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六四 32 周年】紅線變紅海 舞台路窄 變陣網上讀劇 六四舞台劇監製列明慧:我希望守住

A Decorative Image

首個《國安法》下的六四前夕,成立了 12 年的劇團「六四舞台」,在網上辦讀劇會。鏡頭前,演員沒有化妝、沒穿戲服、沒燈光、聲音提示,只靠演員手持劇本演出。本職是物理治療師的劇團監製列明慧告訴我們,最初仍想爭取實體公演,但找場地有困難,一來疫情稍息,不同劇團都爭相演出,即使有場,對方知道是有關六四的公演,亦有所顧忌,「對方都好坦白,『如果係公開演出,我哋好難傾落去啦』… 隱約都 feel 到佢哋壓力。」

劇團另一個演出場地是學校,高峰期曾在一年內到逾 40 間學校演出,如今更是此路不通,她轉述有老師表明,因為國安法而不再教六四,自然也不能再和劇團合作。

列明慧形容,今年是「新時代」,大家都面對白色恐怖,「最恐怖嘅係佢唔係話你犯咩法,而係問『你覺得自己犯咗咩?』變咗好似要不停問自己,做呢樣、嗰樣得唔得?而家唔係紅線,係成個區域、茫茫大海都係紅色。」

那怎麼辦?列明慧說,大家都在適應、變陣,例如首次嘗試網上讀劇,但強調不可以自我設限,「你見我哋都係正常地埋班,用返我哋舊劇本」。 

今年「六四舞台」演出的兩齣劇目,分別是《在廣場上放一朵小白花》和《 5 月 35 日》,後者今晚(3 日)演出, 在 FB 的宣傳 tagline 是 —「我們就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衝擊這條不正常的底線。」

舊劇本的既視感

雖說是舊劇本,但似乎強烈呼應在當下香港。

《 5 月 35 日》是劇作家莊梅岩 2019 年的作品,除了 tagline 搶眼,劇作名本來是中國內地逃避審查的用語。列明慧同意,六四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好像也變成敏感詞,「唔能夠再話呢啲唔關自己事。」

至於周二(1 日)演出的創團劇目《在廣場上放一朵小白花》(下稱《小白花》),劇本在 2009 年創作,透過一個香港記者與兩個中國學生的相處,描述八九民運。列明慧說,過往港人或者難以理解,為何放一朵小白花如此重要,但今日大家會有「錐心之痛」,「原來有啲地方唔可以放一枝花喺度,放一枝花就會有警察嚟阻止」。

《小白花》的其中一幕,提到當年在北京的學生不滿官方發表的「四二六社論」,因此觸發學生更進一步的行動。

「『四二六社論』話呢個係動亂,咁大家咪好嬲…  以前要解釋點解啲人咁嬲、要走出嚟係好難,但而家明晒,五大訴求其中一樣就係,你唔可以話我係暴動,個定性澄清係好重要,唔係話政府冇資格去平反」。

A Decorative Image

2021 年 6 月 1 日,「六四舞台」辦網上讀劇會,演出《在廣場上放一朵小白花》。

她想起,過往不時有人說八九民運已是 30 年前事,跟我們、跟香港人有甚麼關係,而現在大家的感覺或者更切身,「歷史承傳、要不斷講真相,因為真相係可以被竄改、被 delete … 作為一個見證者,我哋係有責任要去記住、流傳呢件事」。

「我哋有一個說法,官方有一個說法嘅時候,我哋點樣去抵抗佢?」

沒有六四燭光集會,但「我哋仲係度」

抵抗官方說法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每年 6 月 4 日晚上維園的點點燭光。列明慧也曾擔任支聯會六四晚會義工多年,在 2005 年至 15 年任晚會司儀。儘管自己正是帶領喊起「平反六四」口號的女聲,倒也覺得光憑集會喊口號,好像有點形式化,難把歷史說清。於是,她和數個晚會義工創辦劇團,希望以舞台劇方式去述說歷史。她笑言,始創成員真的是六四晚會的後台義工,「叫自己六四舞台應該冇人會質疑掛」。

