逃犯條例》爭議尚未真正進入大眾視野,結果民主派社區前進的李國權只取得 1,143 票,而經民聯李思敏則獲 1,334 票取勝。今屆區議會選舉兩人再於大南交鋒。雖然兩次選舉相距僅 8 個月,但政治環境在反送中運動爆發後已大變,李國權最終得票大增 1809 票,成功復仇擊敗李思敏當選。不過後者亦較 8 個月前多了 703 票。 

A Decorativ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