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區選另一面】多區泛民得票大升 票又從何來?

A Decorative Image

昨日《立場新聞》報道,今屆區選有多名泛民現任議員,得票雖與上屆相距不大,但由於同區民建聯對手得票暴增上千,終宣布連任失敗。事實上,得票暴升的不一定只有建制中人。今日本網繼續比較兩屆區選結果,有多區泛民候選人得票大增,增幅甚至多達 1700 票。有得票大增的候選人將現象歸因於今屆更多年輕選民出來投票,期待以新面孔取代老議員;亦有泛民議員認為,增加的選票跟紮實的地區工作,以至中產選民的取態息息相關。

比較兩屆區選結果,得票大增的泛民候選人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得票較上屆大增,因而撃敗現任建制議員的泛民挑戰者。新民主同盟的趙柱幫(沙田博康)、陳兆陽(沙田沙角)、周炫瑋(大埔寶雅),以及民主黨的郭平(離島逸東邨南),皆屬此類。

沙田新同盟搶攤:年輕、求變、協同效應

以沙田沙角選區為例,現任議員、新民黨/公民力量楊倩紅今屆取得 2437 票,只比上屆少 12 票;而挑戰者、新民主同盟的陳兆陽今屆卻獲得 2627 票,比上屆泛民候選人得票大增 1783 票,並搶得議席。

陳兆陽接受本網訪問指出,該區今屆投票率為 51%,較上屆 35% 高出不少,他認為與年輕選民和首投族的冒起不無關係。今年才 24 歲的他又認為,由於沙角區的現任議員已連任四屆,因此刺激不少人把票投向明顯年輕一大截的自己,特別是年輕的選民,「他們期望耳目一新的選民和論述。」

情況與陳兆陽相近的,還有出選沙田博康、同為新民主同盟的趙柱幫,他較上屆的泛民候選人增加 1355 票。他自言是因雨傘運動號召,今年 4 月才正式加入新同盟,及到博康落區,期望服務市民。由於未有固定的辦事處,過去半年趙每天於沙田圍站外擺設街站,動輒站上十小時。

博康現任議員陳國添此前已連續當了五屆議員,趙柱幫認為在陳任內社區無甚變化,例如纏繞十多年的鼠患問題亦無改善。因此今屆選舉,選民有「少少賭博心態」,寧願挑選一個經驗不多但「有體力有魄力」的後生仔,也不想現任議員再連任。另外,他認為自己年輕人的身分,不單有助拉近與年輕選民的距離,選舉當日他甚至看到不少後生仔拉著父母去投自己一票,「十個有五個都係咁」。

新民主同盟今屆在沙田取得大捷,相連的博康、乙明、沙角三區統統獲勝。趙柱幫跟陳兆陽此前同為乙明區議員丘文俊的助理,趙甚至稱丘為自己的「師父」。因此他分析,他和陳兆陽之所以勝出,鄰區丘文俊帶來的協同效應亦不容忽視,「過去四年,除了乙明,他(丘)的政績連其他兩條邨都見證。」丘紮實的社區工作,亦跟博康、沙角兩個老邁議員的成績,形成強烈對比。「有啲街坊甚至話,點解我條邨咁污糟,隔離條邨咁乾淨?」趙認為其丘文俊助理的身分,有助他說服街坊:這個看似不夠踏實的後生仔,也可以實幹做好社區。

連任泛民得票增 紮實地區工作所致

第二類得票大增的泛民候選人則是現任議員,例子包括民主黨的區諾軒(南區利東一)、陳諾恆(沙田秦豐)。他們的共通點是之前當了一屆議員,這次區選不單成功連任,得票更大增。

區諾軒今屆比上次多取了 920 票,成功拉開與民建聯對手的差距。他解釋,這現象並不罕見。據他的說法,很多做了一屆的議員,由於任內可接觸更多以前未能接觸的選民,不少在連任時都獲得更多支持,前提是該四年要實事實幹,做好地區工作 — 例如掌握居民關心的地區議題,以及做好街坊的組織工作。區又指,他出選的利東邨比較多年輕選民,因此今屆選舉「黃絲票」的效果比較顯著。

另一民主黨成員、在沙田秦豐多取 1439 票成功連任的陳諾恆亦認為,過去四年勤力的地區工作是得票大增的主要原因。例如近年居屋豐盛苑面臨大翻新,該區只有民主黨不怕得失業主立案法團,表明「反圍標」,這換來不少小市民的支持。另外,他又指出公民力量在該區本為「山寨王」,實力雄厚,亦較輕視年青的泛民對手,但近年選民思變,不再青睞該政團,他更引述街坊指,今屆選舉不少人甚至因為公民力量與新民黨結盟而拒投該黨,「佢哋唔鍾意葉劉。」因此,陳諾恆認為今屆大勝其實有跡可尋。

中產選民撐泛民

第三類得票大升的泛民候選人則出自中產選區,如太古城東的王振星、太古城西的趙家賢(民主黨),以及美孚中的伍月蘭(公民黨)。

其中以太古社區工程名義出戰太古城東,較上屆泛民候選人多取 1049 票的王振星稱,該區投票率急升主要因為上屆選前泛民曹漢光身體不適,少現身拉票,選舉氣氛較冷清,至於今屆他卻與新民黨現任議員謝子祺競爭激烈,刺激了不少居民出來投票。被問到何以得票大增時,王說自己今年年初開始落區,跟不少居民一同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包括以政制、三跑、鉛水等為題的討論會、歷史文化導賞團,以至親子活動,因而獲得該區不少以往並不支持傳統泛民的居民選票,「除了樓價等『硬件』外,中產其實亦關心生活上的『軟件』。」

在太古城西第二次成功連任的民主黨趙家賢則稱,中產市民「有 sense」、「有學識」,只要候選人辦事合理,為居民爭取權益,「佢係會投你。」特別在近年香港核心價值受損的政治氣候下,趙認為不少中產人都有所不滿,加上對區選的政治意識日增,故今次更願意出來投票予泛民候選人。過去三屆趙家賢於太古城西得票分別為 1165、2529、3362,逐屆上升。

為何情況現兩極?

被問到某幾區建制派獨攬新增選票,如葵青尹兆堅、徐生雄等案例時,得票大增的泛民候選人各有不同說法。新民主同盟的趙柱幫及陳兆陽認為,葵青區是中聯辦重點部署的攻撃對象,並因此大力投放資源,反觀兩人所在的沙田一直是建制派根據地,因此被忽略,對手輕敵,甚至以為「做唔做都贏到你」。中聯辦對兩區的取態,直接導致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

區諾軒則稱,較之他出選的南區,葵青區的人口明顯老化,因此「黃絲票」並未能發揮效用,反而被建制派的資源大幅攻陷。他又指,與葵青某些選區如石蔭,出現過去一年大量新登記選民的現象相比,他的選區只增加了 200 選民,顯然不算是中聯辦重點部署的地區。

在人口結構以外,社會階層也是促成兩極結果的一大原因。太古城西的趙家賢形容,中產區跟基層區的選民有很大分別,「基層市民要為糊口奔波,一有蛇齋餅糭放落去,好容易就令民心思變」。反觀中產選區居民較有學識,沒那麼容易被社區福利所吸引,因此並未出現像葵青區那樣建制獨攬新增選票的結果。

(編按:本文誤把民協施德來歸類為連任議員,事實上他為首次當選,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