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in read

【六四傳忘 1】尊子:六四未完 漫畫悼念27年 行禮如儀始成文化

A Decorative Image

尊子?畫「乜議員」嗰個嘛!這位政治漫畫家自 1970 年代末便筆耕不斷,形象深入民心。尊子今年更參與由碧波押舉辦的「六四漫畫展」,明天起至 7 月 3 日陳示舊作之餘更特地製作新品──是攝影。為甚麼?

過去廿七年,尊子的專欄都創作不少與六四相關的漫畫,而且幾乎每年都去維園燭光晚會。「六四未曾過去。」他感嘆社會抗爭往往沒有結果,儘管感到無奈,但他相信重複不斷的行動,是形成內在文化的根本。

2016 年,尊子決定繼續去維園、舉燭光。不過他同時相信,是時候拉開距離,創造更寬闊的討論,實踐悼念六四的「另類」可能。「能夠做得到的話,希望賦予六四新的意義。」

六四那夜,他隔著電話哭了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時,尊子正任職於《明報》。六月三日夜,他回家看著電視傳來坦克畫面,本來打算倒頭睡去,半夜卻收到加拿大朋友的長途電話。「佢問我睇唔睇到個情況,跟住我哋兩個係電話度一齊喊。」這是尊子六四當天最深刻的回憶。

那年的百萬人大遊行,新華社外靜坐,尊子都走在前線。「工作需要,一路睇住事態發展。」他在報刊專欄繪畫六四相關漫畫,後來在編輯文雋鼓勵之下,漫畫於 1989 年底輯錄成書──《黑材料》。

「有些人不知道我已經畫了好幾年,以為這個人突然間跑出來。」他說。其實 1978 年畢業於中大藝術的尊子,早在 1980 年代已開始在報刊上畫漫畫。以政治時事漫畫為創作題材,則是由《百姓》半月刊開始。時值香港前途問題討論的年代,他的作品中不少涉及中英談判,但坊間關注一直有限。直到八九之後,尊子形容這種「關鍵時刻」,市民都特別關注時事新聞,「大家咩都睇,連漫畫都睇埋。」

自此,尊子的政治漫畫為更多人所識。

A Decorative Image

維園燭光,是一種親密

多年來,尊子筆下的六四漫畫,不乏燭光海的圖象。他自言無意鼓勵市民參加晚會,但認為一片燭光海的畫面,對於香港人理解六四有象徵性的影響力,「是一個共同的視覺語言。」

去維園,點蠟燭。尊子印象中,過去廿七年幾乎無間斷地參與晚會,「可能只是有一兩年出咗門無去。」有人認為,參與集會「點人頭」的意義有限,燃點蠟燭也不過是形式化的行為,但對於每年出席的尊子,晚會還有多一重意義。「去到睇下有咩人係度,會不會見返啲朋友,是一種好 close 的感覺。這也是提醒自己,悼念不只得我一個人在做。」

喜歡獨自去六四晚會的尊子,就像一個觀察者收集社會訊息。誰人參與其中,有甚麼團體出席,甚麼人被冷待;現場的氣氛如何,像叫賣,還是互相針對;籌款情況踴躍與否,甚至派發的傳單寫甚麼文字,他都一一看在眼內,化作日後繪畫的材料。

尊子認為,每年留意警察、政府、大陸反應的差異,便能察覺當中社會變化,為未來創作做好準備。「一般人可能覺得每年六四都差不多,但對我們這些從事傳媒工作的人來說,年年都有這麼一點不同。」

重複不斷,形式沉澱為文化

每年去晚會,每年畫燭光,尊子坦言六四漫畫也有江郎才盡的一刻,「要講嘅嘢都講曬」。作為創作人,他甚至覺得大陸「年年都壓迫吓人,年年都拉啲人,就可以給我們一些新題材。」尊子亦認為,當局對於悼念六四的壓制一直都未嘗放鬆過。

「六四其實未過去,雖然那條線已經拉到好長好幼。」

尊子承認,記憶最大的敵人是時間。當屠城距離今日的時間愈來愈遠,大家持續好一段時間做著相同的行動,就會造成關注疲倦。他感嘆:「抗爭有結果,其實是好少數,全世界如是。搞抗爭首先要學習失敗」。

同時,近年社會議題眾多,亦令大家轉而追求其他目標。身為漫畫家,他笑言:「大家都熱鬧討論,我就求其畫都 ok 啦;當大家不出聲,我反而會畫多一點,提醒大家。」時間或者會沖淡情緒,但他相信資訊流通的香港,青年人要查找六四仍然是「禁不了」的。

育有 12 歲兒子的尊子,近日跟太太陳也都討論起六四與形式化的話題了。他不認為儀式必須改變。尊子以日本原爆紀念為例說明:冗長的發言,再敲鐘默哀。「無人話佢咁悶,叫佢唔做呀。人哋年年如是,行禮如儀。」他認為,香港人總覺得要「有啲嘢睇吓,不然會好悶」,然而「儀式正正是幾十年,不斷地做,重複地做,才能夠成為內在的文化。」

A Decorative Image

2016 年,是時候賦予六四新意義

尊子透過漫畫悼念六四,持續廿多年。他承認,曾經覺得「已經冇乜嘢畫」,或者覺得畫好之後發現「好似幾年前畫過」。不過單一主題不斷創作,也不是六四獨有。他也習慣了換個人物、顏色、角度,再為漫畫添上新鮮感。這份堅持對他來說,是自己的悼念,也是回應。

變與不變,尊子覺得兩者不是衝突對立,而是可以糅合發展。六四藝術不是新事,展覽也不是第一年舉行。他形容今次碧波押的「六四漫畫展」,正是一次「沒那麼政治正確去處理六四」的展覽。他認為過往六四藝術大多傾向嚴肅,廿七年之後有足夠空間,引入「搞笑、自嘲、反諷」的元素,「能夠做得到的話,就可以賦予六四新的意義。」

擅長漫畫的尊子,也跳出平日報刊的框框,以攝影回應六四。其中一張免治豬肉的影像,是用來嘲諷當年民建聯主席馬力回應六四屠城時的言論:「找一頭豬來測試一下便知道能否變成『肉餅』」;而另一名參展藝術家梁阿平,則參考文革時代的宣傳畫,繪畫人們拿著刷子和洗潔精的形象,寫道「徹底清除六四記憶」。輯錄當年六四漫畫的《黑材料》,亦會印刷成單張,展覽開幕當日在碧波押附近派發。

靜坐廿七年,期間以畫控訴不斷。今日再辦展覽,尊子沒有大抱負,只有小心願:「應該不會有甚麼大效果,只希望那些忘記了的人見到我們,會記起當年曾經發生過的那些事。」

A Decorative Image

文/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