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點:原罪背後 1】前言 — 一場民主運動的誕生與落幕
[民主黨成員狄志遠在接受「港人講地」訪問時,說了這一番話:
「國際標準、真或者假(普選),只是爭拗過程中自己擺出來的貼紙。好像老師,(學生)字寫得不漂亮,就貼個豬仔上去,但是小朋友字寫得不漂亮,有主觀的因素,但客觀事實是否不漂亮呢?…在此呼籲,大家飲杯凍水,坐下來,回到初衷,初衷是推動民主。」( 狄志遠 )
「匯點最多賤人!」噓聲隨即在網路上、輿論間不脛而走。確實,狄志遠曾是這個叫做「匯點」的組織一員。翻查名單,可見名字還包括劉迺強、王卓祺、張炳良、馮煒光、高達斌 ….
於是你或許會推測,「匯點」是今日建制派 / 偽民主派的溫床。可是當你再多看兩眼,卻又會看到另一組名字:馬國明、何芝君、杜耀明、呂大樂、戴耀廷….
於是你疑惑了,「匯點」到底是甚麼?是甚麼讓這些人走在一起?他們又是否真的有一致的初衷?
讓他們走在一起的道路,叫做「民主回歸」。
道路的終點,在去年的 8 月 31 日。
「人大決定,標誌著八十年代以來「民主回歸論」所代表的改革主義路線 — 一種對中國改革抱有希望、對香港回歸後逐步發展民主的樂觀思潮 — 已經正式壽終正寢。」(方志恆)
「人大決議後,主流民意已不再相信兩者兼容的任何可能。『佔中』與其說是新生代的『民主醒覺』,同樣也可說是『民主回歸夢醒』。」(鄒崇銘)
「香港的民主運動,到頭來要由二十多歲的牽頭;深入香港肌理的『民主回歸』毒素,要由年輕人來清除。四十歲以上的『民主回歸』一代,能不羞愧嗎?」( 孔誥烽 )
「831之後,泛民的民主回歸論、溫和談判路線已經破產,爭取三十年,原來是一聲騙局。」(無待堂)
「或許,『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也是民主回歸派落幕的時候,由新一代,或許更激烈、更強硬、更對抗的社運所取代。」(蔡子強)
而起點則是在 1983 年 1 月 2 日。那天是星期天,天朗氣清的香港吹著颯颯涼風。下午二時三十分,一共二十三人聚首於何文田公主道 54 號社區組織協會 (SoCO) 會址,討論「匯點」成立大計。他們有些還是學生,有些則已是大學教授、社工、商人。這些人包括曾澍基、劉迺強、黎則奮、張玉堂、楊森、畢浩明、何芝君、馬國明、杜耀明、呂大樂等。
他們成為了匯點的首批會員,也成為了首批有組織性推動香港「民主回歸」的一行人。
一個星期後的 1983 年 1 月 9 日,匯點正式成立。如果你從那年一直數到 2047,數到一半恰恰就是 2015 了。而這些知識分子在 1983 年不會料到,「民主回歸」的路走到這麼一半,便已宣告落幕。至於那作為首個倡議者的匯點,則誠如葉健民那句半自嘲的話:「匯點是我的原罪」[1]。
很難怪匯點會被視為一種「原罪」。且看創會主席劉迺強:
所謂「香港的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是冷戰思維下的產物。世上哪有一個社會可以完全不變,而且還要「五十年不變」?假若「不變」真的可以達到,港人又是否真的希望如此?
