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炭如是觀】行去邊,行開下,行落去?
華聯工業中心
文化產業、藝術市場,近年社會關於藝文發展的討論漸多,政府也對於藝術聚落的成長更為關注。港鐵未開到,南港島文化區已經興旺起來;東九龍市區重建的堆土機未動手,創作人早就棲身廢置工廈,自行活化。回溯香港的藝術聚落,十五年前漸漸成形的「伙炭」,可說是同類社區的先行者。有人認為藝術家聚集,有助改善區內格調氣氛,是政府開發新社區的手段;有人認為政府有心培養本土創作,卻往往眼高手低,政策未能配合需要,最終落得「好心做壞事」的結局。
在藝術聚落遍地開花的今日,我們討論伙炭的過去與未來,看社群是如何組成,又怎樣演化。作為有機生命體,藝術村到底要行去邊?還是要行開下?最終又怎樣行落去?
火炭,是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一部分,1970 年代規劃成工業區。隨著香港工業成本上升,工廠紛紛遷到大陸生產。工廈丢空,租金低廉,遇上附近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窮苦學生,藝術工作室便如雨後春荀,並於 2001 年首次舉行開放日。火炭藝術家組成「伙炭」聚落,但一直保持協作,而非管理的方式存在。區內社群有機生成,其自發自主的特色,與政府營運的藝術空間分庭抗禮,亦成為香港藝術界傳頌的藝術村模式。
根據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0 年關於「牛棚藝術村未來發展」報告,藝術村定義是指藝術家聚集的創作空間,形成互動合作的社群網絡。沒有「藝術村」之名,火炭卻擁有「藝術村」之實。歸根究柢,藝術村的重點在於人,而人偏是最大的變數。志同道合的創作人集合在同一地方,原本是自然而然的美事,但當藝術聚落廣為人知,藝術村還會是最初的藝術村嗎?我們對它的期望是否亦須要改變?
十五年,對於一個藝術聚落而言,絕不是剎那的僥倖。向「管理」說不,避免「大台」的伙炭一路走來,有人認為人氣愈來愈旺,證明推動藝術有效果;有人卻感嘆與開放工作室的初衷相去甚遠。有人搖頭嘆息,覺得此情不再;有人樂觀積極,覺得路一直都在。時至今日,伙炭人又會怎樣形容當下的狀態?面對各方的意見,大家又會怎樣消化與回應?
觀乎紐約的布魯克林,還是倫敦的蘇豪,藝術家駐足的地方,總招惹發展商的目光。香港也無可避免走上這條套路嗎?哪裡有便宜的空間,哪裡就有藝術家租戶,藝術聚落還是會繼續在這城市的邊陲滋長。如果,藝術村是生命體,伙炭或者也只是香港藝術發展長河裡的一把細沙。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且讀伙炭如是觀。
文/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