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爾 30 周年
切爾諾貝爾核災至今 30 年,昔日被稱為模範市鎮的普里皮亞季在幾日內變成死城。
1986 年 4 月 26 日,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四號反應堆爆炸,引發大火將高幅射物質散發到大氣層內。高放射性的塵埃比起廣島原子彈幅射線劑量還要高 400 倍,更吹到不同地區,令周邊超過 336,000 居民被迫撒離。事件嚴重性之大,被國際原子能機構評為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的第七級事件,成為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之一。
切爾諾貝爾核災位置 (Google Map 截圖)
事件發生後,當局以石棺等修補核源料的裂縫,試圖減少周邊地區的背景幅射量。可惜,有不少地區仍然大受影響,不再宜居。事件除了引起各國對核能的憂慮,令全球核電工程進度減慢,更加速了前蘇聯解體。
事情發生了 30 年,至今仍未清楚實際成因——官方先後提出兩個解釋:1986 年 8 月的指核事故是職員操作有誤所致;另一解釋有 1991 年發佈,指核電廠本身設計有漏洞,所以引致災害。
傷亡數字亦是另一個謎團。由於前蘇聯刻意隱瞞統計數字,找出切爾諾貝爾實際造成的傷害並不容易。 直至 2005 年,國際原子能機構連同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報告指,事件有 50 人死亡,同時估計將有額外 4,000 人死於癌症。
《立場新聞》集合了一系列博客文章,帶讀者走到切爾諾貝爾現場,了解當年今日核災現場的改變:
車諾比核災30周年紀實團隊:
黃士修:
周達智:
報告:
IAEA/WHO, Chernobyl: the true scale of the accident, 2003
文/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