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生命 3】碼頭職業安全被漠視 機手身心受創 「我們應該守法定作反?」
今年3月就是葵青貨櫃碼頭工潮4週年,繁忙的香港人也許已淡忘當時奮戰過的工人。物是人非,當年「搞事」的工人陸逐離開碼頭,有的是因被針對而走,有的因身體五勞七傷而不得不離開,新入行的年輕人不知就裡,代替前輩貢獻出自己的血汗和健康,延續貨櫃碼頭不人道的運作。
約兩年前已有碼頭工人向《立場新聞》指出,雖然工潮令薪金有所增加,工作空間硬件稍有改善,但形容只是「小恩小惠」,因工人工時仍是十分長,且勞損情況嚴重,尤其吊機手,很多人頸和腰椎都出現問題,如椎間盤突出,壓住神經線致疼痛難當,甚至要做手術。
香港碼頭業職工會2015年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9%「機手」(吊機操作員)表示感到頸椎有痛楚,83%感到腰椎有痛楚,58%感到肩痛。受訪者工齡由不足1年,到超過24年不等。
碼頭改用大陸設備 質素下降
因為腰背勞損被判定永久不能康復、被逼離開工作25年的貨櫃碼頭的前機手翁少宇,2013年因工傷而停工至今已3年多,但至今仍然與外判公司和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就疏忽責任賠償打官司,他指有些同事因身體狀況不能再工作,甚至導致離婚,他也坦言後悔當初加入碼頭行業,「一做份工本來想養頭家,怎知搞到家破人亡!」
作為龍門吊機手,翁少宇在2013年之前的25年,每天的工作就是在6層樓高的控制室內,控制操作杆把貨櫃吊起,放到適當位置,每日工作起碼12小時,來回最少150次。而每「吸」起一個貨櫃,剎停時對控制室造成的撞擊力,會造成控制室震動,令工作時需長期彎腰逾45度,對機手腰部構成勞損,尤其回歸後換上大陸機,會突然加速,令撞擊力更大,「機械問題,無得控制,因為他們轉用大陸『振華』的機,質素差很多。以前我們揸的是日本或者意大利機,就好穩定的,不會突然加速,現在這種,我們試過,同一個動作,速度差很遠….. 價錢也差很遠,以前的『龍』(龍門起重機)好似大約800萬元,現在好似2、300萬元就可」。
不惑之年身體如阿婆 工傷工友:我就快癲
工傷後,只有40多歲的翁少宇出現腰部3節椎間盤突出,頸椎長骨刺等情況,痛到不能開工,「人體、腰、頸的骨全部都出了問題,變了形…… 晚上睡不着,除非很累很累,才睡到兩三個鐘頭,腰很酸很痹,好似入面很不舒服,所以我就快癲啦。夜晚無得睡,別人見我都算高大威猛,但其實腳又痛、痳痹,早上起床時兩隻腳的腳跟,尤其是左邊,踏落地時很痛,講出來都無人知呀!因為這些症狀完全是90歲阿婆先有,但現在全部出現在我身上,我有。」
如今,翁每日需要服食最少7、8粒藥,除了止痛藥,也有因出現抑鬱症狀而需服食的精神科藥物,令他不能再找其他工作,「我早陣子去見工,做保安,但人家要你出示健康證明,又不能打瞌睡,但吃了精神科的藥,經常都會想睡…… 我早前本想自行停藥,但停藥後血壓飆升至200幾(按世衛標準,成年人血壓達上壓140/ 下壓90以上就視為高血壓),去急症室要我即刻坐輪醫、留院。(醫生)話不食藥就隨時『收皮』,血壓200幾隨時中風。」
工傷初期,翁少宇獲得數十萬元的工傷賠償,但需養家和供女兒讀大學,迅即已經花光,工傷假期可獲發五分之四工資的2年限期又已過,如今只靠千多元傷殘津貼過活,還要經常進出醫院不同專科部門,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被資方以「不積極看醫生」為由壓低疏忽賠償。
醫生表明他的腰椎「無得醫,無得做手術」,傷痛將跟隨他一輩子,「我問醫生可以怎樣,他說你只能忍着痛,時間久了就會習慣。」
