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叫鋼琴
它,無人不識。
它,見證一些人揚名立萬,也看過一些人潦倒一生。
它,能使人激動萬分,也能令人悲哀不已。
它,可以讓萬籟醒了過來,亦可以令萬籟死了過去。
它,藏身於多處地方,在家中、在學校、在音樂廳。
它的名字叫鋼琴。
對於鋼琴,我們其實都是既熟悉,又陌生:我們都知道鋼琴是敲擊樂器的一種,可分為直立式鋼琴 (upright piano) 和三角鋼琴 (grand piano);古今中外有無數作曲家為鋼琴譜作了無數的作品;有無數人窮一生精力鑽研琴技,冀望彈奏出最完美的音樂。然而,鋼琴的發聲原理是甚麼?它的製作過程是甚麼?它在歷史中的演變過程是如何?這些問題就算是資深的鋼琴家,也未必答得上。
由美國作家 James Barron 撰寫的 Piano: The Making of a Steinway Concert Grand,便解答了以上的問題。James 本為一名記者,同時是一名業餘鋼琴家,他用追蹤報道的方法記錄了一部被編號為「K0862」的 Steinway 製三角鋼琴的製造過程。由最初期的 rim-bend(把木條壓成鋼琴框的形狀)工序,到鑲嵌鋼琴的靈魂配件—— soundboard,到把琴鍵安裝在 keybed 上,到後期把完成了的三角鋼琴打磨得乾乾淨淨,歷時將近一年,每一個步驟都花了不少篇幅敘述,連每一名涉及在內的工人的背景都有提及(當中竟包括一名香港人),不可不謂鉅細無遺。
最有趣的是,整個製琴過程竟然被其中一名經理稱為「反製造」 (anti-manufacturing)。這是指現今製造業為求把利潤最大化,都會利用自動化機械的生產線來提升效率和生產力,例如裝嵌汽車的過程就是用自動的機械臂完成。但是 Steinway 從沒有打算採用這種生產方式,當他們的競爭對手如 Yamaha 和 Kawai 都借用機械的力量,Steinway 仍堅持以人和古舊的工具來完成各個步驟(只有少數步驟除外)。
另一個有趣的東西是儘管鋼琴已經有過百年的歷史,但它的整體結構、發聲原理基本上跟第一部鋼琴——由意大利人 Cristrofori 在 1698 年著手製造的相距不遠,情況跟小提琴有點相似(很多小提琴家仍使用幾百年前製造的小提琴)。當然,經過百多年的歷史洗禮,很多人對鋼琴的結構進行改良,例如琴鍵的數目便由最初的 54 個,增加至現時的 88 個。由於弦線的數量、長度和粗度都比較以前增多了,弦線對琴身發出的總體拉力都比從前的強得多,單是按下現代鋼琴最高一個音時所發出的壓力,已經足以粉碎第一部鋼琴的琴身,因此現代鋼琴要使用金屬來鞏固琴身。
除了製琴的過程,James 還在書中穿插了 Steinway 這座百年老字號的歷史。讀者可以看到始創人 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 從廚房製造了他的第一部鋼琴,然後前往美國建立自己的鋼琴王國;看到第二代掌舵人 William Steinway 為了推廣 Steinway,不惜用不見得光的手段去贏取獎項,又積極遊說當時得令的鋼琴家在巡演時使用他們的鋼琴,包括 Paderewski——儘管他在用 Steinway 鋼琴彈奏時弄傷手指,終生未癒;看到 Steinway 從高峰時期的三間工廠,經歷大戰的打擊和收音機的出現,業務便一直下滑,更要於 1972 年把公司出售。
「K0862」的故事並沒有止於它的完成,James還繼續追蹤這部鋼琴「出世」後的旅程,紀錄多名鋼琴家使用它的經過及對它的評語,讓讀者見證它的聲音變化,看著一部鋼琴如何「成長」,令世人為它著迷。
(刊登於閱刊 2014 年 12 月號)
(題為編輯另擬,原題為「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