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呃 ?】提委會小圈子篩選本質 永遠洗唔甩
政府公布的政改方案,一如所料要求參選人,需獲超過提名委員會一半門檻,方可出閘成為特首候選人,提委會組成全面沿用選舉委員會的制度,公司票、團體票保持不變。表面上,提委會1200個席位,由近24萬名選民投票選出,但整套制度實際向少數特權份子傾斜。例如人大的36席,全由中央欽點,政協組別的51議席,其實是由中央欽點的92名政協互選,大部組別亦是由少數的公司票以及團體票全面操控,極之方便北京操控,
《立場》按2014年選委會的選民基礎作統計基礎,發現其中22個選民基礎最少的界別分組,已能控制未來提委會過半門檻(637個提委),這些組別的提委由不足萬名「選民」(主要為親中團體、公司票)選出,倘若政府的方案通過,不足萬名「選民」選出的提委,已可決定哪一名特首候選人可出閘,擁有最終的生殺大權。
由於界別選民少,以團體票、公司票為主的界別,如金融界、漁農界,在上屆特首選舉,自行協調,毫無競爭。上屆選舉委員會,有10個界別分組均主動當選。即使部分組別如勞工界有競爭,但由於選民以團體票為基礎,工聯會等親中派幾乎盡攬所有議席。
儘管衛生福利界,社會福利界、教育界、會計界等有數以萬計的選民基礎,但由於他們提委會議席數目有限,根本無力左右選舉結果。舉例,教育界由逾8萬選民選出30席提委,衛生福利界的30席由近3.7萬名選民選出,會計界的30席由2.5萬人選出,三個界選民基礎已達14萬,佔提委會整體選民基礎超過一半,但三個界別的議席合計只有90席,佔提委會所有議席不足一成。