他和十多名機手工友,多年來分別循民事索償方式入稟,向資方追討疏忽責任賠償,但追討路漫長,過程亦飽受折磨,「對方找私家偵探跟蹤我們….. 有個同事,他兒子讀小學1年級,是最頑皮的年紀,又要老竇孭書包,又要老竇抱,我們男人就算哪裡痛,都會遷就孩子吧?但對方就找私家偵探拍片,我昨日才陪他上律師樓看片,對方問:你又行得、孭得書包、又抱得,還有甚麼問題?」就算有醫生證明,資方也想迴避疏忽責任,不願賠償。
批勞工處無用 「我們應該守法定作反?」
這些過程都為一眾身體有勞損的工傷工友帶來極大困擾。可是,由監察僱員工作環境避免工傷,到工傷後協助工人爭取合理補償,勞工處都被認為極不積極,甚至是「無用、廢」。
「我們向勞工處反映,勞工處好似甚麼都不想理,我想問我們應該守法定作反?我都反映了三、四年喇,好像我現在的環境,兩頭唔到岸,又不能出去工作,返碼頭就更不用說,黑名單啦,去勞工處投訴又完全置諸不理。」
「我有朋友在新加坡的碼頭工作,夾爆隻手指而已,嘩幾多人關注,又政府部門又公司,開甚麼健康安全會議去討論,你看香港政府多失敗!」翁少宇心中有氣。
碼頭業職工會總幹事洪俊毅指出,工會要求勞工處進入職業場所,檢視碼頭工作環境的隱患,然後向公司提出改善建議,例如強制公司在培訓時提供正確健康姿勢,同時檢視機件避震等等,因為這是僱主的責任。
洪又指,工會向工傷工友了解過傷勢,並總結上述調查的結果,顯示他們基本上是第四、第五腰椎有問題,可見椎間盤突出是整個行業的集體問題,「一個半個就話是他們開工姿勢不好、可能是個人問題,但現在可見這個是集體性的問題,因此我們傾向以職業病的方法處理」。
不過,現時香港52種例須補償職業病中,絕大部分是化學中毒,如鉛中毒、磷中毒、汞中毒等,或生物性感染等致病,如炭疽病、豬型鏈球菌感染等,除單一原因導致的前臂腱鞘炎外,白領階級常現的背、肩頸、腰痛,或零售業常見的下肢勞損和靜脈曲張等,全都不獲納入職業病。洪批評,現行職業病條例過於老化,急需檢討。
勞工處:工人姿勢不理想 建議營運商指導
對於翁少宇這類個案,洪俊毅引述勞工處回覆稱,難以證實腰痛問題是由單一原因導致,因此不能列入職業病,「一個工時那麼長、曝露於震動中的工種,都還不夠明顯?那你不如廢除職業病條例啦!因為根本都沒可能證實到(單一原因)!我們叫勞工處進入碼頭做詳細評估囉,姿勢、震動、工時、休息時間甚麼的,它又說不做。說要用突擊檢查(方式檢視)。但今日發現,原來突擊檢查都是『流』的!即是勞工處甚麼都沒做過!」
去年7月,碼頭業職工會爆出HIT兩間外判公司捷旺及富滙,在同年5月向員工發短訊,預先向員工通報勞工處將到場作突擊檢查,懷疑勞工處在突擊檢查前事先「通水」,因此到廉政公署作舉報。
吊機手的工作空間。機手需要長時間坐在椅上,身體俯前瞰察貨櫃的搬移狀況。(圖片來源:工友提供)
吊機手的工作空間。機手需要長時間坐在椅上,身體俯前瞰察貨櫃的搬移狀況。(圖片來源:工友提供)
對於上述種種指控,勞工處回覆《立場新聞》查詢時,表示由2015年至2016年11月,勞工處針對貨櫃處理作業共進行了1,900多次的巡查。巡查期間,人員視察貨櫃碼頭內不同工種,包括重型機械設備的操作、貨櫃搬運及其他作業情況,以敦促持責者遵守職安健法例,但不宜提供個別巡查的具體資料。
勞工處強調,人員到貨櫃碼頭進行的職安健巡查,均以突擊方式進行,並不會事先通知相關貨櫃碼頭公司或承辦商,但貨櫃碼頭內實施交通管制,勞工處人員需先到保安室登記,再經碼頭負責人安排車輛,接載處方人員到屆時才指明的相關工作地點進行巡查。至於上面提及一宗懷疑「打龍通」事件,處工處稱,「相信是指本處曾進行的一次預約探訪,並非突擊巡查」。