結果質疑的聲音沒有出現,反而收到「關心」,《小白花》演員及《5 月 35 日》編劇莊梅岩亦曾被「提醒」不要參與。抵住壓力走了 10 年,劇團創作了《小白花》、《讓黃雀飛》、《雙城記》等多個有關六四、也呼應香港現況劇目,又會走入學校演出。列明慧回憶,近年也聽到有老師、記者說起曾經看過劇團的劇作,令她覺得 10 年來沒有「白過」。不過,由於劇團只演數個劇目,長年面對資金營運困難,學校演出又減少,列明慧一度想過,在劇團成立十周年之際,做完 2019 年的演出就要休息、沉澱一下。

怎料要休止的,卻是「六四晚會」本身 — 警方連續在 2020 及 21 年反對支聯會六四燭光集會,有指今年警方會駐重兵在維園一帶,穿黑衣持燭光也成為判斷是否違法的標準。她想起,「司徒先生當年講,佢(政權)會用不同方式限制你,當時我哋都不以為然,香港喎,點會呀,但我哋唔記得咗『一國兩制』,其實即係一樣啦。」

A Decorative Image

資料圖片:2020 六四維園集會

不過,正正是沒有了集會,也令列明慧反思六四舞台的額外意義,「5 月頭覺得(六四晚會舉辦)機會都好渺茫,既然唔能夠如常集會,點蠟燭悼念而家都好似唔得啦,咁我哋就用比較擅長的方法,用藝術去悼念」。她說,今年六四舞台的演出,亦是告訴大家,「我哋仲係度,我哋仲係一齊行」。

至於早兩年擔心的財政問題,她現在看得很輕,最多自己先墊支,也對香港人有信心,「可能就係因為有困難嘅時候,見到香港市民都係好有良心,有時唔擔心得咁多嘢… 捱唔過唔係因為錢,係因為其他嘢」。

有老師建議改做「寓言」 列明慧:要「守住」創作底線

列明慧口中的「其他嘢」,或許最先出現在學校。過往六四舞台一直有在學校巡演,參與的學校數量有多有少,低潮期僅餘單位數字,亦有不同限制,比如有老師說要校董會許可、又或校方事先查詢劇本具體內容,但至少仍能入校。及至 2019 年,乘六四三十周年之勢,六四舞台甚至能到四十多間學校演出。

兩年過後,國安法已通過,政府加強整頓教育界,多名教師遭「釘牌」,列明慧判斷,「學校巡演可以話要放棄。」

她坦言,過往邀請劇團到校演出的都是有心的老師,他們也坦白承認,因為國安法而不再教六四,亦不能再與「六四舞台」合作。曾經有老師建議劇團改名,列明慧反問,「改做咩好?」對方想想後又覺得劇目內容仍是有關六四,可能「改咩都冇用」,提議說可能要做「寓言」、「講動物」才能過關,列明慧感慨,「呢一刻我哋做唔到(改名、改劇作)」。

學校此路不通,劇團嘗試另覓新途。去年因應疫情,《 5 月 35 日(庚子版)》的演出改在網上公演,短短 48 小時內有逾 54 萬人瀏覽,她稱,「好多人認真睇完套戲去俾 feedback,唔同地方嘅人都想拎版權係當地做個搬演,劇本也翻譯咗做英文」。她計算,以往做十場公演,可能也只接觸到 4000 人,也局限在會看舞台劇的觀眾,「可能錯有錯著啦,令到件事可以傳播得多啲」。而今年,除了辦網上讀劇,劇團也計劃讀劇會後在 Clubhouse 「圍爐」,填補無法與觀眾互動的部分。

A Decorative Image

2021 年 6 月 1 日,「六四舞台」辦網上讀劇會,演出《在廣場上放一朵小白花》。

公民社會變得沉寂,大家說要「保存實力」之際,仍然敢於打正六四旗號的劇團說在籌備新劇。假如讓她寫下去,下一齣六四劇會寫什麼?列明慧說,「會唔會係講流亡者嘅故事呢?以前流亡者就係王丹呢啲學運領袖,但呢一、兩年我哋對流亡者嘅體會又唔同咗…」她補充,仍然是非常初步的構思,但無論如何,希望回歸真正的劇場公演,笑言屆時要觀眾多多支持。

記者追問,如今的政治氣氛下有這樣的新創作,真的不怕?這個穿著「平反六四、戰鬥到底」汗衣的劇場人說,「我哋而家仍然係有言論自由、創作自由,冇做啲咩非法嘢,我希望我哋守住」。

A Decorative Image

「六四舞台」監製列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