—《我們不是為了兩制而兩制》,劉迺強,《大公報》 2014年12月22日
創辦「愛港之聲」的高達斌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則有如下講法:
「民主從來不是香港核心價值,法治先係。…(港英時代)香港人就係你有你做港督,我有我做平民,我唔犯法你唔好理我。(香港人)無要求過選港督喎,你咪派來囉,你定法例我遵守到一定遵守,守唔到你拉我,我無辦法,所以香港唔係講民主,係講法治同自由。」( 高達斌 )
中國共產黨在香港人心愈低下,「民主回歸」的罪孽在這代人眼中,便愈深重。
「假如沒有回歸,香港就不會有水貨客」
「假如沒有回歸,香港就不會有染紅的機會」
「假如沒有回歸,香港就不會有 23 條、國民教育、831……」
「為甚麼當初要支持回歸?」
為甚麼當初要支持回歸?有趣的是,當我們為此專題進行資料搜集工作時,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人言人殊 — 雖有人出於民族主義的熱情,卻也有人視 97 香港前途問題為本土民主化機會的「民主契機論」,又有人純粹出於左翼反殖的思考,或者出於對當時殖民政府的施政不滿。就如創會成員之一馬國明說,殖民地政府所給予的,實際上是一個有自由無民主的社會。沒有民主的自由,沒有維持下去的可能。因此,他支持民主回歸。
只是如今回頭看,很多人會認為,匯點當年提出「民主回歸」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四個字:中共統戰。
「(民主回歸)應該是有點蘊釀,有一些學生以外的人,可以有效的帶出這些想法的人(影響了我們)。那麼他們的想法從哪裡來?其實是有協調的,我覺得這是中共統戰的其中一個方式。」(羅永生)
「(民主回歸)那是大量游說和統戰的結果,目的是要製造有利收回主權的輿論。」(徐承恩)
「當年的『民主回歸』派,早已覺悟『民主回歸』由始至終只是中共統戰的手段。事到如今,人大常委會即將頒下政改決定前夕,中共牌已攤。回看歷史,就算不讀1944年的《新華日報》,過去三十年已足夠讓香港人明白,背信棄義,就是中共本質。」(陳沛敏)
無論是因為被統戰還是出於個人對民主或民族價值的追求,總之在 80 年代初,匯點於當時香港「維持現狀」與及「主權換治權」的主流聲音中,以「民主回歸」作綱領,開始走他們所相信的民主之路。
然後,他們這個組織將會嘗試草擬基本法;將會在 1984 年把這份基本法帶到北京,與魯平會面;將會在 1985 年從議政團體演化成政黨,參選區議會;將會在 1987 年產生組織內首個全國政協委員;將會在 1989 年經歷六四,討論以擠提方式拖垮中共政權的可能性;將會在 1992 年在討論彭定康「新九組」方案時,決裂;最後在 1994 年與港同盟合併,加入民主黨,完成它的歷史任務。
許多年後的今日,匯點人已各走各路,位置幾乎包括整個香港政治棋局:從政府高官(張炳良)到佔中領袖(戴耀廷),從建制護法(劉迺強)到民間進步學者(馬國明),從白宮發言人(馮煒光)到政治評論家(黎則奮),從藍絲領袖(高達斌)到國教絕食者(何芝君)……
本來同出一轍的人們,為何思想價值在今日會如此迥殊?他們在匯點存在的十年間,經歷了甚麼?思想有哪些轉變?是哪些人變節了嗎,還是哪些人堅持?或者是哪些人變通,抑或哪些人固執?
而更重要的問題是,談匯點,對今日的民主討論,有何意義?
「佔領運動」結束後的一個奇怪現象,是出奇的寧靜。究竟運動應如何走下去?理論上應該是最熱的辯題,但結果大部分討論都缺乏針對性,講的統統是「政治正確」的虛詞。這似乎是這個運動的特點,很重視道德,會講很多遍要堅持下去,但卻很少談怎樣堅持?憑什麼來堅持?堅持做些什麼?
— 呂大樂, 《社會要面對實實在在的政治》
誠如呂大樂所言,雨傘運動後,很多人說要撐民主,很多人說要繼續堅持。但怎樣堅持?憑什麼來堅持?堅持做些甚麼?如果雨傘運動是你參與香港民主運動的起點,那你必須知道將要走的道路何在。如果你曾經相信「民主回歸」而終於因為 831 而失望,你更需要知道,新一條路在哪裡。
沒有人能明言路在哪裡,但最少在面向將來前,必須先回望過去。在《立場新聞》新專題「匯點:原罪背後」中,我們透過翻閱文獻,與及大量前匯點人訪問:馬國明、何芝君、高達斌、黎則奮、杜耀明、李華明、葉建源、葉健民、盧子健及多名不願具名的核心成員,嘗試梳理那關鍵十年的歷史脈絡、肌理,加以組織、回顧,重新述說這一段重要歷史。
然後,我們可以開始談,在香港的民主道路上,今後我們將堅持些甚麼。](../../%E5%8C%AF%E9%BB%9E%E5%8E%9F%E7%BD%AA%E8%83%8C%E5%BE%8C/")
(【匯點:原罪背後】其他文章[1] 《我們的好時代 — 香港六、七十後自述》,葉健民:匯點:政治慢活年代
[
](../../%E5%8C%AF%E9%BB%9E%E5%8E%9F%E7%BD%AA%E8%83%8C%E5%BE%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