就貨櫃碼頭起重機操作引致操作員頸背勞累的風險,勞工處稱,曾詳細評估操作員的工作姿勢,調查結果顯示不少操作員的工作姿勢並不理想,以及部分操作員沒有經常使用營運商提供的椅背或背墊承托腰部,以致增加腰部負荷,認為營運商需要加強相關員工的訓練以作出改善,並已向營運商提供有關改善起重機操作員日常工作姿勢和工作習慣的建議,又稱已與營運商的起重機訓練導師研究更合適而又切實可行的工作姿勢。
舊人紛退下火線 年輕新人受難
勞工處又聲稱,在近期的跟進巡查中,留意到營運商已展開了有關的指導和訓練工作,透過組織伸展訓練、簡介會、海報或印發指引,協助操作員採取正確的工作姿勢和工作習慣。
檢討職業病條例方面,勞工處回覆指,會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準則,並不時因應本地的實際情況,更新《僱員補償條例》下須補償的職業病清單,以及擴大一些職業病的涵蓋範圍,又指已把6種肌骨骼疾病列為職業病,包括手部或前臂腱鞘炎、腕管綜合症及膝瘍等。至於腰椎痛和頸椎痛等肌骨骼疾病,勞工處稱,除了與工作有關外,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導致,包括個人生活習慣、年齡、病歷、家族史等,而國際勞工組織亦沒有把這些疾病列為職業病。
倘若世界如勞工處所述般美好,工人今天還會如此義憤填膺嗎?
翁少宇以當年罷工40日爭取得來的寶貴15分鐘食飯時間為例。「罷工前我們上班做到沒停手,現在就有15分鐘時間食飯。但我收到消息,這15分鐘是Tower(控制塔)那邊見你沒工作,就隨意叫你食飯,但飯盒都未拿到手!要不就是飯盒到手成個鐘頭,都未有時間食。」他指,尤其是對於很多新入職的年輕人,甚麼都不懂,只知為錢努力工作,不用多久就會因勞損而腰痛,然後被公司找借口開除,「所以當日(罷工)爭取的其實等於無!」
除了機手,其實一直較少在傳媒鏡頭下曝光的內運車司機,工作環境都十分嚴峻。工會指出,他們所駕駛的貨櫃車,很多甚至是歐盟前期的柴油車,車架、車頭避震、冷氣等等都已十分老舊,但由於碼頭是私人地方,只要這些車輛不在碼頭外的道路上行駛,政府都難以干涉。
洪俊毅解釋,內運車司機通常年紀較大,極少人會再入行,因為每日個工時往往有14至16小時,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便成了年紀大了、在物流業做不下去的貨櫃車司機的最後選擇,「他們有很多包袱,可能家庭經濟等,令他們沒辦法站出來去爭取」。
香港工作文化是「效率凌駕職安」
碼頭業職工會秘書陳欽和續指出,內運車司機的工作空間比機手還小,除了上洗手間、飲杯水,幾乎不能落車,而且就算老人家腎不好,也不可能經常去洗手間,「轉頭就有人催促,因為碼頭裡面有巡邏車,一見有部車泊在一邊,就通知他們阿頭」。
對於這一切剝削、勞損工傷,陳欽和認為,公司管理階層責任最大,「碼頭有個術語:要數定安全?這個就是多年來的運作喇。當你電腦一開,安全系數就跌到零,有人來巡查就去到100。如果要關注工人安危和健康,慢就慢囉,為何要催促到1分鐘都不放過?當然,如果立例的話,就能起阻嚇作用,但它(公司)不執行,你吹佢脹呀?」
他慨嘆,縱觀整個香港大公司、大企業的運作,不只碼頭,都是以效率凌駕於職安,甚至將生命安全放在好次要的位置,「鬼叫你窮?鬼叫你要捱?你死就是你不好彩!」所以,碼頭工人其實袋住一紙遺囑上班。各行各業,尤其貨櫃碼頭為甚,因為它是獨立王國,「一踏入貨櫃碼頭呢,就被數字、被電腦操控住!人,是完全沒有話語權的」。
他指自己已經65歲,翁少宇就40多歲,反問為何要如此「肉緊」為工友爭取合理權益?「我們是否希望我們的子女,繼續在這種環境生存下去?這樣公平嗎?」
貨櫃碼頭內經常發生交通意外。(資料圖片:工友提供)
文/g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