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in read

「住屋 × 社會服務」實驗

A Decorative Image

本地首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南昌 220」

(資料由客戶提供)

基層住屋問題嚴峻,入住公屋遙遙無期,不少基層瑟縮於劏房、天台屋等惡劣住房,過著非人生活,小朋友更屈膝於斗室中讀書,影響發育成長。三年前,民間倡導推行過渡性社會房屋,突破公私營房屋既有框架,開闢第三條路,為基層提供可負擔的適切住所。惟「過渡」一詞,似乎限制了市民對住屋的想像,甚至把社會房屋與上世紀的臨時房屋劃上等號。事實是否如此?全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南昌 220」嘗試來一場「住屋 × 社會服務」的實驗,住屋不只是有瓦遮頭,更要有舒適的居住空間,提升住戶生活質素。

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 75 呎

今年 8 月,「南昌 220」正式入伙,提供 89 個一至三人單位予輪候公屋最少三年、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的基層人士入住。「南昌 220」由社聯統籌,在關愛基金資助、恒基兆業借出土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概念於三年前提出,但由組裝到竣工,只需短短幾個月。樓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雖然只屬過渡性質,但仍按照永久性房屋規格建造,無論設計與安裝均符合法定上防火、防風、防噪音的要求。單位實用面積介乎在 130 至 293 平方呎,社聯更規定單位內的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 75 平方呎。每個單位附設獨立洗手間及浴室、冷氣機、電熱水爐,並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

月租減半 活動空間增

張先生一家三口原本居於油麻地的天台屋,面積僅百多呎,經常有蛇蟲鼠蟻出沒,一到夏天,還要承受「火爐」的考驗,即使開冷氣,屋中溫度依然高達廿六、七度,無法散熱。雖然天台屋環境惡劣,但月租卻仍高達約六千元,佔去張生一家月入約四成。作為家庭經濟支柱,張先生坦言負擔沉重,「我連想替兒子報讀興趣班也做不到,心情很難受。」今年疫情爆發,經濟環境轉差,張先生的業主更堅持加租,令其生活百上加斤。 

直至今年暑假,張先生成功申請入住「南昌 220」兩年,一家三口生活出現轉機。「得知抽中入住組合屋那天,我與妻子高興得連續兩晚都睡不著……現在我跟太太都少了吵架,兒子以前脾氣暴躁,現在變得開朗,因為多了活動空間。」這兒月租只需三千多元,比以前減少約五成。新居闊落乾淨,單位對出更有一小片空地,可作為住戶共享的活動空間。 

張先生說搬進新居首晚,一家人打邊爐慶祝。打邊爐聽起來好像很普通、隨時都可以吃,但對於張先生一家而言,這一餐得來不易。因為舊屋環境差劣加上租金壓力大,他們已兩、三年來沒有打過邊爐。入住可負擔的居所,張先生坦言一家的生活壓力大大減少、關係得到改善,生活比以前更快樂。 

A Decorative Image

張先生於五年前買下這部滑板車送給兒子,惟以前天台屋附近沒有空曠地方,故兒子一直未有機會踏。現在搬進新居後,終可有一片玩耍地方。

實踐社區營造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認為,隨著全港首座組合社會房屋竣工及入伙,可見本港已具備組合屋建築技術,下一步可於設計概念上再推進,實踐社區營造。

「我覺得社聯已經做好第一步,行向第二步的話,就是說如果發展組合屋,公共空間方面可否做得好點,讓住戶、小朋友、長者都有伸展空間。即使大人也好,如果經常留在家中也未必理想。」李國興指組合屋大可善用空曠地方,設計小花園或兒童活動等的公共空間,讓居民休憩之餘,同時凝聚住戶。

塑造人性化房屋

但李國興強調,組合屋並非獨立屋邨、令住戶自成一角,相反,是考慮到要讓住戶方便融入社會。「(社會房屋)最緊要以人為本,其實就是要幫人嘛。」他形容,社會房屋為人性化的房屋,關顧社群需要、發揮互助精神,而這正是非政府機構擅長領域,它們可因應住戶需要提供適切社會服務。他又稱,香港房屋供應持續不足,已是不爭事實,過渡性社會房屋的出現,正正為有需要人士帶來緩解。他相信,除非有一天公屋供應充足,否則這房屋計劃應繼續發展,發揮其作用。

近年,愈來愈多社會房屋項目相繼營運,讓住戶建立睦鄰互助,重新投入社區生活,擺脫孤立無援的困境。這場社會房屋運動由三年前發展至今,讓我們看到社區的無限可能。

文章摘錄自《社情》12 月號 —「不只房子的社會房屋」,閱讀全書: https://www.hkcss.org.hk/第70期-不只房子的社會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